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教育应用价值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f8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微博在我国十分流行,甚至比Twitter在美国还要流行。使用微博更便捷是因为它与手机紧密联系了起来,成为了一个即时采集和发布信息的平台。对于微博教育应用的探讨,多因碎片化的信息方式等而遭到指责,但对于一个工具来说是中性的,碎片自有碎片的好处,关键是看我们怎样用在教育上。英格兰教育标准办公室前任主席吉姆·罗斯(Jim·Rose)爵士建议,要对英国小学现有的教学大纲进行一次彻底改革,让孩子从小熟悉网络,届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伊丽莎白女王都将不再是教师的教学重点,取而代之的则是如何使用维基百科(Wikipedia)和社交网站Twitter。为什么会对微博寄予如此高的重视呢?下面结合我三年来使用微博的经验,阐述微博的教育应用价值。
  ● 精炼文字,锻炼思维
  一条微博不能超过140个汉字的长度,这就要求作者对将要发布的信息进行加工,以精炼的方式呈现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意义。即便是转发他人文章中的内容,也会被迫考虑字数的精简甚至再加工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作者的思维就会得到锻炼,久而久之,用简短的文字精炼地表达思想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教育名人朱永新在其微博上有多个系列的微博写作,如“朱永新教育建议”、“朱永新教育小语”、“微博成功小语”等。
  
  微博摘记
   朱永新教育小语之六:新教育(1)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如果我们经常这样来归纳一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定可以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
  ● 促进高效的知识建构
  知识建构是一种社会性学习方式,旨在通过共同的问题解决过程形成新的认识或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个高效的信息交流、传递和引用的机制来加强交流的针对性。关注某人即可及时获得他们的更新信息;@某人,可以针对性地传递信息给某人;辅以讨论的转发就是针对所引用信息的“增值”和向所有粉丝的再传递。微博的这种信息繁殖机制对知识建构来说特别合适,而且由于字数的限制,也减少了过多冗余信息的干扰。
  我在新浪微博上与一位Web2.0的资深实践者汤富源老师一起探讨“李克东难题”时,我提出了“李克东难题是伪命题”的质疑,针对“什么是深度交流及其检验标准”进行了许多个来回的讨论,最终通过分析和证据构建了我们对“什么是深度交流”的新认识。
  
  微博摘记
  ★ 吴向东:看到这个概念的提出,我最先想到的问题是:是谁(什么)决定和主导了互动的发生,个中的滋味谁最清楚,个中互动所带来的效果谁最有评价发言权。
  ★ 汤富源:关键是要把老师们自己的体会通过科学的调查方式反映出来,而不是仅依靠分析回复。说白了,一个不科学的分析带来的不科学的结果造成了不科学的舆论的广泛蔓延…
其他文献
针对建设工程所处的软土地基之不良环境,阐述某工程静压PHC管桩基础在静载抗压试验中出现的异常沉降现象,依据低应变和静载抗压试验检测结果,剖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类似工
摘要:本文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特点及学生具体实际情况,将一种个人多媒体故事叙述方式——多媒体数码故事技术,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对具体实际教学案例的分析与总结,探讨归纳出数码故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应用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数码故事;思想品德课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深入到课堂教学中,成为辅助课堂教学的有效工具。近些年思想品德课也在课堂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引入了新的信息
介绍了一种采用高稳定度数模转换器作为电流输出控制,应用高准确度零磁通直流电流检测技术实现电流反馈的300 A标准恒流源设计方案。该恒流源具有10-300 A直流电流输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