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课程思政”融入实践课教学的探索——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为例

来源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elf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生产实习课为例,以OBE理念为指导,结合生产实习教学内容与实习流程,优化设计含课程思政内容的教学目标,重点探讨5个思政切入点和6种价值引领方式,进而通过整合规范教学内容、合理规划实习安排等教学设计,以及建立多元考核方式等方式促进教学目标的落实.两年教学实践结果对比表明,新的教学改革提升了课程教学效果,在保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行业情怀,实现了实践课价值引领作用.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风云激荡的新时代,大庆精神作为一面鲜明的精神旗帜依然伫立在时代前沿.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的大庆精神也展现出了新的时代意蕴,具有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担当起更加重要的时代使命,凸显出更具时代性的凝聚力、激励力和转化力,是激励当代石油企业和石油人奋力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奋进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
主题班会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互动仪式,当前高校主题班会面临着情境创设不足、群体符号式微、情感连带受阻的现实困境,应从建立情境基础、塑造价值符号、激发情感能量等方面出发,优化主题班会的开展策略,进而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育人价值.
新时代对教育提出更高要求,技术为教育变革创设了各种机遇与挑战.李克东教授是我国信息化教育理论的探索者、信息化教育实践的行动者、信息化教育人才培养基地的创业者和信息化教育国际学术交流的推动者.李教授认为:技术变革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学习者创新能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心是变革学习方式和课堂教学结构;深化合作与融合创新是推进技术变革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学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培养的90多名学徒为研究样本,通过调查问卷、上门访谈、查阅文献等研究方法,从企业、学校、社会表现三方面对学徒班和对比班学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接受多元化主体、多维度内容和多样化方式评价的学徒培养质量比对比班学生高.总结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式的创新:企业评价从“岗位实习评价”转变为“职业生涯评价”,教师评价从“技能评价”转变为“能力评价”,第三方注重学徒“综合素养”的评价.同时,提出了相关实施建议.
英文授课留学生汉语教学质量日益受到关注.根据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理论和学生满意度理论中教学感知质量定义,构建英文授课学历留学生汉语教学感知质量框架,在此基础上建立量表.以温州大学和温州医科大学234名该类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五个因子:汉语教学课程实施感知质量、汉语教学自主学习感知质量、汉语教学第二课堂感知质量、汉语教学效果感知和汉语教学标准感知质量.信度检验显示:量表具有良好信度,可为英文授课学历留学生汉语教学感知质量测量提供借鉴.
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给国家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同时也深刻影响着高校师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后疫情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高校要引领思想、坚定理想信念,要凝神聚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强化道德约束、遵守基本道德规范,要提升综合素质、加强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心理教育,最终实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的目的 .
家庭和睦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在徽州三雕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徽州的砖雕、石雕和木雕出发,窥视中华传统中仁孝、夫妻和睦和教导子女的文化中有关家庭和睦图像的题材和文化意蕴,从而发掘出徽州三雕“家和”图像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从现状来看,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学习属于浅层学习,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知识迁移能力较差.为适应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在我国教育界兴起的深度学习理论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思路.以深度学习理论为指导,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教师改革,教师角色多样化,积极引导学生深度参与;二是教法改革,采用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课后反思,拓展第二课堂,促进学生知识迁移;三是教材改革,重组教学内容,重构教材体系,让所教内容符合学生知识结构、对接专业岗位
深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纲要”课教学中贯穿理想信念教育,从历史维度揭示理想信念的正确性,从内容维度展现理想信念的丰富性,从实践维度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从而形成立体化理想信念教育,以夯实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
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要求,为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针对新时代发展要求,基于大学生第二课堂的视角,探索构建了地方本科高校经济学专业“导师制模式+传帮带模式+校企联合模式”的“三位一体”联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明确了该模式的实施路径和支撑条件,希望能为数字经济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