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的形成与突破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inl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学科,高中数学通过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的学习,培养高中生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创新的能力。因此高中数学在整个高中的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高中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数学中思维定势的突破需要培养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定势;突破;学习兴趣
  对目前高中数学学习而言,需要找出数学解题的实质,如公式、定律、公理、法则、定义等原理。学生习惯使用固定观察的方式和固定的思考来解决问题,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倾向性,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本文对高中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的形成与突破进行梳理归纳,并提出大胆的设想和展望,旨在为高中生学习高中数学提供有效的帮助,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1何谓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指心理上的“定向趋势”,由于心理活动准备形成的一种状态,并且对情感、思维、记忆、感知等行为和心理活动起到正向的或反向的推动作用,也称为“惯性思维”。思维定势在反复使用中形成了定型化和稳定的思维模式、程序、方式、线路等,例如两张照片,一张是西装革履,一张是衣衫褴褛,其中有一张是罪犯,指出罪犯我想大家都不会犹豫,这就是思维定势。先前形成的习惯、经验、知识都是影响日后人们形成固定思維的主要原因,习惯是人们对掌握的熟练行为进行不假思索的反应。人们不困而眠、不饥而食的思想不给予它发挥的机会,因此想要提高就需要突破思维的定势。
  思维定势有麻木定势、从众定势、名言定势、经验定势、书本定势、传统定势等种类。思维定势主要有趋向性、常规性、程序性等三个特征。思维定势具有清晰的目标和明确的方向,使我们能够“对症下药”,解决问题能够有步骤、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等积极作用。同时,思维定式具有的消极作用为容易使我们养成重复、机械、呆板的解题习惯,难以呈现“举一反三”的解题思维。
  2高中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的形成和影响
  2.1高中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的形成
  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足、数学思维匮乏、难以学有所用是形成思维定势的主要原因。其一,高中数学知识的难度相对于初中来说较为深入,但是多数学生在进入高中学习时,还是用着初中学习数学的方法,一味的使用惯用的学习思维,造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足。其二,在多数数学实践课中,学生缺乏灵活的应变能力,学生在被动的学习中,这就使得学生容易形成思维的定势。其三,高中数学知识环环相扣、紧密结合,缺乏某一个环节,都会对学生将来学习数学造成不利的影响,并且学生在吸收“新”知识的时候,没有结合"IH”知识,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造成学生学习高中数学时容易形成思维定势。
  2.2高中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的影响
  思维定势的造成的影响主要有消极性、差异性、肤浅性三方面。其一,消极性,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使得多数学生具备丰富的解题经验,这也使得多数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缺乏灵活的反应,形成了歪曲的认识,如果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那么就会使学生的解题能力难以上升。其二,差异性,学生之间的思维方式是有所差异的,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的解题方法是不同的,造成了多数学生在解题时难以发展题中隐含的条件,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解题效率,思维定势造成了学生缺乏多视角、多元化的解题分析。其三,肤浅性,学生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对数学的学习是很不利的,使得学生缺乏解题途径和方法,在解题时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一味的使用自身的思维模式解题,造成学生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深度不足,抓不住本质,使得解题效率大大的降低。
  3思维定势突破的方法
  3.1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
  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是日积月累的,一个好的数学老师是前提,但是学生应培养自身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只要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那么就有可能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解题思维,从而避免形成思维的定性。在学习中,学生应与老师都沟通,增进彼此的师生情谊,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为日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2课堂实践
  学生在教师布置的课堂实践中应多思考,多与同学们沟通交流,交流彼此的交替心得,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每个学生的解题思维是有所差异的,在实践的课堂中,同学们应活跃于课堂,加强自身的学习意识,提高解题的能力,促进形成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加强学习的方式,才能在学习中如鱼得水。因此,加强课堂的实践对于数学学习以及避免思维定势的形成是非常有帮助的。
  3.3培养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
  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使学生能够有效的提高学习高中数学的效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对自身的数学能力进行培养,透过问题的表面去看问题的本质,学生应多做数学题,培养自身的解题能力,例如多做数学练习题,并运用多种的解题方法解决问题,避免思维定势的形成。
  4结束语
  综合上述,我们对思维定势、高中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的形成和影响、思维定势突破的方法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在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了思维定势不管对将来的数学学习,还是将来的就业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高中生能够认识到避免形成思维定势的重要性,采取本文的几点建议,有效突破思维的定势,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
其他文献
摘要:创新能力不仅是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点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也是学生取得更大的人生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如何通过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中学生;创新能力;有效途径  现代社会是个竞争无处不在的社会,教师在学校阶段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为学生更好的进行学科学习以及学生以后取得更大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不仅能够收获大量
摘要: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往往只重视技术、技巧,对条条框框枯燥无味的理论课并不感兴趣。新课改强调,要特别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体验教学在信息技术理论课堂中是比较欠缺的。本文对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以《算法及其实现》一课为例,对信息技术理论课如何开展体验教学提出几点个人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理论课;体验教学  “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
摘要:学生的学习情绪会给教学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重视情感教育,合理孔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文章介绍分析实施情感教育所遵循的原则,指出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感教育;原则;策略  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合理开展情感教育,不断提高教学的质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教育教学的手段也在不断变化。基于方便快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便于营造课堂氛围等优点,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与此同时,多媒体技术也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一些弊端,比如教师太过依赖现成素材、限制学生发散思维、影响师生互动等。本文针对这些弊端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关键词:中学语文;多媒体技术;弊端;对策  1中学语文课堂中多媒体技术应用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能力。小组合作是一项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本文主要是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优化策略;探讨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逐渐得到重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學习效率,促进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师生以平等的地位进行对话、交流。如何在教学过程提问,如何在提问中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提问类型  合理有效的提问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和语言表达、获取学习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具有促进师生交流、掌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