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伴甲状腺乳头状癌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ks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 女,60岁。于2010年4月发现右侧颈部肿块,伴有咳嗽,无发热、多汗,无多食、消瘦,无声音嘶哑及饮水呛咳等症状,2个月后患者感右侧颈部肿块逐渐增大,并发现左颈肿块,并于2010年10月入住我科,入院前1周出现呼吸困难并活动后加重。患者既往有长期吸烟史。体格检查:颈软,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Ⅲ度肿大,质软,

其他文献
目的回顾性总结额窦DrafⅡb手术及其变通术式的临床疗效,探讨和归纳手术适应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04-2010年接受鼻内镜下额窦DrafⅡb手术的单侧额窦病变患者32例,其中男25例,女7例;复发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5例,额窦黏液囊肿6例,复发额窦炎4例,额窦骨瘤3例,额窦脑膜脑膨出伴脑脊液鼻漏2例,单纯脑膜脑膨出和急性额窦炎各1例。术前行鼻窦CT扫描,肿瘤患者同时行鼻窦MRI检查。脑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转移规律,为中央区淋巴清扫术寻找依据并探讨合理的清扫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手术治疗15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病历及病理资料。男性28例,女性125例;平均(x±S)年龄(44±14)岁。T1 51例,T2 10例,T3 81例,T4 11例;I期88例,Ⅱ期3例,Ⅲ期26例,Ⅳ期36例;多灶癌63例。cNl 82例,cN0 71例
患者 女,34岁,因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吞咽梗阻3个月于2011年3月20日人院。入院前3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m现吞咽不适,呼吸困难,未做治疗。人院前1个月,吞咽梗阻及呼吸闲难明显加蕈..门诊纤维喉镜检查见口咽及喉咽部球形包块伴部分组织坏死,阻挡喉入口及左侧梨状窝、食管人口(图la),包块基底末窥清。以“喉叫肿瘤,Ⅱ一Ⅲ度喉梗阻”急诊人院。完善术前检查未见明显手术禁忌证,急诊行气管切开术。CT示喉人
目的探讨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2,EZH2)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构建特异性的短发夹状(short hairpin RNA,shRNA)EZH2慢病毒干扰载体,转染293FT细胞包装成慢病毒后,感染鼻咽癌细胞株5—8F。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状态及细胞周期的改变,利用
目的探讨经胸前入路无注气内镜手术治疗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T1NOM0)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4年7月至2010年12月,收集应用经胸前入路无注气内镜手术治疗9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T1NOM0)患者,对肿瘤大小、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临床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1例患者均成功进行内镜手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肿瘤平均(x±s,下同)直径为(0.96±0.
学校印象  蕲春县张体学中学原名彭思中学,是抗日战争时期张体学率军三打彭思桥的战斗根据地。学校自1932年建校,至今已有89年的历史,为纪念张体学同志在彭思这片热血土地上的辉煌事迹,1994年学校更名为张体学中学。 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00余人,教职工52人,教学设施完善,师资队伍优秀,绿树掩映,生气蓬勃。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以“坚持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
期刊
目的探讨吞咽障碍的评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间诊治的37例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系统疾病12例,咽食管入口部因素14例,头颈部恶性肿瘤及咽部反复溃疡放疗后远期吞咽障碍6例,无明显原因5例。评估方法包括:洼田饮水试验、藤岛吞咽障碍评价标准评估、吞咽造影检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和内镜吞咽检查(fibropt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鼻一鼻窦炎致嗅觉障碍模型中嗅黏膜微结构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探索鼻-鼻窦炎对嗅觉功能影响的可能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健康SD大鼠10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80只)和对照组(20只)。实验组使用肺炎链球菌建立大鼠急性鼻-鼻窦炎动物模型,运用嗅觉功能行为学(食物小球埋藏法)检测实验模型的嗅觉功能,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该数据进行DunnettT3检验。分别于接种细菌后第
毛母质癌(pilomatrixcarcinoma)是一种罕见的向毛母质、毛囊内根鞘和毛皮质分化的具有侵袭性的低度恶性肿瘤,易误诊。我科收治1例,报告如下。
耳聋、眩晕、耳鸣曾经是困扰耳科医生的三大顽症。随着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包括听觉脑干植入)、植入式助听器以及中耳手术技术和新型人工听骨的出现,遗传性聋的基因研究和产前检查的介入,耳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已经得到控制。随着对耳石症认识和诊断准确率的提高以及各种手法复位技术的改进,梅尼埃病的分期序贯处理,耳源性眩晕在很大程度上也已得到控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