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扮演“上帝”来个七天造万物吗?想看看自己创造的生物历经几十亿年的进化过程是怎样的吗?想感受“大国崛起”的雄壮魅力吗?想在星系中穿梭征服整个银河系乃至宇宙吗?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你无法想象的事情,在游戏虚拟世界里却是小菜一碟,看这里,看这里。(旁白:借鉴一下德华甩头发的招牌动作,相信我,没错的!) 1990年,日本ENIX公司曾经推出过一款超级任天堂上展现物种进化的创意游戏《46亿年物语》,要玩家由细胞慢慢进化成生物,经历46亿年生物进化的历程,体验适者生存的物竞天择。
这在当时是非常轰动的一部作品,但此后一直没有同类型的大作,直到《Spore》(中文名:《孢子》或《物种进化》)的出现。 该作品是由Maxis公司开发,EA Gaines发行的一款独特游戏,是欧美销量第一的大作《模拟人生》(《The Sims》)的制作人威尔·莱特(Will Wright)的最新作品。2005年E3展的最大赢家就是这款新概念作品。(等等,2005年?!对!你没看错,是2005年,鄙视一下,此游戏以“为了品质”为由一再推迟出品时间,害我等得花儿都谢三回了)。
该游戏的设计概念极其宏大,玩家将从单细胞生物开始,经历各个时代,逐渐培养出整个星际文明。先后获得了《时代》、《新闻周刊》、《EGM》、《GameInformer》、《Gamespot》等媒体评选的“E3 2005最佳大奖”、“最佳PC游戏”、“最佳原创游戏”和“最佳模拟游戏”四项大奖。
在《spore》这款游戏中,通过玩家创造的生物将历经六个不同阶段的进化。游戏风格多变,从动作到即时战略再到模拟类型等应有尽有,简直是集百家之大成。
这六个进化阶段分别是海洋阶段、生物阶段、部落阶段、城市阶段、文明阶段和太空阶段。
海洋阶段游戏初始设定十分恶搞,星球上的生物最初起源于远古时期“一碗汤”(膜拜,估计也就是女娲造人和稀泥捏人所用的那碗,没想到国外游戏界对我国的神化故事也颇有研究)。
在这碗混浊的汤里,孕育着史前生命的各种物质,一切生物进化的初期阶段都将在这碗汤中展开。这是游戏发展的第一阶段,也被称为“潮池阶段”(Tidepool)。这个阶段里,生物都很简单,没有什么大的战争,这时你可以当它是《派克人》之类的简单益智游戏。
在这一阶段,单细胞生物在海洋中逐渐进化成为各种海洋生物。
生物阶段 这是游戏的第二个阶段——“进化阶段”,大部分海洋生物爬上陆地,演化成为地面生物。这个阶段主要强调角色的战斗和成长,玩起来感觉类似《暗黑破坏神》系列的动作类游戏。
此时会出现对其它物种的狩猎,甚至还有原始人的庆功群魔乱舞篝火晚会(看起来有点象非洲求雨舞)。这些原始人是你创造的物种,虽然看上去只是跟我们的山顶洞人前辈有些许区别,不过你要相信,区别可不只是些许哦!
这时四处还只充斥着一些小规模的生物争斗,但还未形成正规的群体战斗。
部落阶段 经历漫长的进化发展过程和“适者生存”法则的严格筛选之后,逐渐演化出部落,这个时期的生物已经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你甚至可以让它们组织起一个乐队进行演奏,这可是对族群有激励作用的哦!
在这一阶段,群落逐渐发展成为大规模群居的城市。如果大家玩过《上帝也疯狂》这款游戏的话,这里的即时战略游戏方式和那款游戏特别相似。到后期,当角色成长发展达到一定的阶段后,系统会自动放弃对游戏角色个体的控制,转变成为新型即时战略游戏界面,供玩家操作。
文明阶段第五个游戏阶段是“扩张阶段”,在这个时期,人类的文明已得到高速发展,人们开始拓张领土。你可以利用外交等手段征服一些城市和国家,进而统治整个星球。这个阶段的游戏模式类似于“文明”系列的玩法。
城市阶段 这个阶段的游戏方式最为凸现出《模拟城市》系列的风格。在此阶段中,最强调的是城市建设和布局的发展,这里的人们头脑发达,能够利用高级智慧来进行新的发明创造。城市的建设很繁华,人们需要的各种物品已经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太空阶段 在游戏的最后阶段,是时候迁移到星系中的其他天体了。玩家可以扩张至外层空间,在密布着彗星、陨星、星云以及各种各样星际现象的外层空间里战斗遨游,以征服其他星球为主要重心。不同于传统的游戏设计,当你征服银河系之后,你还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向更广阔无际的星系开拓。
闭上你的眼睛,感受到《星际迷航》(star trek)旧作的气息了吗?
