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可亲可敬至臻至美的教师形象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901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过《短篇小说》2018年12期刊发的小说《别无选择》,不禁为题亚娟这个极富美感的女教师形象所打动。她的一言一行是那么鲜明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可亲可敬又可爱,呼之欲出。
   题亚娟本来有一个十分幸福的家庭。可是,丈夫的突然离世把一切都粉碎了,一个人拖着一双儿女,使她的生活和工作都陷入到难以摆脱的窘境之中。就个人生活而言,照顾一双儿女的生活、学习令她不堪重负,不得不麻烦父母和姐姐帮忙,如何尽快地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的肩膀,成为当务之急。就工作而言,她原本是教学骨干,曾得到部级大奖,学生及学生家长对她信任有加,可她由于家庭负担过重,不得不辞掉班主任工作。这一不得已的举动,却给学生、家长乃至学校带来了一连串的混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的不良效应。
   小说正是围绕着题亚娟为解决生活和工作之间的矛盾,交替展开,从中突显出一个品格端方、严格自律的优秀女教师形象。
   个人感情方面,题亚娟始终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作为年轻貌美的单身母亲,题亚娟也像其他女人一样,“渴望有伟岸有力的树干”,能够让她“藤蔓一般柔弱地缠绕”。但她绝对不能容忍有人褒渎爱情,所以,对以占有女人为目的的追求者王克南断然拒绝。闺中好友吕丽萍是个“开放”的女性,她劝题亚娟也像她一样找个情人,题亚娟也一笑了之。她有自己的原则。网友“小城蚂蚁”“以纯粹的敬仰之心关注她,不附加任何企图”,甚至想把自己的学区房无偿地借给她住,解决她当下面临的最大难题,她不乏感动,也不乏渴望,但她清楚地意识到,“假如接受了这房子,便无法终止与蚂蚁的进一步交往”,那对蚂蚁的妻子,将意味着什么!于是,她悄然将房子的钥匙送了回去。
   工作方面,题亚娟始终坚持职业操守。作为得过部级大奖的优秀教师,她淡泊名利,宁可放弃省科教所组织的活动——上展示课,失去为晋升职称创造条件的机会,也不肯让一双儿女受一点委屈;暑假里,学生家长、作文学校校长,都肯花大价钱请她为学生补课,她一律婉言拒绝。她不是不需要钱,一个单身母亲抚养两个孩子,她的生活是拮据的,她也想多挣些钱,“买衣服,买化妆品,偶尔还外出旅游”,可是,政策不允许,她坚决不做;在她深为家庭和工作困扰,决心辞掉班主任工作后,接到了校长要求她重新担任班主任的请求,她嘴上不肯答应,可是,接过“校长电话之后,几天来空寂无聊的心,猛然间像被填满了,充实的满足”。这种感觉使她突然意识到,“一直为辞掉班主任而努力,可潜意识完全相反,恰好因此纠结而失落吧。”
   这就是小说为我们塑造出的女主人公形象。小说中曾提到一则学生课本里的作业题,是分析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句名言:“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子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美丽的女教师题亚娟,不正是一颗在岁月这泓且歌且舞的水中,接受磨练的臻于完美的卵石吗?
