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历史的人质”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do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影片《末代皇帝》一举获得了第6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音乐等9项金奖,成为奥斯卡电影史上少数获得8项以上奖项的巨片。影片着力从人性角度出发,把重心放在溥仪对历史的追忆上,将他的内心矛盾、对人性的探索、对人与历史关系的演绎有层次的展示出来。影片注重真实自然的艺术效果,但又不拘泥于历史史实。
  关键词 《末代皇帝》历史 象征 意识形态 悲剧性
  
  一、解读《末代皇帝》
  
  电影《末代皇帝》是历史上第一部获准进入北京紫禁城实景拍摄的电影,导演贝尔托鲁齐以溥仪的家庭教师庄士敦的《紫禁城的黄昏》为原始架构,参考了溥仪的《我的前半生》及其它相关著作,创作了这部反映个人独特观点的具有传记性的历史题材电影。该片采用交叉的叙事与闪回的手法来表现溥仪的一生:三岁入宫继承皇位,成为拉线木偶般的儿皇帝。然后又被禁入紫禁城。到民国建立,清朝皇室崩溃,溥仪被迫离开紫禁城,结束他有名无实的帝王生涯,后来,他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在东北成立满洲国,意图复兴大清帝国昔日繁荣。日本战败后,他也成了俘虏,在战犯管理所改造十年后,被特赦释放。影片尾声处,溥仪以游客身份重游紫禁城,不免感慨万千。
  电影上映不久,许多人认为它不符合历史的真实而议论纷纷,其实何谓“历史的真实”,难道历史的真实就紧紧体现在追求肤浅的形似吗?溥仪已成为历史,任何历史都无法重演,无论通过什么形式。末代皇帝溥仪及中国这一特殊的历史不过提供了一个依据和背景,让他可以在此基础上完成一个关于“历史、政治和道德的寓言”的讲述。所以,不必从是否心口如一的阐释过某种政治倾向或能否高度重视历史资料的精确演绎等角度去解读贝尔托鲁齐的《末代皇帝》,这是理解影片内在的基础。溥仪的一生是一种由繁华和衰落交织而成的传奇,这幕传奇是悲剧性的,因为从他出生开始就被作为某种社会化的象征仪式而存在着,却从来没有被当成一个具有独立精神和自我把握能力的人来看待。他经历了大清朝、军阀混战、辛亥革命、日本侵华、抗战解放、政治改造,直至文革。这些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被导演置于人物形象的背后加以处理,构成了那样一种深不见底让人难以捉摸的背景,而正是这些背景在不可违抗的操纵着前台人物的命运,所以从这方面来看,影片的观点是将人放在历史的角度上,演绎着作为历史的牺牲品的人的悲剧性,而并不是看重历史事件的本身。
  
  二、历史的牺牲品
  
  当时美国《电影周刊》评论说“影片展示了古老东方的独特魅力,有一种蛊惑人的诗的意境和梦幻般的效果,中国最后一位皇帝就在这座阴暗庄严的宫殿里开始经历他的一生。”而在《末代皇帝》这部电影里,与其说是为了展示西方人眼中的一段奇观、古老皇宫里隐藏的一组神秘的故事,还不如说是导演借助这样一个集中着历史变迁的形象缩影来解读在他作品中一致贯穿的那种对人物命运的透视和对支配命运的社会所持的怀疑和批判态度。我们认为影片主人公的溥仪,他其实象征着一种观念,一种意识形态。
  “皇帝”在传统中国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字眼,它被规定为最高权力即绝对权力的“拥有者”。因此,只有皇帝才可以“惟辟作威,惟辟作福,惟辟玉食”。然而我们在影片《末代皇帝》中,却看到了与此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皇帝成为了一个比一般人更不自由的人。一个年仅三岁,懵懂无知的小孩,被人硬按在了皇位上,而这个时候,这个数千年来为国人仰视的神圣位置当时已成了封建王朝崩溃的象征。而到后来他问师父“我还是皇帝吗?”,他师父说“在紫禁城里你永远是皇帝,但在外面就不是了……”从这里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权力的丧失。特别是电影中每次出现的“门”这个意象。影片中“门”的反复出现使其成为贯穿作品的情节链。溥仪一生命运最大的转折点——应诏入宫,就是从“门”开始的。黑沉沉的夜里,王府的大门被敲开,这标志着溥仪新生活的开端,夜的宁静是被别人打破的,门的开关也无法由自己控制,对他来说,“门”形同虚设。当溥仪的母亲去世时,门被别人操纵的感觉强烈地刺痛了溥仪,“OPEN THE DOOR”他不停地叫着,让人有种撕裂的感觉,但始终无法逾越。当他把自己那只心爱的老鼠摔死在关得紧紧的城门上的那一刻,感觉他摔死的是自己。溥仪一心想走出宫门到外面的世界去,1924年,他终于走出了,却是被军阀赶出紫禁城。在东北,当溥仪深爱的皇后被强行送走,他追至门前,大门又一次对他关上了。一种沉寂的悲凉无法言说。似乎每次他想要像皇帝那样行动,他便会遭受幽禁。他似乎总是逃不过被控制、被约束的命运,成为了一个比一般人更不自由的人,成为了一个历史的牺牲品。其实我们可以说,溥仪始终是历史的牺牲品,要不就是被利用,要不就是被抛弃,而最好的结局是被遗忘,他在任何一种时代场景下都从未获得过人性的真正自由,所以溥仪的命运始终在失意、奔波和屈辱的动荡中飘摇,性格也一直被沉重的社会阴影深深笼罩着,不曾得到哪怕是一瞬间的解脱。
  