万能无敌的生物编辑器
游戏中最独具特色的当属万能无敌的生物编辑器。
虽然这个3D化的编辑器看似操作简单,实际上却具有无限的创造力。你可以通过点击或拖动鼠标来完成一系列的设计,譬如用粘土作砖块,创造生物、建筑物和交通工具等等,可以随意“捏”出各种形状的物体。
编辑器操作的过程非常直观明了,使用可谓是随心所欲,关键在于你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玩家可以创造生物,并让既有的生物进化。在编辑器中,玩家可以设计生物的躯体,并为它加上五官四肢。在此玩家可以发挥天马行空的创意,设计出各种奇形怪状的生物,像是四只脚三只手,嘴巴长在身体上,眼睛长在尾巴上等等,并可以替生物加上各种斑纹与花样。
设计好了之后,游戏会自动计算出该生物的行动(有些生物还会象小狗一样做出抖水的动作,十分可爱)与攻击方式,以及叫声等行为模式。
当玩家顺利地引导生物蓬勃发展之后,便可以获得点数,用来购买能力更强的身体组件,让生物进化。进入文明发展之后,同样也可以使用编辑器来创造出各种不同功能的人造物,例如建筑物、交通工具、武器等等。
全球玩家同步互动
游戏的画面虽然并不以写实为诉求,但仍呈现出非常卡通化逗趣的美丽画面,像各种自然环境、外太空星系的壮丽景观、各星球不同的地形地貌等等,都有非常生动的呈现。最特别的是各种由玩家一手创造的生物或交通工具等人造物,都会有非常自然生动的独特行为模式与行动方式。
此游戏真正的目的,是让玩家尽情的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物种,然后上传到网上同其他玩家共同分享游戏乐趣。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你创造出属于自己独有的物种,并将之通过网络传送到世界各地玩家的电脑上,你就可以定期收到“多元宇宙报告”(multiverse reports)。你可以从报告中了解到,有多少玩家遇上你创造的物种,他们对你创造的物种有什么样的评价,譬如:你创造出一个怪物,其他玩家遇上它时,是否会选择杀死它:你创造出一栋建筑,其他的玩家是否使用了它等等。所有一切有关你创造的物种的消息,都会全方位反馈给你。
游戏中还将星球、生物、交通工具等各种游戏元素具像化成卡片,收集于孢子大百科中,除了提供创造与收集要素之外,还可以让玩家们透过网路连线彼此交换卡片,交流彼此的生物与文明。
最后,本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说说这个游戏的缺憾,它最大的缺点就是,嗯嗯,对我来说,将有一个月没钱钱吃早饭了哪!
这在当时是非常轰动的一部作品,但此后一直没有同类型的大作,直到《Spore》(中文名:《孢子》或《物种进化》)的出现。 该作品是由Maxis公司开发,EA Gaines发行的一款独特游戏,是欧美销量第一的大作《模拟人生》(《The Sims》)的制作人威尔·莱特(Will Wright)的最新作品。2005年E3展的最大赢家就是这款新概念作品。(等等,2005年?!对!你没看错,是2005年,鄙视一下,此游戏以“为了品质”为由一再推迟出品时间,害我等得花儿都谢三回了)。
该游戏的设计概念极其宏大,玩家将从单细胞生物开始,经历各个时代,逐渐培养出整个星际文明。先后获得了《时代》、《新闻周刊》、《EGM》、《GameInformer》、《Gamespot》等媒体评选的“E3 2005最佳大奖”、“最佳PC游戏”、“最佳原创游戏”和“最佳模拟游戏”四项大奖。
在《spore》这款游戏中,通过玩家创造的生物将历经六个不同阶段的进化。游戏风格多变,从动作到即时战略再到模拟类型等应有尽有,简直是集百家之大成。
这六个进化阶段分别是海洋阶段、生物阶段、部落阶段、城市阶段、文明阶段和太空阶段。
海洋阶段游戏初始设定十分恶搞,星球上的生物最初起源于远古时期“一碗汤”(膜拜,估计也就是女娲造人和稀泥捏人所用的那碗,没想到国外游戏界对我国的神化故事也颇有研究)。
在这碗混浊的汤里,孕育着史前生命的各种物质,一切生物进化的初期阶段都将在这碗汤中展开。这是游戏发展的第一阶段,也被称为“潮池阶段”(Tidepool)。这个阶段里,生物都很简单,没有什么大的战争,这时你可以当它是《派克人》之类的简单益智游戏。
在这一阶段,单细胞生物在海洋中逐渐进化成为各种海洋生物。
生物阶段 这是游戏的第二个阶段——“进化阶段”,大部分海洋生物爬上陆地,演化成为地面生物。这个阶段主要强调角色的战斗和成长,玩起来感觉类似《暗黑破坏神》系列的动作类游戏。
此时会出现对其它物种的狩猎,甚至还有原始人的庆功群魔乱舞篝火晚会(看起来有点象非洲求雨舞)。这些原始人是你创造的物种,虽然看上去只是跟我们的山顶洞人前辈有些许区别,不过你要相信,区别可不只是些许哦!
