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衔接,校企深度融合”的现代学徒制新模式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blackj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清远工贸职业技术学校通信运营服务专业在实施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初步形成“联合招生、共同培养、精准就业、中高贯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中高职衔接贯通、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等创新育人方式,有效解决中职学生在“招生招工一体”的学徒年龄问题、学生实习实训和企业岗位轮训难对接和难管理的问题、学生从学校到企业岗位工作难适应的问题。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学生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高职院校与学生升学路径贯通,开创“三方”共赢新局面。
  【关键词】通信运营;现代学徒制;中高衔接;实训基地;对接
  一、项目背景及意义
  1.项目背景
  根据《清远市呼叫中心产业园(华南声谷)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规划,清远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清远市省级职教基地内划出土地约95.98公顷用于建设“华南声谷”呼叫中心产业园区。园区内规划设立呼叫坐席2万个,围绕呼叫中心产业,大力发展数据处理、总部办公、金融服务、教育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规划就业人口规模约5万人。为园区培养专业服务人才,服务地方经济成为清远工贸职业技术办学的首要任务。清远工贸职业技术學校于2012年起开设了通信运营服务专业,并与中国电信广东分公司10000号深圳区域中心进行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几年来,双方合作从单一岗位需求的1.0版到目前以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5.0版本,从以学校为主体的单方面责任育人模式发展为校企“双主体”“双责任”的共育模式。
  职业学校尤其是像我们粤北山区的职业学校,一直以来备受困扰而没能很好解决的二个问题:一是毕业生就业与企业生产岗位的实际需要不适应或脱节;二是毕业生升学空间不畅通,学历和能力提升机会受限制,从而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途径。现代学徒制则通过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彻底改变“放羊式实习”,为毕业生精准就业、提升技能和学历创造搭建发展平台。
  2.实施目标和意义
  第一,建立和完善具有我校特色育人机制,初步形成“联合招生、共同培养、精准就业、中高贯通”学徒制专业建设理念。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探索,构建“政府、学校、企业”三主体管理机制,实施“在校学习、岗位轮训、跟岗实践、上岗实践”的四段育人过程,构建“校企对接、中高对接”二种主体对接,实现“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高职生”四步发展路径,最终建立起清远工贸职业技术学校“3424”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通过通信运营服务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借鉴学徒制的先进模式和手段,制定本专业育人过程的各类制度、文件、项目实训指导方案、中高职衔接机制等,为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现代学徒制积累经验。制定出清远工贸职业技术学校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并将本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推广到全校更多的专业,把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纳入学校常规教学管理体系,并将它作为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主要模式。
  第三,通过学徒制实施“在校学习、岗位轮训、跟岗实践、上岗实践”的四段育人过程,建立校内呼叫业务运营中心(校中厂),将学校本位教学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将岗位技能要求、企业管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过程,强化学生多岗位学习与实战锻炼,实现学生技能水平达到专业话务员标准要求,加快学生职业发展速度,成为企业业务骨干。同时,让教师能在校内了解到企业业务流程,熟悉岗位技能要求和企业管理规范,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促进教师向企业导师、行业专家方向发展。
  第四,通过学徒制“校中厂”运营模式和“中高衔接”实践探索,借助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模式,一方面解决中职生因年龄因素在学徒制中“学生/员工”双身份问题,保障学徒制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中高衔接”完善了学徒制职业教育与终身发展对接,扩展学生的发展路径,为学生的学历、技能提升创造了平台。
  二、具体做法
  1.搭建深度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强化双主体育人职责
  学校以中国电信广东分公司10000号深圳区域中心校企合作项目管理、运行标准及各项资源为平台,通过校内外生产性实习场地的技术、人资资源,实施教师、学生专项培训。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提升学校通信运营专业建设水平。完善教学管理、学生服务以及专兼职师资配备和项目运行保障机制。校企联合组成了深度校企合作团队运行架构。拟定了现代学徒制——通信运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10000号深圳区域中心在校内实训教学环节和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参与和评价机制,并将逐步完善校企共同认定相关专业学生合格毕业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2.落实教与学的“双重身份”,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确认项目班“学徒”。新生入学时,采用“招生招工一体化”模式,由10000号深圳区域中心与学校共同对其进行文化知识测试和面试交流,通过双向选择,确定现代学徒制项目班的培养对象,确定员工和学员的“双重身份”。