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脱氧杂氮胞苷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来源 :肿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zhai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明确 5 脱氧杂氮胞苷能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方法 采用 0 5μmol/L 5 脱氧杂氮胞苷处理肝癌细胞株AMMC 772 1 ,应用流式细胞仪 ,原位末端标记及电镜技术观察经药物处理前后该细胞株的凋亡发生率。结果 经药物处理前后 ,流式细胞仪测得的凋亡发生率分别为 5 8±2 5%和 1 1 1± 3 1 % (P <0 0 5)。末端标记法为 8 3± 4 5%和 1 4 5± 5 2 % (P <0 0 5)。经透射电镜证实有典型的凋亡细胞出现。结论  5 脱氧杂氮胞苷能诱导肝癌细胞SMMC772 1发生凋亡 ,可能与激活了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Objective To confirm that 5-deaza-azacytidine can induc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apoptosis. Methods The hepatoma cell line AMMC 772 1 was treated with 0 5 μmol / L 5-deoxy-azacitidine. The apoptosis rate of the cell line was observed by flow cytometry, in situ terminal labeling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Results The apoptotic rates measured by flow cytometry before and after drug treatment were 58 ± 25% and 11 1 ± 3 1%, respectively (P <0 05). End-labeling was 8 3 ± 45% and 1 45 ± 52% (P <0 05).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confirmed the appearance of typical apoptotic cells. Conclusion 5-deoxy-azacytidine can induce the apoptosis of SMMC772 1 cells,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the activation of apoptosis-related genes.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达纳康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缺血1h再灌注24h模型,18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
目的运用组织多普勒成像 (TDI)技术对急性心肌缺血区域和二尖瓣环侧壁处的运动速度、移动振幅进行检测,探讨TDI技术在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只开胸猪结
类风湿性血管炎 (RV )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RA)全身表现的一种 ,其出现常预示病情的严重性。为探讨抗内皮细胞抗体 (AECA )在RV中的致病作用 ,本文利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抗原 ,
春意盎然,万木吐翠,正是播种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重庆丽江新区又迎来了大批海内外投资客商。享受物流、金融、开发以及所得税15%的“先行先试”优惠政策的强力吸引,在2012年开年
置身现代都市的纷扰与喧嚣,聂晖的书斋乐之堂,绝对是一个宁静让人内心无比安逸的地方。这里,处处透着古典的气息,蕴着艺术的醇香。书案上摆放着碑帖、琴谱、线装书,文房四宝一应俱
1995年6月~2000年2月笔者收治80例冠心病(CAD)患者,应用葛根素、灯盏花注射液为主对发作期和缓解期CAD患者进行治疗,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了症状和缩短康复的时间,现报道如下。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对高脂血症病人降脂作用及对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高脂血症病人36 例,服用普伐他汀10 mg·d-1,服药4 wk后若血清TC>5.2 mmol·L-1,则剂量加倍,疗程12 w
目的探讨术前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原发病灶和转移淋巴结的治疗作用. 方法对1996年5月~2000年10月间收治且资料完整的133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3例中术
目的掌握基因治疗血管再狭窄的实验结果和发展方向.方法针对细胞毒素基因、细胞周期调节因子、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细胞内信号感应器、一氧化氮、转录因子、Fas配体等作用或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及其新生儿促甲状腺激素 (TSH)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检测 2 13例产妇及其新生儿的TSH水平 ,按分娩方式不同分为正常分娩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