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家庭教育指导促进儿童社会融合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terna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城市身份认同需要引起关注,而他们的城市适应性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指标,学校教育在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适应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开展家校合作,通过家庭教育指导,能帮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现良好的社会融合。
  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印发,重申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拟定出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路线图”。城镇化进程提速的重要指标是大量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由此对城镇人口吸纳和融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诉求,其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与成长是他们城市适应性的体现。城市中小学校在帮助这些家庭实现城市化转型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条件。
  一、背景与诉求
  中国正处于“大迁移时代”。这三十多年来的流动人口浪潮,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一种特征显著的人口迁移现象。人口流动,尤以广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入为主体的这种发展,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一直持续着,规模也在持续扩大。根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到2015年末,全国流动人口的总量为2.45亿,超过总人口的六分之一。该报告显示,流动人口的总的流向趋势并没有改变,特别是特大城市人口聚集态势还在加强。
  大规模人口迁移现象是国家经济转型、社会体制变革而引发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资本高速增长之初,都以各自的方式经历过大规模的农业人口向城市工业人口转移的过程,有的甚至伴随着血淋淋的剥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提速,计划经济时代所桎梏着的农村中巨大的劳动力资源被释放出来;由于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区域发展呈显著的不均衡,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也在向发达地区集聚,向沿海开放地区和中心城区等经济建设先行一步、能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区域集聚。由此形成了大规模的人口离开户籍所在地出外寻求务工就业发展的浪潮,持续地推动着我国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持续大量流入,跟随其父母等监护人的未成年人也进入到流入地生活。《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5年,劳动年龄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进一步上升,随迁子女比例增加。流动人口6岁至15岁子女随同父母流动的比例达到62.5%,比上一年上升了5.2个百分点。报告还显示,流动育龄妇女在流入地怀孕和生育的比例提高。2016年流动人口中怀孕妇女孕期一直在流入地生活的比例达到57.6%,在流入地生育的比例是59.2%,这个比例比上一年分别上升了5.9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
  这些儿童将伴随着流入地所属区域的现代化城市化发展一同成长,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会成长为当地新一代市民。他们的城市适应水平,对其个体的成长和城市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迁儿童和在流入地出生的儿童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群体,对教育与融合提出了新的诉求。
  二、身份与认同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特殊群体,又称为 “流动儿童”或“农民工子女”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概念。这一概念既限定了特定人群的身份性质,又把流出原户籍地的儿童与留守儿童作了划分。
  进入本世纪以来,流动人口的流动方式从个体向家庭迁移转变,趋向家庭化、稳定化。过去独自出来打工、随时准备流动的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变。根据2013年以来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显示,流动人口与配偶子女同住比例均在60%以上,连续3年没有更换过工作的比例也超过6成。大多数流动人口不再频繁流动,而是相对稳定地在特定的流入地务工就业,逐步融入社区,把孩子带来,或者在流入地生下孩子,营造稳定的家庭。
