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64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2年8月本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42例,另设对照组45例,其中正常新生儿17例,为阴性对照组;非感染组16例,其中吸入性肺炎3例,颅内出血4例,高胆红素血症4例,新生儿窒息5例;局部感染组12例,均为肺部感染.检测4组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C反应蛋白、白细胞及降钙素原的表达水平.结果 败血症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为89.23±19.45(平均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败血症组恢复期CD64表达水平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CD64取临界值为40.96平均荧光强度,诊断败血症的敏感度为94.6%,特异度为86.7%.结论 CD64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判断病情、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和探讨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5月至2005年12月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临床病例资料,全部病例予以“胰腺休息疗法”,应用生长抑素、H2受体拮抗剂,解痉,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血糖正常水平.结果 全部病例经保守治疗痊愈,其中2例患儿病程中出现1次进食后再发腹痛,1例患儿出现2次进食后反复再发腹痛,均予以继续上述治疗,最终
目的 总结利用气管插管钳取出小儿食管内异物的经验和方法.方法 1996年10月至2006年6月采用气管插管钳成功治疗15例食道异物患儿,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15例患儿,年龄5~9岁.11例7岁以下患儿给予全身麻醉、4例7~9岁患儿给予表面麻醉,均安全顺利取出异物.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成功利用气管插管钳的特殊形状,取出小儿食管内上端异物多例,效果显著,方法简单、易行、安全。
目的 总结10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中和术后的管理资料,探讨低体重患儿CPB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122例年龄1.5个月~2岁、体重3~10k的婴幼儿在浅低温或中低温CPB下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22例患儿,转流时间13~118min,平均(62.69±21.48)m
期刊
患儿,男,6个月,因“腹泻3d,无尿、反应差1d”入院,解大便5~6次/d,为黄色稀水样便,每次量较多,无黏液脓血,无腥臭,无发热,无呕吐.2d前曾在门诊补液治疗,病情无好转,未及时复诊,入院当天无尿,刺激后不哭,无抽搐.患儿出生后母乳喂养,已添加米粉等辅食,患儿及其母均无特殊饮食(如小龙虾等)及中毒史;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
期刊
目的 探讨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0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儿中,以发热、头痛、头晕、精神不振、呕吐、颈强直为主要表现,均有腮腺和(或)颌下腺肿大,冬春季节高发,男孩多于女孩,发病年龄集中于6~9岁.脑脊液外观清亮或微混浊,压力增高8例,白细胞升高27例,为(50 ~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nuclearfactor,NF)-kB活化状态及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在婴儿捂热综合征(infantmuggysyndrome,IM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00例IMS患儿及32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kB活化率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n
期刊
呼吸困难是儿科急诊的常见急症之一,它在急诊抢救患儿中居首位.呼吸困难是指患儿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吸呼比等不同程度的异常.呼吸困难的病因多样,病理生理过程复杂,是临床十分重要的症状和体征[1].由于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发育均不完善,呼吸困难更常见,如果判断失误或治疗对策不正确,会危及患儿的生命[2].本文通过
期刊
目的 探讨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治疗转归,以提高新生儿科医生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 1年5月至7月我院诊治的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5例真菌性败血症均发生在夏季,且与早产、长期应用抗生素、极低出生体重、机械通气、应用抑酸药物等有关.临床以呼吸暂停、皮肤灰暗、反应差、奶不能耐受等为特点;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升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小儿肠套叠适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180例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病例,经超声检查诊断为肠套叠,在B超监测下用自制简易气灌肠复位器气灌肠复位.结果 180例患儿均经气灌肠复位,180例均获成功,12例复发近期再次复位治疗成功.结论 B超下自制气灌肠复位器气灌肠复位,既是一种治疗方法,也可作为诊断方法;是一种安全、环保、简便、防辐射、疗效确切、痛苦小的治疗方法。
目的 探讨到达前死亡(dead on arrival,DOA)患儿的原因及影响复苏的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急诊科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66例DOA抢救不成功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66例DOA患儿入院时均心跳呼吸停止,停止10m in14例,30 min~1 h 12例,另有40例停止时间不详.家长自行抱送入院44例,占68.2%,外院转运22例,占31.8%.DOA患儿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