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区域秩序研究”笔谈

来源 :东北亚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tong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东北亚国际关系波谲云诡,成为全球地缘政治的热点。如何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探寻东北亚区域秩序变迁的历史轨迹,三篇文章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回答这一问题。"从帝国到霸权:东北亚区域秩序的现代转型"以帝国与霸权为切入点,解读了两者在东北亚区域秩序的形成及转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后冷战时代东北亚的民族主义与区域秩序"从民族主义入手,探讨了东北亚各国民族主义对塑造东亚均势秩序的影响,以及走向法理秩序的可能;"中华帝国转型与东北亚区域形成"回溯近代以来中华帝国与区域世界的互动,中国从农业帝国向现代主权国家的转变是东北亚区域形成的核心动力所在。
其他文献
开城工业园区是在推进北南经济合作目标下建立的特殊经济区,成为北南经济合作的象征。 早在20世纪90年代,北南双方就开始论及在朝鲜半岛建立特殊经济区相关问题,旨在促进民族共同繁荣。2002年11月13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颁布政令设立开城工业园区。
1974年4月1日,朝鲜废除税收制度,成为全世界唯一不用纳税的国家,朝鲜人民在没有税收负担的情况下幸福生活。但对于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合法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合营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外国企业、外籍人员征收一定税收。因为,外商投资者及外籍人员没有朝鲜国籍,但外商投资企业在朝鲜拥有法人地位,在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境内实现利润收益。因此,朝鲜对外商投资企业、外籍人员、外国投资者的收入征收税金。
朝鲜自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开始发展对外经济关系,20世纪90年代后发展更加活跃。为促进社会主义自力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扩大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步入90年代以后朝鲜开始对既有的投资相关法律进行体系化,并结合社会发展形势重新制定并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设立了不同形式的经济特区。
加强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扩大友好合作关系已成为全球普遍趋势。很多国家在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潜力大的地区设立了特殊经济区,在该区内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优惠政策。朝鲜将罗先地区指定为特殊经济区,并在该地区提供优惠的投资政策。位于朝、中、俄三国边界的罗先特区凭借其巨大的发展潜力与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受到外国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2010年美国提出了回归亚太战略,这是冷战后美国最重要的全球战略调整之一,也是对中国外部环境影响最大的一个政策。虽然美国方面用“战略转向”,“亚太再平衡战略”等新说法取代了有争议的“回归亚太”一说,但其针对中国的实质不变。迄今为止,关于亚太再平衡战略最早,也是完整的论述是2011年11月。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女士在《外交政策》上发表的《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一文.她正式高调宣称美国重返亚太。“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包含政治、军事和经济三方面,政治上开展“前沿部署性外交”、“多边外交”、“价值观外交”等;军
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和开展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亚地区对我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缘政治与经济利益,同时也是我国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和开展区域开发合作的重点地区.然而,受各种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矛盾的制约,东北亚区域合作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近一段时期,东北亚区域合作既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同时原有的制约东北亚区域合作深入发展的一些因素也在不断强化.为此,非常有必要对东北亚国家区域合作战略走向展开前瞻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我国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战略和路径.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系统总结3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今后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的新的开放战略理念.围绕新开发战略,为我国同东北亚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朱显平教授,吉林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李铁教授,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院长于潇教授,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朝鲜韩国研究所所长张玉山教授等提出要用创新思维,积极构建“双轮驱动”的新模式,在加快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同时,落实和扩大同俄蒙朝毗邻地区的开放合作,努力完善基础设施的互联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