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物理实验的改进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动且直观的实验演示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在初中的物理课本中有很多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大部分实验都是严密且效果明显的,但是有些实验却缺乏实操性,成功率不高。本文通过对两个实验的具体分析,发现实验中存在的不足,将实验进行改进,使之更容易操作,实验现象更加清晰明了。
  【关键词】电磁波的产生;压缩空气;内能增大;物理实验的改进
  一、“电磁波的产生”的实验
  在人教版九年级的物理课本第150页:“打开收音机开关,旋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将音量开大。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先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地接触,这时收音机发出‘嚓嚓’声,从而得到电磁波的产生条件。”
  (一)该实验的不妥之处
  1.老师要求学生在连接电路时不能发生短路,以免损坏电源,而此次实验老师却直接将电源短路了,这将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2.当我们用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的接触时,收音机很难有“嚓嚓”声。
  3.电流的变化情况,只能通过教师介绍,学生看不见。
  (二)改进实验的方法
  通过实践,我把这个实验进行了改进,使电路不短路,而且学生看得见,听得见,提高了实验的可见度和科学性。现把该实验介绍如下:
  1.实验器材
  一个小灯泡、一个开关、三节干电池、若干导线、收音机。如下图所示:
  2.實验过程
  (1)按照电路图连接成实物图,打开收音机开关。
  (2)断开电路开关,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灯泡不发光,收音机没有发出“嚓嚓”声,说明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时,没有电磁波产生。
  (3)闭合电路开关,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灯泡发光,收音机还是没有发出“嚓嚓”声,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时,也没有电磁波产生。
  (4)让导线的一端在开关的铁片上摩擦,看到灯泡时亮时灭,收音机发出“嚓嚓”声。
  (三)分析原因
  当我们让导线的一端在开关的铁片上摩擦时,灯泡时亮时灭,此时电流也是时有时无,是迅速变化的。可见电磁波产生的条件是迅速变化的电流。
  二、“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实验的改进
  在人教版九年级的物理课本第9页,有一个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的演示实验:“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发生的现象。”原来实验的器材如下图所示:
  (一)该实验的不足之处
  在课堂上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很费劲,而且不一定成功。记得有一次上课,我本来信心满满地想演示这个实验,以前做过没问题。但是那节课压了几次,硝化棉还是没有点燃(我是一名女老师,力量较小,再加上当时是冬天,温度低,硝化棉很难点燃)。想想在课堂上,出现这种结果,是很尴尬的,只能跟学生解释原因。那时我就在想如何才能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呢?
  (二)实验改进的方法
  通过实践,我把这个实验进行了改进,使实验容易成功,现象明显。现把该实验介绍如下:
  1.实验器材
  火柴头、火柴盒侧面的黑纸、压缩仪。如下图所示:
  2.实验过程
  (1)将火柴头与火柴盒侧面的黑纸轻轻摩擦,让红磷与氯酸钾混合。
  (2)取一小块这样的黑纸放入压缩筒内,黑纸面朝上,把火柴头粉末撒在黑纸上面。
  (3)用力向下压缩活塞,就可以看到长长的火焰了,现象明显。
  (三)分析实验的优点
  此实验的原理是: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要燃烧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达到燃点,二是有氧气。
  1.因为火柴头主要由氧化剂(KClO3)、易燃物(如硫等)和粘合剂等组成。火柴盒侧面主要由红磷、三硫二锑、粘合剂组成。红磷与氯酸钾的混合物比白磷还容易点燃。而且KClO3分解時产生大量的O2,使棉花更容易点燃。
  2.实验具有普遍性,便于学生做分组实验。火柴盒非常常见而且便宜,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一起做这个实验。由于实验容易成功,现象明显,这样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做实验的快乐,提高做实验的兴趣。
  总之,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实验,它应该是效果明显,可见度大,成功率高的。通过实验的改进,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真理,并且能够收获知识和快乐。
其他文献
[摘要]“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口号至今已历经50多年。“学雷锋”的活动虽然每年都在倡导、开展,但社会中的争论之声却越演越烈,更有一些反对“学雷锋纪念日”的声音出现。那是不是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了?答案明显是否定的。但如何让“学雷锋”在校园志愿服务中得到传承与发展,是值得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团队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因为学校是“学雷锋”活动的重要场所,而共青团、少先队则是这一活动的重要引领人。  [关
【摘要】著名学者、教育家朱永新说过:“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他本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读书活动,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对提升学生阅读的兴趣尤为重要。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氛围;阅读兴趣;书香校园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感
要问我最喜欢的老师是谁?那我就会说:“杨老师、张老师和黄老师。”要问我为什么喜欢这些老师,请你听我说。  虽然杨老师会经常留我们个别人下来,但每次我们被留下来,都会有收获。如,知识提高了,每次小测验,都会有很大进步。我的语文成绩从60分增长到70分,后来到了90多分。这让大家很吃惊,就连我自己都感到惊讶,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杨老师的原因。  张老师是男老师。他每次上课之前都会给我们讲一个他小时候的故
【摘要】《新课标》将推理作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小学数学当中必须重点培养的一种能力,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和加强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文章根据本人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特点,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推理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悟出道理,规律,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推理  推理作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是小学数学教学当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摘 要: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不断地传输、转换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学生的状态,使学生通过获得信息来区别不同的事物,理解数学的概念、法则和公式,获取数学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和接受信息,就要注意未知度、不定度、疑义度、混杂度等几个“度”的减少。教师只有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确立准确的信息,消除模糊度,学生才能对知识的规律性获得本质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课堂效率才会提高
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作为一种学习策略,思维导图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把枯燥、零碎的信息变成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实现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帮助人们改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而中考名著复习是一个繁冗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學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学生自己的主动的、互动的方式学习新知识。基于学生发
[摘要]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一回答”的形式。教学中依据不同內容,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提问,能提高思维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化学;课堂;思维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李政道也说过:“我们学习知识,目的是要做学问,学习,就是学习问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两位科学家无疑想说明同一个道理:在学习中不断地提问是极其重要的。“提问一回答”是课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一系列适合于自身开展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意识的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发展的空间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教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提倡的是“意义”“交际”等教学理念。为此,我们提出了“话题一语篇”语法教学模式,该模式开展几年来,取到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以一节语法公开课为例,展示它的实施过程,并进行课后反思。  [关键词]语法教学;话题;语篇;副词的构成和用法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改变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
在信息化新时期,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教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以一本书、一支粉笔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过去,教育部也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在教育信息技术高度发展、教育信息资源极大丰富的今天,信息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