  跟随外出务工人员身边的这一儿童群体,其称谓一直在变化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否准确也还有待商榷。大城市中每年一般都有数量庞大的非当地戶籍婴儿出生,出生后大部分都会随父母在出生地生活,没有发生过迁移和“随迁”。如广州,自2005年以来,在广州出生或出生当年被带进广州的“流动儿童”都超过广州户籍人口的出生率[熊少严:《流动儿童社会融合》[M],《广州市户籍和非户籍出生人口数》。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4,第7-8页。]。即有半数以上的新生儿没有“迁”过。这不仅仅是称谓上的形式问题,还是认同感的问题。我们的调查发现,大量的这类儿童从小就在非户籍所在的地方生活,甚至有许多就出生在现居住的城市,他们很少、甚至没有回过户籍地,不大了解户籍地的情况,很多人并不认为自己是流动人口或“随迁人口”。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虽然说来是整个流动人口群体中的一个派生部分,但他们与他们的父辈实质上并不相同。首先,他们不属于“劳动力”流动的范畴,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成长性;其二,他们成长的主要经历甚至全部经历是在“流入地”(这个“流入地”的表述对他们来说也是不恰当的),这个“流入地”是他们真实的初始文化背景,这将最有力地影响着他们人生努力的方向;其三,他们的个体成长与城市化的进程处于同步状态,在常态下,他们是回不去那个陌生的被户籍所规定的乡村的。因此,他们“被赋予与其父母辈完全不同的社会意义,是未来城市文明的‘主人’和新的创造者,在他们身上承载着深远的社会变迁意义。”[马良、孙宝瑞:《融合还是排斥——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第25-26页。]逐步进入
  实施的异地考试升学改革,为他们打通了在“流入地”全学制晋升的通道,但户籍制度却让他们依然属于城市的“边缘人”。他们如果不能真正与城市生活良性融合,将来社会可能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三、压力与职责
  进入本世纪以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如何公平地接受义务教育,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各地政府不断地加大对基础教育资源的投入。但是,在广州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庞大并仍在不断增长的城市,区域资源的有限承受能力与流动人口数量和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依然是巨大的。2013年9月,广州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户籍在校生   为60万,而非本地户籍在校生63万,已超过了户籍人口在校生人數。根据历年广州市小学在校生人数分析,可以推出本世纪以来每年在校学生与6年前出生人口总数相比有明显的增量[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小学在校人数(2001-2012)》。]2014年,广州市有小学在校学生90.01万人,其中,非本地户籍50.64万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6.26%。广州市有初中在校学生35.48万人,其中,非本地户籍学生15.64万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44.10%。2015年,广州市有小学在校学生93.79万人,其中,非本地户籍学生(非本地户籍学生是指户籍不在学校所在地的县级行政区域[含县级市、区]的学生)52.49万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5.97%。广州市有初中在校学生33.67万人,其中,非本地户籍学生15.93万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47.32。[广州市教育局:2014、2015学年度《广州市教育事业统计手册》。]学校在承担如此大比例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责任的同时,对他们及其家庭的城市融入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国家、地区的历史经验表明,流动人口如果不能与流入地实现良性融合,缺乏认同感,长期存在隔膜和抵触,就会导致角色错位、行为失范,自发地形成亚文化圈,损害流入地的社会整合能力,破坏社区稳定,降低社区品质,甚至会频繁发生反社会行为,造成社会性灾难。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无论其现状处境如何,其户籍阻隔保持与社会的良好适应,随着户籍制度不断地改革调整和自身的健康成长,最终都会成为真正的市民家庭。教育为现代人提供了向上流动的重要机会,重视教育就是投资未来投资幸福投资地位的改变。学校有责任指导家长注重有关城市适应性、地区文化价值普适性认同、跨文化融合、家庭幸福感和孩子异地成长指导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家长,影响孩子,融入现代都市生活。
  四、功能与措施
  (一)学校促进社会适应的独特功能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作为流动人口与受教育者的双重角色,使学校教育在其社会适应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与特殊的意义。
  1.学校是未成年人教育成长的重要场所,义务教育制度要求每一个适龄儿童都必须进入学校。对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来说,学校这个集中的、有目的有计划并且有明确纪律规范的社会化系统有利于帮助他们适应身处社区的环境、语言、流行文化、行为准则,也能引导他们学会接纳与融合,互相学习,共同成长。这使他们的社会融合较之流动人口中的一般群体更为有利。
  2.课程是进入教育领域的特定文化,教育是社会主流文化的传播途径,学校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规章制度等,无不体现着特定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期望、要求和规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入新的社区后,与当地儿童在学校中接受同样的教育,有助于他们较快较好地适应和接纳当地的主流文化价值观,逐步形成相应的态度和动机,增强与当地儿童的同质性。
  3.开放城市与地区的学校也在追求教育民主化,以学生为本,把研究如何尊重和发展儿童个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以及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这方面的努力将有助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独立人格和文化特质的存留,缓解适应性方面的压力,从而健康成长。
