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嘉一印象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zhu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纪实作家安田峰俊在提前出版的杂志《周刊文春》上刊发了《揭露在中国最有名的日本人伪造履历》后,有几位日本朋友发来了扫描后的全文。所列的事实,中国的网站早前就有人提到过,并不新鲜。但令人吃惊的是,10月31日,加藤嘉一在官方网站中首次做出了道歉。
  今年5月份,“中国时刻网”制作了一个30分钟的视频《加藤嘉一:一个混在中国的日本人》,对他的履历一一提出了质疑。在面对中国人的质疑、爆料时,加藤嘉一未做出过任何回复,更谈不上道歉了。
  
  从加藤君到加藤先生
  加藤嘉一2002年来北京大学,2012年去美国。作为一个和他多次接触的人,笔者这些年,已经不敢称加藤嘉一为“加藤君”,每次见面一定以“加藤桑”礼遇。君是学长对后辈的称呼,桑是用来称呼关系较远的同辈。自从他成为北京大学某研究所的研究员、庆应大学某研究所上席研究员,我开始人前人后称他为“加藤先生”。
  日本研究所的研究员相当于中国的助教,上席研究员才是比较有地位的人。
  2004年,我从国外回来刚刚一年,虽然发表过几篇关于日本的文章,但国内知道我的人不多,加藤嘉一却能从位于北京西北角的北京大学,来我工作的城南杂志社拜访。与加藤嘉一初见面时,一米八以上的个子,苗条的身材,他彬彬有礼地站在面前,我判断这是一位非常好的青年。
  他不像我在日本当老师时教过的学生,对学问毫无兴趣,对国内外时事就更不用说了。初见面的时候,加藤嘉一对中国、日本很多问题都有兴趣。虽然交谈时间很短,他还是很不经意地告诉了我,“考上了东大,却选择来北大学习。”
  后来遇到一位在中国做中日同传二十余年的王姓女士,谈到我们的共同熟人加藤嘉一,特别是他的成名之作《七日谈——来自民间的中日对话录》时,王女士说:“加藤先生只做过一场同传,便在自己著作中开始介绍自己是同传了。”那还是在2007年。
  之后的几年,加藤嘉一在中国越来越有名气。一般人给他打电话或者是发短信,基本上是不会得到回复的。现在他人在美国,更难以联系上了。我自己则是通过微博来关注加藤先生。
  从高铁发展到台湾印象,中国的大事小情,总少不了加藤嘉一的发言。他是数十个中日学术交流活动、国际研讨会的制作人、策划人、主持人。他是畅销书作者,备受欢迎的同声翻译者,协调各方利益和愿望的谈判者。出身日本农村的他名利双收,俨然是个励志故事。
  黑道故事与不一样的日本
  2010年时,已经是知名专栏作家的加藤嘉一在中国出版了自传《从伊豆到北京有多远》。推荐此书的名人很多,白岩松、王旭明、徐小平等。
  在《从伊豆到北京有多远》中,加藤嘉一反复谈到过他与黑道的故事。说其父亲因为破产,欠下了很多债务,经常会有黑道的人来逼债。刚刚上高中的加藤嘉一,便会去和黑道谈判,并经常遭受毒打。他说自己在高中的时候已经能够做英文翻译,是翻译公司的老板介入后,才让黑道对他下手时轻了一些。
  日本高中生打工常见,但做英文翻译的人是极少见的。日本英语非常普及,英文翻译绝对不缺。另外,日本逼债的黑道也是有的,但只要他们动过一次手,警察便会介入。日本黑道还保留着不对妇女、儿童动手的习惯,伊豆是个有历史的地方小城,黑道上的人,应该是本地人,更该懂黑道上的规矩。
  有些时候,加藤嘉一讲述的日本,更贴近中国大学生对日本的想象。就像他讲的那个黑道故事,有励志的特点,但更多地迎合了刚刚进入大学学习的中国大学生的猎奇心理。
  “他在中国说日本的坏话,在日本又会去说中国的坏话。”日本专栏作家李小牧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他在日本正走红
  在我认识的日本人中,似乎没有人不知道加藤嘉一的。
  2005年,中国发生反对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的游行后,日本媒体开始来中国采访,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刊《朝日时代》找到了当时任北京大学日本人同学会会长的加藤嘉一。
  他和《朝日时代》记者见面后,主动表示非常希望为杂志写文章。经过记者反复删减修改,加藤嘉一的文章第一次登陆日本主流媒体。
