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大陆桥视野·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sil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一个项目而言, 材料的质量将会对最终的工程质量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所以必须要对材料开展相应的检测,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材料质量, 选择出更加合适的材料类型,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為质量控制的一种方式, 材料检测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内容, 通过多项措施落实确保自身质量不存在问题, 为后期具体应用奠定基础。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建筑材料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及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因素
  一、 建筑材料检测
  建筑材料检测其实就是对实际施工期间用到的材料开展相应的检测, 通常情况下, 包括水泥、防水材料、钢筋、粘合剂等一些常见的材料。在实际进行检测的时候, 由于不同材料自身的特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因此检测方式与标准也千差万别, 需要用到不同的检测设备和手段。例如在对水泥质量开展检测时, 通常需要对其中氧化镁含量进行检测, 此外, 还需要检测强度和凝结时间等。在对细骨料开展检测期间, 不仅需要测量堆积密度, 而且还需要检测有机物的含量, 因此, 对于不同类型的材料, 他们的检测方式存在着很大差异, 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 合理的选择检测方法。
  二、影响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一)建筑材料检测市场资质管理
  在对材料进行检测的时候, 需要选择那些专业水平比较高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但是, 就目前来看, 由于以往未能对检测资质进行有效的管理, 在过去的几年里, 出现了很多检测机构, 但是, 建筑市场正在逐渐地趋于萎缩, 使得材料检测市场的竞争变得尤为激烈, 为了能够占据市场, 存在严重的恶性竞争行为, 这些情况的存在, 造成国内的检测市场尤为混乱。
  (二)建筑材料取样不够真实性
  通常情况下, 建筑材料自身的好坏, 将会对最终的工程质量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 必须要对材料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这就需要对建材开展严格的测试。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 在对材料进行送检之前, 未能将材料样品的抽取工作做到位, 不具有代表性, 这将会对最终的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三)检测项目的要求
  在对建材进行检测的过程中, 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标准, 开展严格的检测工作。但是在实际检测的时候, 有一些部门为了能够降低成本, 故意撤销了一些材料检测项目。此外, 还有一部分质量监管工作者没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 未能将本职工作做到位。
  三、完善建筑材料检验的措施
  (一)科学的检验手段
  科学的检验手段可以使检测结果更加的精确。由于材料类型比较多, 使得检测手段非常多样, 在实际开展检测工作的时候, 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 选择出更加合适的检测手段。例如在取样阶段, 由于在整个项目的建设期间会用到很多类型的材料, 很难对全部材料进行检验, 通常都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式, 在对样品进行挑选的时候, 需要具有代表性, 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二) 及时更新检验设备
  检验设备自身的质量也会影响到最终的检验结果。不论是那种设备, 如果长期使用, 并且没有最好相应的维修工作, 很容易出现老化、灵敏度降低的问题。所以在对检验设备进行养护的时候, 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淘汰那些落后的设备, 此外, 设备的种类必须要齐全, 这样才能够对各种材料开展相应的检验。
  (三)规范材料的取样
  通过对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 材料取样会对检验来说非常关键。假如在取样的时候, 未能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开展, 那么将会对最终的检验结果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最终导致数据存在很大偏差, 同时也使检测质量出现大幅下降。所以, 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 应当制定出统一的取样制度, 并严格遵照国家出台的相关标准。材料取样要规范操作方法, 明确建筑材料准备, 主要过程中依据标准流程进行, 确保选取材料样品具有代表性, 适应工程所需性能。材料检测环节, 结果和标准单位存在差异, 通常将检测结果视为错误, 将其剔除之后再次进行检验。
  (四)确保检测结果真实有效符合要求
  相关负责人必须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 确保检验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此外, 还需要不断地加大对检验工作的重视力度, 加强管理。对参与检验的工作人员, 进行定期的考核, 同时还需要对其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 这样可以使不规范的行为发生率大幅降低, 确保每一个检测环节都能够符合标准要求。除了要确保检测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之外, 还应当重视他们的道德素养和责任意识, 防止出现保虚假检测的情况, 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五)控制好温度与湿度
  通过对目前国内的材料检测现状开展深入分析不难发现, 在对材料进行实际检测的时候, 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 为了能够使建筑工程项目顺利的进行, 必须要加大对材料检测的重视力度。其中, 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温度与湿度, 所以, 在开展检测工作的时候, 一定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
