继承传统音乐文化 开拓民族音乐思路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c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10日下午,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联共同主办的《国乐飘香——徐沛东广东音乐新编》作品集、CD专辑首发式暨作品音乐会在广州星海音乐厅室内乐厅举行。
   广东音乐是具有浓郁岭南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清新明快,优美流畅,雅俗共赏,在很长一个历史阶段中,广东音乐在国内乃至海外被称作“国乐”。徐沛东表示,自己从1979年就开始积累广东音乐的原始素材,20多年来,他不但是从一些已故的广东民间老艺人口传心授中吸取东西,更注重挖掘一些广东音乐中不太出现的曲目和音乐谱调,并在长期的积累中产生了一些对广东音乐的独特见解,同时,这也开拓了他的音乐创作思维和创作空间。在保留广东音乐原有独特风味的基础上,他对《娱乐升平》《平湖秋月》《饿马摇铃》《桃花浪》等18首广大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传统广东音乐曲目进行二度创作重新编曲,一改过去广东音乐多是“五架头”式的单一曲调形态,突出广东音乐立体的音乐效果来丰富其视听。
   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建华高度评价了徐沛东对广东音乐的探索研究与二度创作的艺术成就,对艺术永无止境的执著追求及《国乐飘香——徐沛东广东音乐新编》编纂和出版发行的意义。他说,《国乐飘香——徐沛东广东音乐新编》作品集和CD专辑的出版发行,是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工程的举措之一,对于弘扬岭南文化,推动广东音乐的发展会有所裨益,对于关心和关注广东音乐的各界朋友会有所启示。
   音乐界人士也非常欣赏徐沛东为广东音乐所做的贡献,大家纷纷表示,徐沛东重编广东音乐曲目,一方面,这是一次南北艺术的相生共融,体现了广东音乐的开放意识;另一方面,徐沛东作为一名作曲家,能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亲力亲为,从事地方音乐的搜集整理工作,这是一名音乐工作者发自内心的一种文化自觉,体现了作者在传承民族传统音乐方面的责任意识,为加强人们对民族传统音乐的关注树立了榜样。
   首发式上,主办单位向广东音乐家协会、广州市音乐家协会、广州市图书馆、音乐研究机构和表演团体,以及星海音乐学院等音乐教育机构共12个单位赠送了作品集和CD专辑。随后,来自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艺术家与广东音乐曲艺团的本土艺术家们共同演奏了徐沛东重新编曲的《娱乐升平》《平湖秋月》等13首传统广东音乐曲目,南北音乐文化的完美交融和南北艺术家的联袂演绎让听众如痴如醉。
  《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羊城地铁报》等多家媒体对此次活动争相报道,在当地产生了很大反响。据了解,徐沛东新编广东音乐的工作受到了国家相关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中央领导同志指出:
   听了大作,甚为欣喜。真可谓“名家配名团、相得益彰、传统与现代共冶一炉”。和你一样,我也十分喜欢广东音乐,她确是我民族文化精髓之一,更何况“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广东音乐”。 经你高手二度创作后,就更加好听有味。我衷心祝贺你的成功,更盼你有更多更好听的作品,为弘扬中华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广东省委、广州市委正在与中国音协积极协调联系,近期将在北京举办音乐会。届时,本刊将跟踪报道音乐会盛况。
  (责任编辑 于庆新)
其他文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和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利川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清醒看利川,我该怎么干”大讨论,全市教育系统积极融入发展大局,为实现利川教育二次腾飞,纷纷建言献策。全系统围绕党建引领、规划布局、质量提升、队伍建设、校园安全、后勤规范、改革发展等七大版块展开讨论,清醒地看到利川教育的优势和不足、困难和希望、机遇和挑战。大家一致认为,要瞄準质量“准心”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郭静舒的专著《中外通俗歌曲鉴赏》出版了。我有幸得以阅读。我以为,郭老师在长期的音乐教育和研究工作中,重点对通俗音乐、尤其是通俗歌曲进行系统的研究,其成果是值得祝贺的。专著给人们带来的启示也是深刻的。  通俗歌曲这个概念,似乎是一个众所周知而又众说纷纭的概念。说它众所周知,在于人们对它的运用率很高,有一个所谓约定俗成的模糊概念,即认为它“是产生于工业社会中,以都市为主