  三、细节及其象征意义
  
  影片中许多细节性的镜头其实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浓厚的象征意义。我们看电影一开始不久,在太和殿上隆重举行登基大典时,溥仪在大臣陈宝琛身上发现了一个装着蝈蝈的小笼子,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他对蝈蝈笼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置数千名长跪不起的文武大臣于不顾,饶有兴趣地逗起蝈蝈来。这时候的溥仪还有着孩子们该有的天真顽皮,而影片中他那烂漫纯洁的笑容,让人心痛,让人难以忘记。其实这种离经叛道的场景仿佛暗示溥仪将是世界上最没有依靠、最孤寂,也是最缺少理性引导的一个叛逆的孩子。同时影片中的蝈蝈在末尾也出现了,仿佛前后呼应,新中国来临,由“天子”转为“百姓”,银丝与黑发交织的老溥仪,再一次登上太和殿上的金銮宝座,拿出了那个放着蝈蝈的精美盒子,在蝈蝈清脆的声响中,在“红领巾”与清代最后一位皇帝的形象对比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是语言难于表达的。末代皇帝与末代王朝的一只蝈蝈在这样的历史时刻重逢了,这虽然不是历史的真实,是一种大胆的、浪漫的超现实主义的想象,但这只蝈蝈所传达的象征意义却是十分深刻的。在这只蝈蝈身上凝聚着历史的沧桑和一去不复返的纯真童年。当小溥仪在登基大典上发现了大臣陈宝琛怀中的这只蝈蝈时,他还是一个自由的个体,有着正常孩子的童心和好奇,可一旦坐到皇帝的位子上之后,就失去了自由,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傀儡,身不由己了。这只蝈蝈不仅象征着没有泯灭的童真和没有被剥夺的自由,同时,这只活了半个多世纪的蝈蝈也像历史的见证人一样见证了溥仪一生悲剧性的命运。
  除了这个细节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影片后部分,溥仪被特赦,几年后,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生活中的一切秩序,甚至连红绿灯的含义也被颠倒了过来。溥仪在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无比惊讶的发现,在那些被红卫兵押着游街,头戴高帽、脖上挂着牌子的一群人中,居然有当年战犯管理所的所长。溥仪急忙上前告诉红卫兵说,“同志,你们一定弄错了,我认识这个人,他是好人。”红卫兵回答说“他是皇帝的走狗,修正主义分子,死不改悔的右派。”他彻底糊涂了,当他在战犯管理所从政治傀儡被改造成人后,又亲眼目睹过去那些改造他的人如今被视为“牛鬼蛇神”,从人的地位上驱赶下来,这真是历史对人的命运的嘲弄。
  
