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与“得意忘形”

来源 :现代语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hx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咬文嚼字”与“得意忘形”这一对成语,历来被人们当作贬义词来用。“死抠字眼”不领会文章内在精神,固然不好,但是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文章内容的“拐杖”,离开对文句的咬和嚼,走马看花,是难以得其意、忘其形的。元代遗山《与张中杰郎中论文诗》云:“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清代学者唐彪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意;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读书作文谱》卷五)他说的虽然是作文之道,验之阅读,也全然相合。要深得文章三味,就必须花
其他文献
花果园社区没有一面墙和栅栏,社区和市政道路连在一起,就是一个小型城市。作为一个规模庞大、人口众多、交通密集的社区,花果园项目怎么管?在社区顶层设计方面,称为政企融合,
期刊
历史上多有名不副实的人和事,而后人在前人已有定论的事例前,多取人云亦云的态度,这就使一些传闻上的错误,不但不能得到纠正,反而以佳话的虚名盛传下去。
课堂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导入应该是极具个性和极富创意的,因为它所体现出来的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独特的理解和剖析,以及教师组织教学的独特艺术,是教师个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