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潮相关的地球表面形变和涨落

来源 :大学物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63hs63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地球的固体表面也发生与海水表面类似的周期性涨落,这种现象称为固体潮.固体潮的形成原因与海潮相同,但其计算问题远比后者复杂.本文用开尔文地球模型和比较简单的方法计算固体潮相关的地球表面方程和涨落幅度,并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
其他文献
本研究基于社区衰退的过滤理论,建立重大事故影响下的社区衰退过滤机制概念模型,以南京市N社区为例,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文本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证明了社区衰退与过滤之间存在的自我强化以及相互强化的螺旋式反馈作用.内部机制上,社区衰退、邻里过滤既是环境感知的原因,又是行动决策的结果,满意度、忠诚度在环境感知和行动决策之间起中介作用;风险感知越强烈,社区依恋越低,迁居意愿更强,重大事故经历加深了事故背景内化程度.外部机制上,社区衰退与邻里过滤建立在低收入群体与住房市场变化的基础之上;重大事故对地区房价带来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地表反照率已成为地表辐射平衡和气候研究的重要参数之一.利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提供的34个站点辐射数据、GLASS地表反照率产品、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MODIS EVI(MOD13A3)和中国气象数据共享网提供的气象数据,基于Sen\'s Slope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生态系统地表反照率的变化特征;利用全子集回归和分层分解方法计算地表反照率与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和相对重要性;探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类海洋数据快速累积增长.海洋数据来源范围广泛、数据类型多样、数据体量巨大、数据链条复杂,涉及的单位和机构众多,构建科学合理的海洋数据管理体系,对有效推进海洋数据资源整合、集中管理和高效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国家海洋数据资源管理工作实践,构建起包括海洋环境数据、海洋信息产品和海洋综合管理成果在内的海洋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并在海洋观测、海洋专项、大洋科考、国际交换与合作、海洋信息系统建设等业务工作中持续应用完善,取得良好效果.
随着海洋信息通信网业务需求量的日益增加,以及用户对网络性能要求的提高,网络管理必不可少,而流量监控和统计分析是网络管理的基础.本文主要对海洋信息通信网中不同的流量监控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海洋信息通信网网络监控现状、SNMP流量监控技术、NetStream流量监控技术以及通过对比对两种监控手段在海洋信息通信网中的差异,找到适合海洋信息通信网的流量采集手段.
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随着海洋数据体量的快速积累和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海洋科学数据高效管理和价值挖掘成为了重点课题之一.本文基于海洋科学大数据获取、存储、服务和管理的现状,分析了海洋科学大数据共享的技术问题和障碍,提出了海洋科学大数据共享服务的发展建议,以期为海洋大数据未来高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信息支撑.
高(低)潮是潮汐观测的重要要素,在防灾减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不正规半日潮海区在1个朔望月期间,当月赤纬较大时的1个太阴日内,第2次高潮很小,半日潮特征不显著,潮差较小,导致目前在不正规半日潮海区潮差较小时如何挑取高低潮存在不同观点.本文对不正规半日潮海区高低潮的选取,从理论和实测资料方面做了讨论,提出在不正规半日潮海区高低潮符合规定的选取方法:在1个太阴日内,即使第2次高潮很小、半日潮特征不显著,也应选取高低潮,不应出现日潮现象;当在1个太阴日内曲线出现超出常规的波动现象,即出现3个和3个以上高低潮时
深度基准面是海图水深的起算面,其精度直接影响着真实水深的精度.《海道测量规范》中对深度基准的求解方法进行了规定,但是未对其求解精度进行要求.因此本文采用我国10个验潮站19a间水位观测数据,分析了各站点不同水位观测时长求解的平均海面精度和深度基准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港航区域重要长期验潮站,海图深度基准的设定应该采用基于多年平均海面的深度基准结果:对于短期验潮站来说,基于多年平均海面、年平均海面和转测邻近长期站平均海面三者得到的月深度基准精度大概在5-20cm,且三者之间差别不大.
有些物理概念需要剖析细节才能深入理解,本文以爱因斯坦扩散系数、电磁波纵波分量对光子静止质量的影响以及状态的最小体积等为例,分析物理教学中的有趣问题.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位气候学家和一位理论物理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理解复杂物理系统领域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相信很多人会感到惊讶,为什么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位气候学家.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给予解读:为什么气候系统被称为复杂的物理系统,全球变暖的现状和未来,全球变暖的物理基础和科学简史,两位气候学家是如何基于基础物理理论建立了预测全球变暖的模型,以及检测和归因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的方法.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什么是玻璃和自旋玻璃,然后回顾了自旋玻璃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帕里西对自旋玻璃理论的贡献及该理论在其它领域的应用.最后简要介绍了帕里西在界面随机生长和随机共振方面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