   一万六千余字的作品,在短篇小说中算得上篇幅较长的了。但此作读起来流畅、自然,作者将女主人公的感情和工作两条线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丝毫没有生涩造作之感;小说从头至尾并没有离奇的情节,只是通过对主要人物生活细节的描写,由点到面地把人物生动、鲜明地描摹出来,直至跃然纸上,可见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和谋篇布局的能力不俗。这也体现出所谓“小说作法”的真谛:小说设置的所有情节,都是为刻画人物服务的,而不是相反;只注重于情节的编排,忽略对人物性格描写的作品,则注定不会是好小说。而要做好这一点,惟一的出路就是深入生活,没有其它捷径可走。
   还值得一提的是,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存在的乱象甚多,不遵守师德乱收补课费的事情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对此极为不满;恰在此时,《别无选择》为我们塑造出题亚娟这样一个优秀教师形象,其針对性及其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我想,这也是小说文字背后引人思考的深层含义吧。
   责任编辑/董晓晓
其他文献
摘 要: 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综合性强、时效性强等特点,专业课程教学应该本着其特点探索有别于其他课程的教学模式。本文以湖南女子学院“旅游学概论”教学为例,探索从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两个诉求点出发,研究团队合作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应用,促使师、生两方群体共同关注课堂教学质量,探求更适合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关键詞: 团队合作 “旅游学概论” 教学实践  一、引言  旅游行业具有实践性
如果一定要推荐一本童书给孩子们,我首选《骑鹅旅行记》。  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用她手中的笔和对孩子无与伦比的爱完成了这本巨著。这本书充满深情,它丰富无比,完美地印证了关于儿童文学的最高美学标准:杰出的作品总是具有向着童年生命和成年生命的不同层面同时敞开的丰富肌理。  一、神奇的鸟瞰视角  这本书缘起于瑞典国家教师联盟的委托。他们希望塞尔玛写一部给儿童看的,以故事的形式介绍瑞典地理、生物和民俗
在涵泳语文教学实践探索中,我们隐隐觉察到直面语言文字的感悟、品味和鉴赏。以生为本的儿童立场,让我们始终把研究目光聚焦于儿童文化审美。  一、把握儿童文化审美的特征  爱美,是人的天性。也许,正是在对美的追求、理解、欣赏和创造中,人类文化得以孕育繁衍,生生不息,辉煌灿烂。然而,应当与语文教学相伴共生的文化审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干扰,多年来似有若无,或被混同,或被替代,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新
低年级语文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呢?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如何进行思维的有效训练呢?对此,笔者借助思维导图,并将其加以教学改造和丰富,使其为学生的思维、语言服务,并渗透审美文化。  一、从经验出发,引导个性化的思路生成  低年级学生的言语建构有其自身的特点,最为显著的一点是“情境性建构”,即他们无法仅仅凭借符号性的抽象文字建构起自己的语言。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创设情境常常被窄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感受作者的语言  特点。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金蛇狂舞》。(可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音乐,如《恭喜》《步步高》等。)  2.谈话引入。  听到这首音乐,
摘要为解决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局限性,给出了一种插入Windows Media Player视频控件的方法。  关键词 PowerPoint课件;视频控件;插入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7)01-0030-01  How to Insert Video Control into PowerPoint Courseware/
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语文教育界前辈一贯重视习作教学的实用性。统编本教材增加了不少实用类习作,其中事物类习作共安排了11次(不包括课后“小练笔”、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和习作单元的“初试身手”)。现笔者结合这类习作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描写事物类习作的价值取向  1.传递信息  统编本教材描写事物类习作,主题分别为:我最喜爱的玩具、我眼中的缤纷世界、我的植物朋友、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国宝大熊
一、有故事的男人们  这是一个关于三个男人的故事。一个是法国飞行员“旋风”,一个是美洲印第安人“白鸟”,一个是印第安人的儿子——金石子。  金石子在黎明破晓时出生,伴着他的第一声啼哭,天空仿佛碎成了无数个小金块,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金石子。金石子是这个故事的叙述者,也是见证人。  飞行员生活在欧洲大陆,他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残酷的战争中,他的生命比一片飘在暴风雨中的羽毛还要脆弱。幸运的是,他再也不
教学目标:  1.正确识记5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里的线索和个人经验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审辨式思维。  3.一边读一边猜想,发现“可预测”类故事的特点,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唤起个人经验,借题预测内容  1.同学们,你在生活中见过胡子吗?  2.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读一个和胡子有关的故事,一起读题目——《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注意“萝
那一年,身为教研员的我,在浑然不知的情况下,被派往教育厅直属学校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挂职。一年的时间里,使我有机会近距离了解这所百年名校,真切地走进优秀教师云集的群体,也切身感受到了老师们教育教学活动“小把戏”中的爱心与智慧。  早就听说庄蕾老师带班很有一套,副班主任制度行之有效,真的很想具体了解其中的奥秘。虽没能如愿,但和庄老师共同值周时亲眼目睹的一件事情让我感受到了庄老师的“厉害”。那天,我俩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