  4.流动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也深受学校主流教育理念和指导策略的影响,如果流入地的学校制度和教育观念不带有歧视性和排他性,家庭必定会努力寻求与学校教育的协调与默契,这将有利于促进社会、学校、家庭的和谐配合,营造社会良性互动和整合的环境,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社会适应提供相应的服务。
  因此,学校通过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适应性的教育和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将有助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现与流入地社会的良性融合。
  (二)家庭教育指导促进儿童社会适应
  家校合作是现代基础教育学校民主办学的一个重要体制特征。未成年人所面对的生活世界主体就是家庭和学校,社会影响通常是通过家庭和学校间接地折射于孩子身上的,因此,家庭与学校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一般地说,只有取得家庭的配合,学校教育才能产生良好的绩效;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才能为孩子的成长创设出真正和谐健康的环境。我们在学校实践中体会到,无论走什么特色路线,无
  论探索和凝聚什么办学模式、建构什么运作机制,无论学校是在学业上、在德育上、在活动课程上、在体育或艺术上,还是在别的范畴上彰显出业绩和特色,在实际工作中都不能缺少家校合作的
  内容。
  因此,许多中小学校在帮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适应与融合上,对家校合作给予高度重视,有的学校更直接把家校合作提炼成自己的品牌特色。
  1. 发挥学校 — 家庭 — 社区教育中的核心指导作用。许多学校积极扩展教育功能和影响力,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等有关儿童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与社区、家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构建完善有效的教育沟通和整合机制,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介入指导,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帮助他们跟流入地社会和谐沟通与融合。如在进城务工人员较为密集的社区,学校介入社区的教育管理工作,结合学习型社区的文化建设,开展文化与法制教育,提供正确的生活观念和教育方式的指导,对随迁子女的心理困惑和生活问题予以关注解决。
  2.调用各种家庭教育指导策略。许多学校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结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际和学校教育资源的特点,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丰富多样、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模式。如在指导方式上,有专家讲座、现场咨询与利用现代媒体(电话访谈、电子邮件和网上交流等)指导相结合,通识指导与分层指导、个别指导、结对帮教相结合,教育工作者指导与家庭相互帮助相结合,同质反思与异质互动相结合,家庭课程学习与活动体验相结合;在沟通方式上,通过家访、校访、家校联系册、学校开放日、家长学校课程、家长委员会、家长会等方式,加强学校与流动家庭的联系沟通,了解彼此的期望或分歧所在,互补不足,及时了解和应对学生的成长问题。   3.调动流动人口参与学校事务。一些学校学习国外、港台的经验,把流动人口家长、甚至学生引入学校教育和管理的事务中,使学校成为家庭的延伸,家庭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家长在学校的引导下介入学校事务,既使学校的工作获得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丰富了学校的教育资源,又促进了社会整合机制的人本化、生活化,帮助了更多的流动人口对社区和学校产生认同感。实践证明,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整合策略。
  五、瑶台小学的“家校协同式”办学实践
  瑶台小学处于具有典型城中村、城郊接合部特征的瑶台村,人口密集繁杂。目前人口8万多,其中登记流动人口约5万,是村民的1.6倍。瑶台小学学生超过60%均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这里物流发达,附近专业批发市场60多家,国内国外商客往来频繁,村里村外充满浓厚的商业气息。走进瑶台村,就看到密密麻麻的“握手楼”。除了仰视“一线天”的景观,俯瞰旧村,不少屋顶有租金低廉的铁皮天台屋,居住着外来租客。城郊接合部经济繁荣的表面,掩盖着许多丑陋的东西,对下一代毒害尤甚。
  学校在这样的社区里要形成正向的文化影响力,促进教育生态的健康化。因此,该校认为,介入家庭教育指导,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形成家校育人的合力,不仅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学校优化教育管理、提升办学质量、形成特色品牌的切入口。该校制订了《家校协同谱写和谐创新教育新乐章》的5年发展规划,如今已进行了两轮的推进。
  家庭教育指导被该校定位为特色学校经营的品牌项目,实现“家校协同式”办学理念。
  1.营造根植于所在地域的学校文化。城郊接合部地区往往保留着宗法的和古朴的文化传统,这是社区亚文化特色。了解和认识地方的一些传统,能促进文化融合和社区融合;而学校文化与社区背景的接合,本身就是特色凝聚的一种需要。
  2.创新亲子活动式家庭教育指导。该校每学期都围绕学校德育主题举办亲子活动现场会,如户外亲子、亲子体验、主题活动、家庭游戏等,贴近生活、平等互动多向展开,通过丰富、有趣的活动体验,形成了良好的家校互动局面。
  3.主题辅导与个案跟踪的结合。该校每年举办家长团体辅导主题活动教育,调动家长参与体验。这些主题涉及学段转折中的适应指导和家长责任、亲子沟通理念与技巧、青春期生理心理特点与辅导、成功心理学、良好习惯养成等,逐步形成该校家庭教育指导校本课程系列。与这种普适性的辅导相得益彰的是个案跟踪研究。该校认为,一个精彩的案例不亚于一项教学理论的研究。他们关注特殊家庭和家庭教育中的特殊问题,对各类问题儿童倾注关心,实行个性化指导,对各类家长提供培训和扶助。学校制度要求,全校每个教师每学期跟踪一个学生,做一个重点深入的案例研究,不僅帮助和转变自己的关注对象,并且写出案例研究报告。