  现在在日本,日本放送协会NHK“深度新闻”、日本电视台“零点新闻”等新闻评论节目经常邀请加藤嘉一出镜。他是朝日卫视“世界现状”的在美国特派员。
  日本销售量最大的年报《日本的论点》(文艺春秋社),也时常选用加藤嘉一的文章。这本年报通常是顶级学者、舆论领袖供稿的杂志。
  日本三大经济周刊之一的《宝石周刊》副主编曾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他们将从11月开始,刊登加藤嘉一的专栏。《日本经济新闻》是家基本上不采用外部来稿的报纸,但其英文版也已经决定聘加藤嘉一为专栏作家了。
  过去和加藤嘉一谈到未来志向时,他显得十分犹豫。有时他觉得该去美国深造,但也说有不少朋友劝他回日本加深对母国的理解,而中国的巨大机会,也让加藤嘉一对这里恋恋不舍。毕竟比中国更具有机会,更能让加藤嘉一维持名声的国家不是很多。
  眼下日本政局混乱,和体育界、文艺界的明星以及国会议员相比,加藤嘉一希望以一个有学识、有见解的政治新星的面目,出现在日本民众面前。政治家可以无知,但必须诚实。加藤嘉一第一时间发出道歉声明,应该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量。
  11月5日,日本最大的经济网站宝石在线,仍然刊登了加藤嘉一在台湾开会时写下的随笔。这篇新作虽然有社会观察,但缺少了《金融时报》中文网站上往日文章中的那种犀利独到的见解。
  文后有该网站的编辑部声明,表示网站和《周刊文春》无任何关系,今后也会继续刊登加藤专栏。宝石在线未对加藤嘉一伪造履历做出任何说明。
  2010年唐骏学历造假门之后,加藤嘉一曾撰文《假文凭的土壤》,抨击中国的造假现象。而原来,他自己也在这土壤里茁壮成长着。加藤嘉一很清楚,在日本经历、学历造假的结局。
  今年10月,东京大学医学部特任教授、在哈佛大学从事过研究的森口尚史,因为谎称实施了世界首例人类心脏多功能干细胞手术而被学校解雇。森口尚史面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今后不可能再做研究工作了。”
  至于从政者经历或者是学历造假,在日本一经揭穿,也是从此离开公众视线。
  对于日本媒体质疑他的中日大学的研究员身份,聪明的加藤嘉一刻意回避,没有做出任何回复,显然他还想继续从事研究工作乃至于迈向政界。
  年轻的加藤嘉一已经有了足够的学历、经历,无需再像10年前那样靠杜撰来争取他人的支持,无需用虚幻的职称来为自己添光。如果他在美国学成后回到日本,估计会因《周刊文春》的一篇文章,一生都受到民众的质疑。但可以来中国,中国160万加藤嘉一的微博粉丝还希望他来中国说日本坏话,而且除了日本外,也许还能说不少美国的坏话。
其他文献
3月24日,胡发云在湖北武汉市家中。摄影 /Stephen Zhou  长篇小说《迷冬》出版时,并未被伤筋动骨地修改。在作者胡发云印象里,这是自己众多小说中,首次以完整面貌出版的一部。  他在2003年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如焉》。出版历程极为波折,一度只能以电子文档和打印本的方式传播。  但这一次,他感觉好多了,未来一周,他将奔忙于两座城市,签名售书。虽然这一次的题材是“文革”。写清“文革”第一年
最近不少南京大学的校友们在讨论今年5月20日回一趟学校的可能性,久违的怀旧热情来自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官方微博上的一句话:“我校110周年校庆校友接待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序长不序爵。‘长’指的是年龄、入校时间早晚,‘爵’指的是官位。”  这条微博是南京大学校庆办的一个普通工作人员发出来的,它引发的大讨论出乎校庆办所有人的意料,尤其是校庆办主任龚跃在接受采访时说的那句“我们要办的不是一个政治校庆”被
11月29日傍晚,七八位来自南京城里不同角落工作的外籍人士,下班后从四面八方赶到位于南京郊区大学城商业街上的一个名叫贝丽妮的意大利餐厅。他们都是一个名叫“普方协会”的慈善组织的积极分子,其中大多数都是身兼企业要职的公司白领女士。这天晚上,他们要讨论的内容是:几天后即将举办的一次慈善募捐晚会的具体步骤和安排。桌子上没有意大利式的美味佳肴,只为这些工作一天后疲倦不堪的人们准备了若干面包片和火腿肉片。四