从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开始,经过考核可以报读广东省邮电学院在企业开设的现代学徒制班,贯通了学生学历和能力上升的渠道,而且期间企业承担了学生的部分学费。第二,组建“双导师”教学团队。通信运营服务专业实施双导师制,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培训师、企业优秀员工组成教学团队。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理论知识指导,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和未来职业发展空间。企业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初步形成职业判断能力和管理组织能力,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真实的生产性环节实习采用师傅带岗模式以1:3进行,即一名师傅同时传带二至三名学生。10000深圳区域中心开始实行远程质检,通过录音抽样、专项监听、专项抽查等方式,对师傅带徒、实训生试岗以及实训生独立上岗后的服务、业务进行质量监控,对教学情况提出诊断改进意见。   3.中高职衔接,扩展学生发展与升学空间
  本校通信运营服务专业学生大部分来自粤北山区,为扩展学生的升学渠道,提升学生的发展空间和就业能力,学校与10000号深圳区域中心、广东邮电学院、深圳鹏劳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共同签订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协议。根据10000号深圳区域中心岗位设置和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中职阶段由我校和企业通过“订单班”模式联合培养,实施“在校学习、轮岗培训、跟岗学习、岗位实践”人才培养过程,把学生培养成一名合格的话务员。高职阶段,由广东邮电学院与深圳10000号区域中心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采用在岗全日制模式,学生既是企业在岗员工也是学院在校学生的双层身份,形成学院和企业共同管理、共同考核的培养模式。
  为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知识结构,高职对接的专业主要是财经商贸类专业(如通信运营服务、客户信息服务、客户服务、电子商务等专业)和计算机类专业(如计算机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软件与信息服务、计算机网络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专业),主要把学生培养成资深话务员、质检员、培训师、师傅、班长、数据分析师、机器人训练师等高层技术岗位人才。
  4.强化实践能力,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呼叫中心
  为突破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让企业真正参与教学过程、联合培养,实现教学与工作情境完全对接,打造“无缝对接、零距离”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以10000号深圳区域中心的呼叫中心配置标准依据,共同建设了符合企业标准具有60个坐席的校内生产性呼叫中心。企业负责设备投入和生产性呼叫中心的业务来源,对学生进行相关业务、服务规范及操作规范的培训,并派驻师傅对学生进行业务指导。学校提供建设场地,将实训引入教学计划,并安排学生到呼叫中心进行跟岗学习。在学生岗位实践阶段,该中心以真实的呼叫业务为教学项目,按照生产过程的需求,以生产性的任务为目的,进行资源的配置。学生在该中心学习基本上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也使得学生不出校门即可参与社会实践。生产性呼叫中心的建立不仅为在校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习平台,同时为在校生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提升竞争优势打下坚实基础。
  5.课程与岗位对接,重构课程内容
  依据企业岗位标准,学校、广东省邮电学院和企业三方联合组建课程开发小组,制订通信运营服务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企业核心岗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通过岗位能力分析,校企联合开发符合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员工培训的“学校课程 企业课程”双线交织的课程体系。学校课程以理论和理实一体教学为主,企业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学校和企业在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能力培养过程中,相互支撑、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按照通信运营专业和企业学徒的标准、内容和组织要求,开发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高质量的实训教材,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课程开发小组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岗位能力及职业素养出发,制定了2个核心课程体系、4门实训实践课程标准,共同编写现代学徒制校本教材5本。
  创建校内外学徒环境,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实践教学资源优势,校企共同按生产模式进行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以10000深圳区域中心工作岗位为基础,在校企共建生产性呼叫中心基地进行工学交替,创建企业师傅带徒弟的实践教学环境。
  6.增强岗位技能训练,灵活交替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学习
  学生通过学校课堂的学习,在校内导师指导下,完成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和基础技能、专业单项技能与综合技能的训练,掌握企业岗位生产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学生在学校学习后带着学习任务进企业。学生在企业课堂以学徒身份,采取“一师多徒、一徒多师、一师一徒”的灵活交替方式随师傅学徒。“一师多徒”是指在专业认识跟岗学习期间,一般以一位师傅带多个徒弟的形式完成师带徒;“一徒多师”是指在岗位实习期间,每一个岗位由一位师傅带一个徒弟,每个学徒将对所有岗位进行轮换学习,同时对应多个不同岗位的多个师傅;“一师一徒”是指在岗位专项技能训练和跟岗学习
其他文献