  (六) 区别对待数据误差
  在材料检测的过程中, 由于能够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众多, 所以误差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 要对误差进行区别对待, 有一些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 这种情况下, 就不需要对其进行验证。而对于那些数据结果差异非常大的, 应当进行再次检测, 并对比结果, 确保误差的合理性。
  (七)正确处理检测试验数据
  在检测的时候, 要不断地提高对检测数据的处理能力, 尤其是对出现的差异数据的处理, 保证检测结果的合理性。通常情况下, 对于那些数据差异较大的, 则应当舍去, 并再次进行测试, 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建筑材料种类多, 检测工作专业性强, 而检测结果通常是离散、孤立、复杂的, 结果存在偏差是正常现象。通过有效措施运用, 对偏差进行控制。结合到检测材料性能、状态、检测结果分析偏差出现的根本原因, 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八)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对于材料检测而言, 检测工作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会对最终的检测结果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 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 并以此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对检测工作者进行招聘的时候, 首先要考察他们的资质, 对其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察, 并采取“择优录取”的原则, 这样可以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 还需要对他们进行不定期检测, 开展相应的培训,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 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最终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四、结束语
  总之, 通过对建筑材料检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会对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很大帮助。然而, 就目前来看, 现在对建筑材料检测的相关研究通常都比较的浅显, 仅仅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剖析。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 对材料检测问题相关的研究给予高度重视, 并提出相应的应对举措, 从而使建筑材料检测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莫携娣, 潘海明.关于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的探讨[J].四川水泥, 2016, (09) :334.
  [2]刘欢.当前建筑材料检测中关于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建材与装饰, 2016, (35) :61-62.
其他文献
三门核电项目是国务院于2004年7月21日正式批准实施的首个国家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同时也是全球三代核电AP1000技术首个示范工程.三门核电一期工程规划建设两台125万千瓦的核
<正>8月17日~19日,由昌邑康洁环卫集团、中国城乡环卫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清洁行业分会联合主办的2016第五届中国(青岛)环卫清洁行业高端论坛暨环卫设备展览会在美丽的
作为工程现场的监理工程师,钢筋分项工程的质量则是监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文章专门阐述了钢筋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的一些要点及方法.
霍乱(cholera)是急性肠道传染病,自1817年以来有过7次世界性大流行。Koch在1883年从病人粪便中首先发现其病原体———霍乱弧菌。发病机制主要是由霍乱肠毒素引起的分泌性腹
简述了施工组织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介绍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特点及内容,提出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
摘要:目前而言,我国医疗档案信息的存储、管理及利用等环节存在一定的不足。随着我国各地医疗档案管理逐渐步入无纸化模式,因此医疗档案信息的泄露与篡改成为现代医疗工作中给病人健康带来不可预计影响的一大风险因素。本文以医疗档案管理为切入点,在现代医疗档案信息化的基础上探究当前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對应的对策,希望能为我国医疗事业做出积极影响。  关键词:医疗档案;信息泄露;风险  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
“应收账款”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经营活动中.因办理工程价款结算、提供劳务等,向发包单位、劳务使用单位等,应当收取的款项.应收账款,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实质是被拖欠工
As Executive Editor of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I am pleased to present this special issue on intational trade in honor of Richard A.Brecher.Professor Br
期刊
"新型农民"具有与时俱进的内涵,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新型农民",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对江苏实现"两个率先"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农民培育要突破传统思想、观念、机制、模式,实现"
5月即将结束,中美贸易摩擦还在起起伏伏中进行着.在众多的相关新闻和评论中,唯有一句印象深刻.那就是《环球时报》5月20日发表的评论中的最后一句:“中国必须继续扩大本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