这时四处还只充斥着一些小规模的生物争斗,但还未形成正规的群体战斗。
部落阶段 经历漫长的进化发展过程和“适者生存”法则的严格筛选之后,逐渐演化出部落,这个时期的生物已经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你甚至可以让它们组织起一个乐队进行演奏,这可是对族群有激励作用的哦!
在这一阶段,群落逐渐发展成为大规模群居的城市。如果大家玩过《上帝也疯狂》这款游戏的话,这里的即时战略游戏方式和那款游戏特别相似。到后期,当角色成长发展达到一定的阶段后,系统会自动放弃对游戏角色个体的控制,转变成为新型即时战略游戏界面,供玩家操作。
文明阶段第五个游戏阶段是“扩张阶段”,在这个时期,人类的文明已得到高速发展,人们开始拓张领土。你可以利用外交等手段征服一些城市和国家,进而统治整个星球。这个阶段的游戏模式类似于“文明”系列的玩法。
城市阶段 这个阶段的游戏方式最为凸现出《模拟城市》系列的风格。在此阶段中,最强调的是城市建设和布局的发展,这里的人们头脑发达,能够利用高级智慧来进行新的发明创造。城市的建设很繁华,人们需要的各种物品已经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太空阶段 在游戏的最后阶段,是时候迁移到星系中的其他天体了。玩家可以扩张至外层空间,在密布着彗星、陨星、星云以及各种各样星际现象的外层空间里战斗遨游,以征服其他星球为主要重心。不同于传统的游戏设计,当你征服银河系之后,你还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向更广阔无际的星系开拓。
闭上你的眼睛,感受到《星际迷航》(star trek)旧作的气息了吗?
万能无敌的生物编辑器
游戏中最独具特色的当属万能无敌的生物编辑器。
虽然这个3D化的编辑器看似操作简单,实际上却具有无限的创造力。你可以通过点击或拖动鼠标来完成一系列的设计,譬如用粘土作砖块,创造生物、建筑物和交通工具等等,可以随意“捏”出各种形状的物体。
编辑器操作的过程非常直观明了,使用可谓是随心所欲,关键在于你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玩家可以创造生物,并让既有的生物进化。在编辑器中,玩家可以设计生物的躯体,并为它加上五官四肢。在此玩家可以发挥天马行空的创意,设计出各种奇形怪状的生物,像是四只脚三只手,嘴巴长在身体上,眼睛长在尾巴上等等,并可以替生物加上各种斑纹与花样。
设计好了之后,游戏会自动计算出该生物的行动(有些生物还会象小狗一样做出抖水的动作,十分可爱)与攻击方式,以及叫声等行为模式。
当玩家顺利地引导生物蓬勃发展之后,便可以获得点数,用来购买能力更强的身体组件,让生物进化。进入文明发展之后,同样也可以使用编辑器来创造出各种不同功能的人造物,例如建筑物、交通工具、武器等等。
全球玩家同步互动
游戏的画面虽然并不以写实为诉求,但仍呈现出非常卡通化逗趣的美丽画面,像各种自然环境、外太空星系的壮丽景观、各星球不同的地形地貌等等,都有非常生动的呈现。最特别的是各种由玩家一手创造的生物或交通工具等人造物,都会有非常自然生动的独特行为模式与行动方式。
此游戏真正的目的,是让玩家尽情的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物种,然后上传到网上同其他玩家共同分享游戏乐趣。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你创造出属于自己独有的物种,并将之通过网络传送到世界各地玩家的电脑上,你就可以定期收到“多元宇宙报告”(multiverse reports)。你可以从报告中了解到,有多少玩家遇上你创造的物种,他们对你创造的物种有什么样的评价,譬如:你创造出一个怪物,其他玩家遇上它时,是否会选择杀死它:你创造出一栋建筑,其他的玩家是否使用了它等等。所有一切有关你创造的物种的消息,都会全方位反馈给你。
游戏中还将星球、生物、交通工具等各种游戏元素具像化成卡片,收集于孢子大百科中,除了提供创造与收集要素之外,还可以让玩家们透过网路连线彼此交换卡片,交流彼此的生物与文明。
最后,本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说说这个游戏的缺憾,它最大的缺点就是,嗯嗯,对我来说,将有一个月没钱钱吃早饭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