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苹果种植适宜性评价

来源 :甘肃科技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ntan12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全面分析正宁县苹果生产现状、种植区气候、土壤肥力、地形、地貌、水资源等条件基础上,对照农业部《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中苹果生态适宜指标,选择土层厚度、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海拔高度等因子,采用模糊评价法和特尔斐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该县苹果种植适宜性评价模型,评价结果比较客观、有效,为不同土壤类型、地貌下苹果种植评价提供了依据。评价结果表明:正宁县高度适宜苹果种植的耕地面积为11 052.18 hm2,占总耕地面积百分比30.86%;适宜苹果种植的耕地面积为19 142.83 hm2,占总耕地面积百分比53.46%;勉强适宜和不适宜苹果种植的耕地面积分别为4 366.34 hm2和1 247.42 hm2,分别占总耕地面积12.19%和3.48%;其中适宜苹果种植的耕地面积总占比为84.32%,只有15.68%的耕地勉强适宜或不适宜苹果种植。截止目前,该县苹果种植面积仅为7 533.3 hm2,适宜苹果种植的耕地还有较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适宜区主要集中在宫河镇、榆林子镇、山河镇、永和镇等几个乡镇,可以作为该县苹果种植的重点发展区域。
其他文献
为探究抗生素连续施用造成的土壤抗生素污染对植物细菌群落耐药性的影响及其富集特征和健康风险,于2021年6月~9月进行温室土培试验,每隔6天通过直接浇灌的方式向土壤中施用土霉素(OTC)或链霉素(STR),并对其中生长的樱桃萝卜的生物量、抗生素含量和菌群耐药性进行分析.同时,通过风险商法、细菌摄入量计算和小鼠饲喂试验对抗生素暴露下萝卜植株的潜在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53天OTC的连续施用
智能识别技术的发展使得被动声呐目标识别逐渐由基于特征选择、特征提取和分类器设计转变为依赖大数据和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本文介绍了被动声呐目标识别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人工智能在被动声呐目标识别技术中的应用难点,最后对进一步提升识别能力和识别稳定性需关注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展望。
目的:探讨藏红花水提取物调控ERK、Bcl-2、Bax蛋白表达对人卵巢癌细胞HO-8910增殖、凋亡、侵袭的影响。方法:以人卵巢癌细胞HO-8910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浓度(0、0.4、0.8、1.0 mg/L)藏红花水提取物进行培养,MTT法检测细胞HO-8910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HO-8910的凋亡率;划痕法检测细胞HO-8910的迁移情况;Transwell法检测细胞HO-891
财务报销作为财务管理活动中最基础和最核心的环节,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费用报销合理化是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本文结合实践调研,以某三甲中医医院为研究对象,对网络报销系统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优化应用进行深入剖析,重点从应用架构、系统功能、角色权限、报销流程等方面展开探讨,并从制度建设、网络安全、人才培训、推进过程等方面提出网络报销系统优化应用建议,以期为中医医院实现财务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
随着经济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进一步推动了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当前我国装饰企业的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信息时代,建筑装饰行业正朝着智能化新的方向发展,装饰行业的人力资源特点正在向智力密集型迈进,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进一步的改革来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加上新一代年轻就业群体择业观念的转变、国家环境治理等行业管理要求更加严格、新冠疫情对建筑装饰行业的影响等因素,建筑装饰行业整体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
随着中药资源产业的迅猛发展,在中药材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巨量非药用部位、下脚料及副产物等固体废弃物,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生态环境压力。在菊花药材栽培生产过程中产生4倍于花序生物量的茎叶资源未被充分利用而废弃,造成重大社会问题。因此,通过对其系统的资源化利用研究,提高菊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效益,成为菊资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论文以菊茎叶非药用部位为研究对象,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集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巨大,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能够满足人们的温饱需求,同时,不断提高水稻种植质量和产量,也能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各地水稻种植逐渐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但也暴露出更多问题,例如病虫害频发等问题。面对病虫害高发趋势,如何提高水稻抗病防虫能力,更好实现“提质增收”,借助先进栽培技术提高水稻种植质量并积极推广,是每一位种植户和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认真思考
产业学院建设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产教融合视域下建设高校产业学院是主动适应产业发展所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表现,是经济发展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探索。但这一教育模式在推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产教融合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通过对产业学院的内涵、组织特征及模式进行探讨,从结构、机制、理念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地方高校破解产教融合难题提供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