  4.建立家庭教育短信资源网站。该校搭建起家庭教育短信资源网站,成为家教指导的深化和延伸。一个家教短信资源网站就是一个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不仅汇集了短信征集、短信存储、短信供给、短信排行等功能,而且从短信接收的相对被动学习转向网络化学习与交流的主动参与互动;同时,也获得更多家教问题的针对性解决资源。
  (作者单位:广州教育学会)
其他文献
主持人提示: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学生装备的升级,然而这些先进的新型装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其实家长和学生心里都很清楚,除了新媒体教学项目的兴起,新装备风靡校园更多的是商家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一场场博弈。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下辛店中心小学副校长李文先:一提起“教育技术装备”,我们可以看到:上千元可定位的电话手表、几百元的拉杆书包和智能文具盒……新学期小学生的开学新装备让人大开眼界。这些文
近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大学生以校园美景为背景开展了一场“创意时装秀”。他们设计服装打印出来,再进行部分镂空,然后以校园生机盎然的春景予以填补,最后近景拍摄。就这样,校园里的美丽景色被天衣无缝地“穿”在了身上。  摄影报道/沈林 胡长金
我对一切领域的神话都不相信,尤其是不相信教育领域中的神话。原因很简单,教育是育人的事业,人的成长得一步步来,快是快不出什么名堂的。有时,慢反而可能会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因为慢,人的身心才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得到发育成长。但是,要我们这个民族不相信教育神话实在是太难了。  发现在内容上需要改进的东西,但是往往忽略了需要改进的还有形式。新课程改革,究竟要改什么?当然可以说出一大堆来。但是,最为要紧的就是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严禁高校将审核、考试、选拔等工作下放至学校内设学院(系、部等部门)独立负责。  今年教育部明文提出要进一步提高相关考生的专项测试要求和高考文化成绩录取要求。根据今年的政策,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应分类划定艺术类各专业高考文化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其中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得低于本省(区、市)普通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
当今,互联网教育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做教育的在谈、创业的在谈、做互联网的在谈、投资的在谈,甚至很多其他传统行业的人也在谈。人们似乎发现了一块新大陆。“互联网 教育”,打破了时间的边界让学习变成碎片化的过程,它突破了空间的局限让学习不止于课堂,它缩短了年龄的差距,让不同年龄甚至不同背景的人享有同样的学习机会,它消融了虚拟和现实的阻隔,让线上和线下的教育互通……但事实上,让人们兴奋的更多还是“互联网
作者:谵小语  出版:万卷出版公司  金庸也是教育家  周莉莉  武侠,教育,这两样怎么弄到一起了?是的,你没看错。金庸大师的武侠小说里也能读出教育学。《和金庸一起聊教育》就是这样一本书。作者结合金庸小说的内容情节,用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分析了诸多武侠人物的成长史。  该书不仅是一本别样的武侠史,也是一部教育学的案例集。它以金庸小说里的人物为原型,以他们的故事为底本,从他们的成长轨迹中,探讨教育的诸
家长说  日前,有媒体曾在网络上发起调查,结果显示,有近7成家长不赞成雾霾天气孩子停课在家,主要原因是“孩子在家没人带”。调查中也有家长表示,“停止户外活动就够了”。此外,在88名被访者中,有75人表示“不会因此为孩子请假”。  而有些家长还有其他方面的担忧。如北京一位妈妈介绍,在统计完不上学孩子名单后,语数外三科老师就在微信群里发了在家三天自主学习的详细清单,包括:雾霾相关主题的小报,语、数、外
2015年6月1日,长江沉船事件震惊全国。于是笔者带着孩子们了解了长江沉船事件的始末,然后开始投入到“设计一艘不会翻的船”的项目中。半个多月来,孩子们设计模型、验证、写实验报告、求助专家、反复试验……  这对笔者和孩子们来说,都是一段难得的经历。回顾这段经历,同时也想借此反思:什么才是一个好的项目课程呢?  一、构建课程的“第三类接触”  不知大家是否看过斯皮尔伯格的经典电影《第三类接触》。这部电
生本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因而,教师的“教”最后还是要落到学生的“学”上。生本教育的方法是全面依靠学生。项目学习为学生提供了鲜活的真实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尽早发现和认识自己的优势智能;同时,项目学习通过丰富的目标任务,调动学生的多种智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项目学习设计流程分为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设计,项目设计、实施和评价
高中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1)第四单元第11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和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趋势》都涉及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但是探究的角度和方向又各有侧重。笔者尝试利用项目学习的方法对两部分内容进行跨学科整合。  一、案例概述  【项目名称】  我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项目概要】  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了整体,当今世界是整体的、开放的。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