很多人是因为《情书》而开始喜欢岩井俊二。两位长相相似的女主角的命运,因一封寄往天国的情书串联起来,这个尘封在男主角心底的纯纯的暗恋故事,成为成长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甚至整个亚洲的少年们抹不去的青春记忆。  初出茅庐的电影导演岩井俊二,因此被影迷贴上“纯爱电影教父”的标签。  因《情书》而喜欢岩井俊二的人,和一路追随并喜爱他的电影的,一定是两种人,他们中的多数互不相交,只有导演自己,旁若无人地穿梭在
从伦敦奥林匹克运动会、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登基60年钻石庆典到狄更斯诞辰200周年,2012年对于英国来说注定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而这一年对于中英关系也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这一年也正值中英建交40周年。  英国于1950年承认新中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1972年3月13日,中英外交关系又从原来的代办级升格为大使级。此后40年,中英关系尽管历经波折,但总体上保持稳中有升。  3月8日,英国
过去一年热火朝天的政府信用合作类信托,在2013年没能延续良好的势头。  新年以来,投资于基建项目的集合资金信托产品,其发行数量已有了明显的下降,用益信托工作室的不完全统计显示,融资规模与集合资金信托规模之比也已经从高峰期的50%以上降至24.88%。一般认为,政信合作产品大多属于此类。  拐点起始于2012年12月24日。当天,财政部、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
参与8月23日在华盛顿广场上举行的纪念1963年民权大游行活动时,不禁让我回顾华人在美这160多年的风风雨雨。很难想象没有美国五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华人今天在美国会是什么局面。  很多华人,是在美国民权运动结束后,即70年代后来美的第一代移民。他们从中国大陆或港台大学毕业,成绩优异,很快考入美国不错的大学研究院。几年苦读,终于修成正果,拿到硕士或博士学位,很快找到一份收入不菲的高科技工作,成家立业
在浦东,人们习惯用“和××相比”这种方式来思考自身,新加坡、伦敦、纽约那些全球一流的大城市不经意间就会出现在交谈者所做的比较之中。有研究浦东的学者说:世界经济的节点表现为世界城市,中国需要一个这样的城市,参与全球竞争,浦东开放开发的价值正是表现在这里。“提升国际竞争力”则明确地在浦东最为重要的官方文件“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浦东第三次党代会报告中被提出来。就此,《中国新闻周刊》对中共上海市委常委
2003年4月24日早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大门,警戒线以及诸多安保人员的出现,向外界提示着人民医院进入了隔离状态。2003年4月21日,在SARS指挥部里,时任人民医院院长的吕厚山(中)等人正在召开紧急会议。北大人民医院成立的SARS指挥部,负责协调医院内各部门工作,以应对烈性传染病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推开急诊室的门,吴曦心里一凉:“完了”。  偌大的急诊室空无一人,没有大夫,没有病人,病例散落
3月19日,梵蒂冈圣彼得广场,罗马天主教新教宗方济各在就职典礼上接受信众的问候。  3月13日的雨夜,当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上空升起白烟,豪尔赫·马里奥·贝尔格里奥即刻穿上了加马雷利裁缝店为他准备的一件白色曳地毛料法衣,一条白色的腰带,一顶白色的无檐帽。如果他愿意的话,还可以穿上猩红色的带兜帽短斗篷,但是谦逊的性格让他放弃了那件耀眼的衣服。  自18世纪以来,罗马加马雷利裁缝店的手艺人,一直是教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