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化脓性脑膜炎237例随访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未达到停药标准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随访情况。

方法

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101例出院时脑脊液细胞数异常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与136例达到出院标准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分成A、B组进行随访研究,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及远期后遗症。

结果

两组患儿的院外复发率、后遗症种类及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临床症状完全缓解1周以上,抗生素疗程足,连续≥3次腰椎穿刺术复查脑脊液细胞数仍高,分类主要为单核细胞,葡萄糖正常或轻度降低,蛋白<1.0 g/L,虽然未达到国内公认的停药出院标准,也可考虑停药观察。

其他文献
通过收集局限型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患儿术前超声心动图、CT影像资料,经三维立体建模、虚拟手术技术以及血流动力学模拟,探究先天性局限型主动脉瓣上狭窄外科纠治手术(McGoon术、Doty术以及Brom术)术后对主动脉、冠状动脉及头臂血管区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种手术方式术后窦管交界、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内异常高速血流均消失。三种虚拟手术均能有效解除狭窄且术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无明显差异。Mc
期刊
目的通过随访研究,评价Fontan术后远期心肺功能。方法随访我院10例Fontan类手术后生存20年以上患者,其中女3例,男7例;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30.7±13.2)岁。术后随访(26±4)年。全组患者均经超声心动图、CT三维重建、24 h动态心电图、心导管及肺血管造影、核素肺血灌注扫描、心肺运动试验等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0.49±0.04,房室瓣膜反流中或中
总结我中心近年来采用Ⅰ期食管旷置+Ⅱ期胃食管吻合手术治疗因食管良性疾病造成的食管破裂和穿孔的经验和体会。全组共7例患者,确诊和前期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延误。术前均有全身或局部严重感染和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手术分二期进行。一期手术方式为胸段食管旷置+颈部食管造口+空肠造口术。待重要器官功能稳定后择期进行二期经胸骨后路径胃-食管颈部吻合术。全组术后无死亡,均治愈出院,恢复经口进食。两期手术的间隔为3周
期刊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机械通气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6年5月202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资料。机械通气≥48 h 70例(A组),机械通气<48 h 132例(B组)。对两组患者围术期多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分别为(146.8±78.5)h和(21.7±9.5)h,院内死亡比例分别为8.6%和2
为探索小单孔胸腔镜预防性肺动脉阻断术的可行性及效果,回顾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胸外科19例小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术中肺动脉出血的患者。按是否采用了预防性肺动脉阻断技术,分为阻断组和非阻断组两组,对比分析两组中转为多孔或开放情况;肺动脉修补时间(自出血至修补完成);修补期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阻断组中转率开放为0,中转两孔
期刊
1例66岁男性患者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0余天入院。胃镜示食管距门齿30~38 cm处一不规则隆起病灶,约7.0 cm×1.2 cm,表面污苔,质脆,易出血。2017年6月于全麻下行食管中段恶性肿瘤翻身二切口根治术+空肠造瘘术。术中顺利,术后病理示食管癌肉瘤伴异源性软骨分化,瘤体6.0 cm×2.5 cm×1.5 cm,侵及黏膜下层,未见明确脉管瘤栓;上、下切缘阴性;淋巴结23枚均阴性(胃周0/12,
期刊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术前应用左西孟旦对左心室功能低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40]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63例接受OPCABG术的左心室功能低下的冠心病患者,其中男45例,女18例;年龄50~79岁,平均(66.8±8.2)岁。术前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32例,术前24 h应用左西孟旦)和对照组(31例)
为比较右胸肋间切口、胸骨上段切口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完成的308例单纯首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右胸肋间切口32例(肋间组),胸骨上段切口28例(胸骨上段组),常规胸骨正中切口248例(常规组)。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对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常规组术后早期死亡1例,二次开胸探查止血2
期刊
目的通过对柳氮磺吡啶致肝功能衰竭的报道,提高临床医生对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服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致肝功能衰竭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综合国内外文献,对药物性肝损害(肝功能衰竭)及柳氮磺吡啶的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柳氮磺吡啶可致肝损害,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结论临床医生给患者用药及患者自行用药时需检测肝功能,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肝损伤。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脑梗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1月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8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RI、CT检查。比较两者联合在脑梗死不同梗死发作时间、不同梗死部位、不同体积梗死病灶的检出率。结果①85例脑梗死患者,共85个病灶,经CT确诊61个,MRI确诊66个,两者联合确诊82个。两者联合病灶总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