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衬套滚压光整工艺参数研究

来源 :制造技术与机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aope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精密衬套为研究对象,采用控制变量法,基于有限元理论仿真,分析滚压参数对滚压力的影响,通过试验研究滚压参数对粗糙度的影响.两种方法均反映出相同规律:过盈量是影响滚压光整效果的关键因素,一定范围内,随着过盈量的增加,衬套内孔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再增加;同一过盈量,滚针数量为6个时,衬套内孔表面粗糙度最小;而滚压速度和进给置对滚压光整效果无明显影响.滚压光整工艺参数的研究为精密衬套的加工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超声振动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一维超声振动已无法完全满足生产的需要,两维以及多维超声振动被引入超声振动加工领域.模态转换超声振动换能器因其结构简单、控制容易、可实现振动形式多样化等优点,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根据振动形式不同可以将模态转换超声振动换能器分为纵弯、双弯曲、纵扭等多种类型,对模态转换超声振动换能器在切削、表面滚压、砂轮修整、焊接以及电火花加工等精密加工领域的最新应用进行总结论述和分析.最后基于模态转换超声振动换能器的发展现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以某工厂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为研究对象,通过Romax Designer软件建立了减速器的仿真模型,结合遗传算法搜寻减速器齿轮最优修形参数,旨在提高减速器整体的平稳性,降低振动和噪声.结合齿轮修形优化理论,以齿向斜度、齿向鼓形、渐开线斜度、渐开线鼓形及齿顶修缘为优化参数,以齿轮传动误差、齿面峰值载荷和齿面载荷分布为优化目标,最后将通过遗传算法获得的优化数据应用到减速器模型.对比修形前后的仿真结果,可知修形后的齿轮传动误差大幅降低,齿面峰值载荷和应力大幅减少,齿面偏载问题和噪声大幅改善,有效地提高了减速器的寿
针对头锥与连接环的在线测量与自动装配的需求,以“IPC-运动控制卡”为控制核心部件,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环境,设计了一套集装配、测量于一体的七轴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在搭建电子电路的基础上通过研华通用运动API架构对七轴进行联动控制,通过数据采集VISA模块经过RS232串口与同轴激光位移传感器进行数据传输,最终将运行参数与测量结果生成本地文件进行保存.
针对薄壁圆管精密激光焊接时难以装夹而出现的定位精度低、同轴度较差和焊接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薄壁圆管精密激光焊接夹具.针对薄壁圆管激光焊接的工艺分析,设计的夹具主要包括支撑主轴、后定位盘、前定位板、径向定位夹紧装置总成和轴向调节装置等部分.在保证圆管的焊接质量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待焊接圆管的直径和长度调节夹具,以保证圆管焊接的同轴度和轴向尺寸,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焊接效率.
针对双联齿轮难度较大的塑性成形与脱模问题制定了较为合理的工艺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利用DE-FORM-3D软件对该方案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取得了较好的成形效果,并通过冷挤压试验验证了这一点.在此基础上,对直齿成形和斜齿成形分别进行了模具设计.其中,双联齿轮斜齿部分的成形模具结构很好地解决了斜齿部分无法脱模的问题.
当前重载机械臂控制中存在由于重载产生的刚柔耦合及人机交互性差等问题.对此,基于动力学模型设计了人机交互闭环力/位控制算法,并根据该算法对重载机械臂7自由度控制系统进行设计研究.首先在国内外重载机械臂工作特性及存在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为增强系统的人机交互特性,提出了基于力/视觉反馈的人机交互方式.其次为解决刚柔耦合产生的控制问题,建立了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提出了重载机械臂力/位闭环控制算法.最终建立了包括环境感知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驱动子系统、通信子系统及人际交互子系统5部分的重载机械臂控制系统.在此
为了探索镶嵌螺母收口变形量对锁紧性能的影响,得到镶嵌螺母达到标准中最大锁紧力矩时的最佳收口变形量,针对航空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用镶嵌螺母,开展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收口量对锁紧力矩影响数值模拟研究,统计理论数据,确定最佳参数.基于镶嵌螺母的收口工艺,阐述了镶嵌螺母结构形式及工作原理,完成模型的建立、网格的划分、边界条件载荷的设定及有限元仿真工作.结果 表明:随着收口量的增加,锁紧力矩逐渐增大,材料为30CrMnSiA的M4镶嵌螺母最佳收口量为0.2 mm,此时最大锁紧力矩为1.55 N·m;M5和M6镶嵌螺母最佳收
深腔类钣金件是飞机上主要腔类构件之一,外形与盒型件类似,结构简单,但加工困难,成形精度差,报废率高,通常采用拉深成形[1].在拉深成型过程中,易发生起皱、拉裂等问题[2].为改善该类零件的成形精度,并提高表面质量,进行深腔类钣金类零件新工艺方法研究及应用.通过运用Dan-aform仿真软件分析该类零件充液成形的可行性,研究确定了相关工艺参数,并进行工艺试验验证.实现了深腔类钣金件充液成形工艺应用,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制造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
针对CrMn轴承钢材料应用于轴承套圈滚道加工中所存在的加工精度低、表面质量差的加工难题,基于磨削原理和ELID磨削机理,提出了精准递进磨削去除加工方法.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方法以CrMn轴承钢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精准递进磨削去除加工工艺实验研究:建立了单次走刀砂轮粒度、磨料浓度、砂轮线速度与加工精度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依据lingo软件和已有的ELID磨削经验,获得了轴承钢ELID磨削加工工艺参数优化组合;采用W40和W10的铁基砂轮对加工余量为15 μm的轴承钢表面分别进行了精密
针对目前树脂锚杆制造过程中存在工艺流程短,加工工序分散,工人劳动强度大,工艺流程不规范导致生产成本较高,成品质量不稳定等实际问题,对螺纹钢树脂锚杆生产工艺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在细致分析了树脂锚杆传统加工工艺后,提出了一种可实现批量化生产的工艺流程方案,并对整个生产线进行了合理布局和规划,研发制造了专用锚杆转运设备,实现锚杆的自动转运和精确定位.最终形成了稳定、高产量的锚杆制造工艺技术,并将此工艺流程和技术方案应用于某锚杆制造公司,现场调试表明:整套生产工艺完整且高效,产量得到提高,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