责任编辑/杨万军  写好湖北教育“奋进之笔”  3月7日,省教育厅召开全省教育系统全面履行三项职责工作推进会,全面总结回顾2017年教育工作,安排部署2018年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维护安全稳定三项重点工作。  坚持党建第一政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  今年是教育系统党建质量年。会议要求,各地各校要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第一政绩,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各项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往基层
五年前,我带乐团在欧洲访问演出时,由瑞士坐车进入法国。山间蜿蜒盘旋中,一路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正沉醉于美景之中,“贝藏松”的路标突然跃入眼帘,不由怦然心动,思绪万千。  自进大学专攻指挥的第一天起,我就对“贝藏松”向往之至,毕竟诸多大师(如小泽征尔)的辉煌就是从这里开始,所以这个地方对于一千充满美好理想的年轻指挥学生来说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命运的咽喉并非如贝多芬之愿望那般容易被扼住。三十个春夏秋
吴祖强老师一直辛勤地工作在我们中央音乐学院教学的第一线,活跃在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各种音乐、文化活动中。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好像永远有使不完的劲儿。谁也不能将他和80岁的“老头儿”联系起来。然而,到今年7月,他确实要过80大寿了。  我认识吴老师是在1960年中央音乐学院的课堂上,他给“作指理”(作曲系、指挥系、理论系)授课时。从此我们一直称他为吴老师,后来不论他当了多大的“官”,而亲切的“吴老师”
2014年度中国课改杰出校长,湖北省卓越校长培养对象,宜昌市杰出校长,“我们”工作室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中小学校发展办公室执行主任。现兼任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宜都创新实验学校、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郑中国际小学校长。把教师推向台前  教师微信群中,一校区校长给全体教师发了一则关于某项具体事务的安排。时间、地点、标准、评价一一道来,很是细致。这本来属于政教处的事务,为什么由校长亲
为纪念国立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成立85周年和国立音乐院成立80周年,庆贺中央音乐学院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成立十周年,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北京大学、北京音乐家协会、中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于10月24日在京举行了萧友梅纪念碑揭幕式暨《萧友梅编年纪事稿》、《萧友梅全集》(第二卷)首发式与纪念座谈会。专程从意大利回国的萧友梅之子、著名画家萧勤先生与在京亲属,萧友梅当年的学生、同事及其子女,五家主办单
琴的故事”一题,乍看似乎平常,其中却有深意。所谓“故事”,其一是指“旧事”,其一是指“旧日的典章”,此外,“故事”作为一种体裁,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适于口头讲述,侧重于事件过程描述。《钢琴的故事》一书,正是围绕钢琴三百年来的旧事趣事、旧典章制度、尤其是着力于钢琴与钢琴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来阐述钢琴发展史、并以大量图片为故事的佐证,读来生动鲜活、令人耳目一新。纵观全著,虽文辞极简炼,却浓缩了广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把“教研”作为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深化关键领域改革”的重要内容,指出要“发挥教研支撑作用”,并对新时代理顺教研管理体制、完善五级教研体系、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建立教研制度、创新教研工作方式等进行了整体部署。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进一步突出了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新时代教研工作的方向,
草原上万马奔腾,天空中雄鹰翱翔,小溪里泉水淙淙,摇篮旁深情吟唱……伴着激动人心、震撼灵魂的琴声,高昂着那颗尊贵的“大头”,披散着一头马鬃似的长发,无比坚毅的神色以及随着音乐而紧张、松弛、喜悦、痛苦的面部表情,这就是音乐会上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齐宝力高创作的马头琴乐曲已有100多首,出版的马头琴演奏录音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有多少小时,他说:“反正从早到晚听不完。”他到过亚洲、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