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要占每期3/5的教学时间,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为语言的学习、思想的传达、文化的继承、文明的创造、思维的开拓多半要通过阅读来实现。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忽视学生的地位和权利,忽视能力、个性特长的培养。新时代需要创新人才,为适应新世纪人才的培养,必须剔除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弊端。
  【关键词】语文阅读 创造力 思维训练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丰富的创造力不仅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必须,也是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根本。没有求异独创,推陈出新,就没有个人的成功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创造力是未来人才的必备素质,培养具有丰富创造力的人是现代教育的最终目标。而语文学科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学科,作为基础的基础,可见语文教学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已成为时代的强烈呼声。加强学生阅读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核心。《语文课程标准》把“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活想像力和创造潜能”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这就告诉我们,在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我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一点体会。
  一、阅读教学要以导为主
  中学语文课的阅读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学生掌握语文科知识的重要途径。其教学过程,对教师来讲,也就是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灌”,而是“导”。“导”的中心,是为学生提供掌握必要知识的必要思路,使学生循正确的思路去学习,并掌握学习内容,这样才不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让学生直接与课文对话。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是学生直接接触古今中外大量优秀范文的好时机。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带着课文和自己的初步理解与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走向学生,把结果讲解给学生听。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创造能力,学生和课文的直接对话是阅读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要认真的引导学生有效地阅读课本。这当中要注意兩个步骤: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有充分的阅读时间保证,不能仅仅是敷衍地预习一下。第二步要有计划地提供一些必需的阅读背景资料。为此,阅读期待,自由诵读,应成为阅读教学过程不可缺的起始环节。为了让学生与课文直接对话,我们甚至可以事先不限定什么目标和目的,完全让学生接近文本,充分自由地去接近作者的心灵,去触摸作者的思维和情感世界,去和作者沟通,去自由的想像,去进行再创造。其次,有效的组织班级集体性思维。教学中的“集体性思维”,就是以班级为基础,在相互交往中探讨所提示的学习课题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敏锐地察觉和果断地把握全班集体性思维的流向,在适当的时机提出适度的问题,以组织和促进班级集体性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在理解课文中显露出来的大量的创造性意见,鼓励学生继续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应该提出新鲜的课题,引申课文意义。例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可以提出“贫与富”“钱与情”“我们身边的菲利普夫妇”“若瑟夫长大了会怎样”,“假如回来的叔叔是百万富翁”等等话题,引导阅读小说,观照人生,观照现实,激发学生再创造的欲望。
  二、阅读要借助想像和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情节续写,内容扩写,仿写。改写等是比阅读更进一步的对原作的再创造。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皇帝的性格进行想像。皇帝在游行完毕后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问题一出来,同学们情绪高昂,议论纷纷。大家有的想像皇帝受骗后恼羞成怒,派人捉拿骗子,但骗子早已逃之夭夭;有的想像皇帝受騙后迁怒于小孩,将他抓来并责问他为何要说真话,显得昏庸愚昧之至。有一个学生则想像皇帝因游行时没有穿衣服而受了风寒,回宫后而发烧求医,谁知医生仍是这两个骗子乔装的,骗子用锅底灰和野草屑做成几颗黑糊糊的药团换得了皇帝的大量金银珠宝,而皇帝服药后上吐下泻,令人捉拿骗子时,骗子早已逃的不见踪影,皇帝也一命呜呼啦。再如要求学生为皇帝的游行大典进行创造性复述,扩展故事情节,让学生大胆地去创造去想像。经过这样的训练,不但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人物性格的认识,而且使文章内容得到了再创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训练中就自然得到了培养。
  发散性思维可以改变语文教学中思维单一,内容贫乏的封闭现象,能打开学生的思路,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为此,可以在平时多设计些仿写、补写题型来培养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鼓励学生突破束缚,独辟蹊径,大胆求异
  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要求学生不要满足于课本或教师的现成结论,而要敢于大胆突破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从新的视角去思考和想像,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观点、看法或结论。如怎样看待阅读文断《效颦》中的东施效颦?在讲析中可以启发、引导学生:模仿也是一种学习、一种追求,我们学习人家的东西往往是从模仿开始。经这样点拨,打破了原有的思维定势,学生们可能认识到东施效颦体现了东施对美好事物的大胆追求,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也需要东施这种大胆追求美的精神和勇气。另外,平时遇到“班门弄斧”、“知足常乐”、“异想天开”等成语或一些已成定论的见解、谚语等,也可以要求学生对它们的理解大胆质疑,换个角度去思考,道人所不道,甚至反弹琵琶。这样,正中求反,同中求异,异中求新,能有力的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阅读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在语文阅读教材中许多内容涉及到的地名、方位、周边环境、历史背景等,课前让学生亲自查一查,为学习课文做准备。课文中介绍的自然科学知识,学生一时不能明白其中道理的,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实验;与美术相联系的,可以让学生动笔画一画。如在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先让学生根据诗中的意境描述出一幅画,表现边疆生活,边疆风光或送友归京时的情境。学生非常兴奋,描述出许多各具特色的画。教王维的《汉江临眺》时,先让学生体会王维诗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再让学生根据诗的意境作画,从学生的画中可以看到汉江浩瀚的水势,以及若隐若现的远山。这些画生动地体现了学生对诗的审美感知,它比较恰当地表现了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这样的阅读教学,给学生提供了驰聘想像的机会,大大调动了他们的能动性,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课本阅读教材与音乐相联系时,让学生听一听,唱一唱,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就先教学生学会唱这一首歌,在学会唱这一首词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思考,将学生对音乐浓厚的兴趣迁移到教材上来,在音乐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领悟,激发学生的想像。
  总而言之,通过上述这一系列活动,既锻炼了学生,使课程改革要求培养的能力得到了加强,又会使学生的阅读创造能力产生一个新的飞跃。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也是实现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重点。小学生作文,原本应该是言为心声,坦诚相见,可事实上不少小学生作文中的假
期刊
高中学习少不了各式各样的训练,习题练习使学生疲于应付,学习效率低下.新课程改革要求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自主性的学习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就显得极其重要.教师可
在煤矿中广泛使用的光学瓦斯检定器是利用光的干涉及折射原理检测甲烷的仪器,但当矿井气流中含有多种可燃组分时,所获得的读数就不代表真实浓度,而是被测混合气 An optical
【摘 要】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在农村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得到了提高,也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当前城乡差别仍然很大,农村中学物理实施探究性教学还有许多急需解决的实际困难。  【关键词】农村中学 物理 探究性教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探究性学习作为物理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在实施过程中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在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拓展思维空间,使
期刊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学生自
在初中几何数学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能够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灵活性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局限于一个解题方法,鼓励他们勇于创新、发展思维,使得学生从多方面、
照小学音乐教学的新课标,小学音乐教学越来越强调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音乐课作为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如何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发展学生的感受能力,进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渠道.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升学考试的压力和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目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还普遍较低.这就需要我们教
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坝下农科所武树鑫,在农业科技通讯1988年6期发表了“高粱利用塑料袋温汤杀雄法介绍”一文之后,我们经过近几年的试用,确感不错。它确实克服了过去高粱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