  四、结语
  
  影片《末代皇帝》,一举获得了第60届奥斯卡9项金项,导演贝尔托鲁齐着力从人性角度出发,演绎着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把人与历史的关系诠释得深刻有力。让我们再回到影片结尾处:又是许多年后的一个晴朗的天,一位导游在用流畅而轻快的语调向外国的游客们介绍太和殿,关于这座皇宫,这位末代的皇帝,他的生与他的死,以及消逝在那段年代呈的历史和传奇……
其他文献
[摘要] “人性”是艺术表现的一个永恒主题,新时期中国电影对人性的表现则呈现为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首先是第五代电影对人的个体性的忽略,然后是第六代导演对个体的极端扩大,直到冯小刚的电影《集结号》,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人性观,即在群体形象中站立起来的个体,在集体精神中突显出来的个体意识。这是中国电影的进步,也是中国文化的进步。  [关键词] 人性 群体 个体 中国电影  “人性”是艺术表现的一个永恒
[摘要]“播”新闻这一新闻播报方式是伴随着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诞生而产生的,并且一直沿用至今。几十年来,这一传统新闻播报方式在几代播音员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并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电视新闻 语言样式 “播”新闻    一、“播”新闻是在广播电视长期的播音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新闻工作,始终认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摘要]电影《梅兰芳》是导演陈凯歌表现主义的又一新作,是继《霸王别姬》后又不念旧恶以伶人为创作素材的电影。其表现主义体现在“镜”意象之中。“镜”映照着梅兰芳现世生活中痛失至亲至爱的悲愁,也冥冥中成就了梅兰芳惊世骇俗的孤清性情。通过电影的镜头语言,特别是从现世与舞台之镜、隔世与人生之境以及镜的原型三个方面娓娓临摹出陈凯歌心目中梅兰芳的面影,并一步步打开陈凯歌导演的电影心结。  [关键词]意象 梅兰芳
【摘要】传播媒体的商业化、低俗化导致了媒体暴力,媒体虚假等不良现象的产生,这些现象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百害而无一益。面对媒介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能完全阻挡,只有从根基上培养受众的媒介素养,保持受众文化和价值观的独立性。才能有效的抵制媒介带来的一定负面效果,才能创造和维护健康合理的媒介生态环境,使受众与媒介之间保持着和谐互动的良性关系。  【关键词】媒介素养 媒体暴力 青少年暴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
[摘要] 《浪客剑心追忆篇》在主题的设置上,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表现文学与艺术作品中常见的“爱情与死亡”这样的宏大主题,融个人的信仰追求、爱情悲剧、生死存亡于社会时代的大背景之中,具有相当的自省意识。影片通过将真实的历史社会背景隐蔽于主题之中,折射出日本人对于本民族历史文化强烈的自省意识,使得影片主题表达的意义相当深远,兼具了史诗般的宏大意境。  [关键词] 浪客剑心 动画电影 主题    199
[摘要]《阿凡达》一部以高新数码技术创作的三维立体电影,体现了高新技术和艺术创作的完美结合,同时也宣告了好莱坞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数码时代。3D电影所带来的震撼,使得人们开始了新的视觉体验,而且,3D电视也随之而起。中国的高新技术发展很快,面对现实。努力发展中国自己的数码影视一作为文化产业是可行的,必须的。  [关键词]好莱坞 数码时代 3D电影 4D动感电影院 数码电视 网络电  2010年3月
[摘要]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纪实美学”风格为当代中国电影人提供了观照世界、审视人生的视角,同时赋予中国电影在形式创新和美学意蕴上的深化。以贾樟柯为代表的“纪实美学“无疑是对中国电影的一种补课和某种意义上的救赎,是开拓中国电影美学视域的一个新角度、一股新源泉。在当今全球跨文化语境下,中国电影要积极吸取外来先进的电影理念,要在创新的基础上大力弘扬追求真实和坚持以人为本的电影创作理念。  [关键词]
[摘要] 杨德昌的实践已经超越了“东洋”或者“西洋”的分类范畴,而指向“创造”的可能性。因而他电影中不断反复的杀人事件既非通常意义上的悲剧,同时也绝不是对冷漠的现代社会的重新确认,实际上在杀人事件的瞬间影像空间蕴含了未知的生命迹象。电影媒介正是通过解放我们的知觉体系,直接地表现而非表象=再现生命的律动。这正如杨德昌所说的,电影必须要“创造”。  [关键词] 杀人事件 悲剧装置 创造
[摘要]电视剧《走西口》创下了02年以来央视开年大戏收视率的新高,然而众多媒体中显示,观众对此部电视剧的满意度却不容乐观。通过电视剧《走西口》,可以反映出观众审美水平的日益提高。只有生产过程中贯彻“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制作标准,才会生产出既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精品。收视率与满意度的博弈就是利益追求与艺术追求的博弈,只有将两者齐头并进,中国的电视剧事业才会更加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
“不知怎的,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这朴实、真情的话,是鲁迅回忆藤野先生时所说,正是这句话,勾起了我对于美丽得令人有些伤感的学生时代的记忆。在学校里,有稚嫩、纯真的学生,有执着、温暖的老师,有充满阳光的教室……一种特殊的精神氛围气息,覆盖了我对于课程、作业和考试的所有记忆。  沿着时光之河溯流而上,建国初期,由摄影画报等宣传媒体构建的青少年形象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