本报综合消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五次全会精神,3月1日,教育部召开2021年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回顾总结过去一年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部署安排今年重点任务。  会议强调,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
【摘要】信息技术高速发展,随着5G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云平台、移动设备的更新换代、大规模智能手机APP的涌现,为移动教学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更是为英语语音教学提供了天然的沃土。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移动教学平台的小学英语语音教学。  【关键词】移动教学平台;小学英语;语音教学  语音是语言教学的基础,是根本的、首要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善于模仿、敢于开口,正是处于语音习得的敏感期。因此,如何高效开展小学英语语
【摘要】幼儿的教育应始终遵循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如此才能体现生活对幼儿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本文提出生活化美术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主要是通过材料的生活化、环境的生活化、内容的生活化、手段的多元化等策略去组织和实施,强调以幼儿为主,突出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地位,明确了艺术活动愉悦、自由、个性、多元的本质。  【关键词】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针对幼儿的教育应始终遵循生活化的教学理
【摘要】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就要求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现、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许多教师都意识到了师生之间主引关系,但数学课堂出现活跃而不扎实、花哨而无实效、热闹而无序的引导现象。因此,作为教师应充分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引导,让数学课堂因“引导”而变得精彩。  【关键词】小学数学;疑难;潜在距离;关键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新教师越来越多,如何通过有效的培训与管理促进新教师的成长,已然成为一个新课题。本文通过探讨建立新教师“教研共同体”的必要性、“名师工作室”引领的重要性、师徒结对活动的实施方式这三个方面,探索出一条促进新教师成长的新途径,形成新教师培训管理的新视角。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新教师;教研共同体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横栏镇新入职的教师也越来越多,他们的成长,直接关系到横栏
【摘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其中,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教师可以通过实施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阅读语篇前渗透文化知识、阅读语篇中感知文化知识、分析语篇中认同优秀文化、读后活动中加深文化理解、语言运用中增强双语文化能力、以及多元评价中提高文化素养等教学手段,对不同文化进行比较、鉴赏、批判和反思的过程中,拓宽国际视野,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增强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解决问题”的培养应渗透在数学教学中去。因此,数学教师应当结合先进的教学思想,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来锤炼学生的思维,进而激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本文针对小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的现状,提出情境创设、数形结合、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四个方面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從而达到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
【摘要】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家庭生活也越来复杂,家庭结构千差万别,这对小学生的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衍生出一部分的特殊学生。笔者在“家班共育”的思想指导下,运用教练式对话,通过深入了解特殊学生的家庭,理解与接纳,并正向教育他们,努力优化他们的家庭教育,从而激扬特殊学生的生命力。  【关键词】教练式对话;特殊学生;家庭教育  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家庭生活也越来复杂,家庭结构千差万别,比如,离异家庭、
【摘要】我校以“润先贤厚泽 育儒韵学子”作为办学理念,积极构建儒韵特色文化,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构建“经典诵读”特色课程体系,各年级分别安排时间和课程,诵读经典诗文;以表演和诵读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愉快地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突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通过声音、图像、实操、情景、网游等方式显得更加灵活及吸引学生。开展基于“互联网 ”背景下小学语文经典文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策略的应用
【摘要】在初级中学里,基本没有开设专门的舞蹈课程。但由于一些原因,初级中学也会涉及到一些舞蹈剧目的排练和演出。那么,学生的肢体没完全开发的条件下,如何选择舞蹈剧目,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前期训练;剧目选择;剧目练习  在九年义务教育里,只有小学是配备了舞蹈课,具备开发学生的肢体条件。然而,也不是每一所学校都有条件、有场室去开展舞蹈课程。但是,有的学生热爱舞蹈,希望在学校里得到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