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如何用哲学原理解决中职生的实际问题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shen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哲学理论课晦涩难懂,用哲学原理在课堂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必须吃透原理,改进传统教学模式,联系师生自身实际,才能深入浅出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必须做到:一靠理论;二靠技巧应娴熟灵活;三靠实践经验应丰富而且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四应检验、克服哲学课课堂效果不明显的局限性。
  【关键词】中职;哲学原理;课堂运用
  
  “哲学太深奥,人生更复杂,若为职业故,两者皆可抛”,此道出了哲学——人生——前途三者的关系,当然,也反应了当前中职生对哲学课学习感觉到晦涩难懂的一种心态。“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如何化难为易,用高深的哲学道理来解决学生的日常生活问题,解答他们的困惑,是我们为师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如果不能用哲理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那么学生会惑上加惑,此非为师之道。
  德育老师可以在德育课用哲学原理深入浅出解决中职学生的实际问题,但它的效果和方法与班主任课后做学生思想工作有明显的区别。班主任在课后做学生思想工作,可以通过学生、老师、家长、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其手段、途径、方法比较灵活多样,时间较长,即使学生在思想上、行为上反反复复,班主任照样可以从容解决。但德育课有时间短、教学方法单一、效果不明显的局限性。课堂教学带有任务式、一次性的特点。课堂教学的诸多因素制约了德育课老师只能在课堂中解决学生的普遍性问题。这些不利因素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怎样在课堂上用哲学原理深入浅出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一、靠理论
  
  哲学理论不能高深,要吃透原理,降低程度,把哲学原理铺开稀释,深入浅出,让哲学原理浅显易懂,并找准切入点。中职生一般抽象思维较弱而形象思维较强,在课堂上掌握哲学原理确实有一定难度,而以往一般哲学教材都非为中职生量身定做,难度偏高,事例偏少,缺少生活气息,因此教师应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本校生源实际和专业特点,在吃透原理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根据学生的程度水平降低要求,举一反三让学生理解,使学生融会贯通。尽可能使理论“庸俗”化,原理生活化。
  
  二、靠技巧应娴熟灵活。课堂讲授可规范可不规范
  
  不一定要按照“引入一新课一归纳小结一课外作业”的万古不变的教学程序,应提高课堂自主发挥的自由度,摆脱传统的教学方法方式,打破理论课常规模式。教有方法,但教无定法,不能用枯燥的方法去解释枯燥的原理。阐述哲学原理应分析其难易程度,选择合适的教学法。多设置情景教学,让学生心存其境,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变“教师问、学生答”为“学生问、教师答”,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应提倡“双主体教学”,给学生一个舞台,让他们有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使课堂“活”起来。善用教学过程的双边活动,从不同角度进行提问,激活开发学生的思维。对难度一般的哲学原理,可借鉴语文课写散文“形散而神聚”的归纳法形式,结合老师发散性教学方式和学生发散性思维,通过事例教学,摆事实讲道理,最后百川归大海。如讲矛盾普遍性原理,可列举每天时时刻刻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现象,也可让学生说出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烦恼、碰到的问题,最后归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使他们能以平常心正确对待人生问题。对难度较大的哲学原理,适合讲授法说理,通过概念解释,用金字塔方法,逐层解剖,把大原理化小,把小原理化易。要妙用哲学的插花艺术,选择符合贴切的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富含哲理的事例。如怎样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可选择“张仲景药方”、“牛肚里存牛奶”、“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等浅显又趣味性较强的典故;讲哲学与各学科的关系可选择“哲学家与船夫”的故事;讲运动变化发展可运用“刻舟求剑”的故事,讲认识问题可用“井底青蛙”……这些对于浅化哲学原理、灵动运用教学规律、调动学生情绪有促进作用。若方法不对,技巧生疏,取材不妥,将说理不清,学生茫然,事倍功半。
  
  三、靠实践经验应丰富而且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
  
  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才能分析学生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在课堂短短的时间内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1)用哲学原理端正学生学习观念。如用对立统一和联系的观点来指导学生怎样看待勤工俭学。我校地处中国瓷都一潮州枫溪,教学资源丰富,附近的陶瓷生产厂家为学校实习实训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也给学生勤工俭学带来了好的机会。二年级以上的高年级学生,他们往往会利用课余时间和晚上去打工,在各种陶瓷工作室和工厂搞设计。但很多学生为此而影响学习,影响学校作息制度,有些学生甚至在校外租房,对他们自身的安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那么,如何引导他们既认真学习加强训练掌握技能又勤工俭学以工养学两不误,就必须正确处理这个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认真考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因此,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客观分析,首先,肯定学生勤工俭学是正确的,也是学校提倡的,老一辈革命家为了国家的未来和前途旅欧、旅日勤工俭学,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也应珍惜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勤工俭学不能以牺牲在学校学习的质量和时间为代价,在校学习与将来毕业走上社会这个过程所学的知识是循序渐进的关系,不能因勤工俭学而削弱了主要课程,否则,“放掉蜜桃去抢拼”——得不偿失。更不说在校外租房安全系数低,影响学习作息规律和人身安全。如此一番分析,头头是道,人情人理,既照顾学生的学习情绪,又教导他们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安全的关系,对规范学校管理也起到促进作用。
  (2)结合中职生逆反心理较强的心理特征,用哲学原理为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人生问题提供正确选择。据调查,中职学生由于本身的素质水平和学习专业技能的特点,他们对前途的期望值一般不高,他们所面I临的升学就业压力反而比中学生大学生小的多,但他们同样也存在心理承受能力、调适能力较差而逆反心理较强的心理表现。课堂用哲学原理来解开他们的心结,不可能深刻到位且面面俱到,应该选择他们比较乐意接受的方法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比较突出问题。如对于中职生是否可不可以谈恋爱这个古老又现实问题,一般不可能在课堂根本性地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但可以通过自身或同事朋友等亲身事例,用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客观分析中职生当前谈恋爱的利弊以及最佳选择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应把握尺度,在不提倡与禁止间引导学生必须处理好学习、生活、时间、金钱之间的关系问题,把握“不宜”谈恋爱的质、量、度关系。这些旁敲侧击式的教染点拨,往往对没谈恋爱学生起预防作用,而对谈恋爱学生则起警示作用或一定的化解矛盾作用。其他象如何正确看待网络问题的两面性、如何正确交友等普遍性话题,都可以用这样的分析和自身的体验给学生提供正确选择的空间余地,此比直接要求学生按照规范去做更有效果,因为 这是他们自身选择的结果。
  生活经验不可或缺,它是哲学原理在教师自身上的现身说法。如缺乏学习生活经验,讲授哲学原理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难以自圆其说,课堂必如一塘死水,毫无涟漪,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应检验、克服哲学课课堂效果不明显的局限性
  
  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所学哲学原理,老师是否真正以哲学原理解决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在课后任课老师应进行跟踪调查,检验学生受教育影响的效果程度,但在课内,教师应把调查结果特别是学生不能接受和解决的问题在下面的课时加以解决。具体要注意:
  (1)课堂调查、课后调查应以学生对哲学原理的理解和行为表现为标准。课堂教学往往出现这种情况,德育课老师常常会想法把课堂搞得很活跃,事例也尽可能哗众取宠,内容尽可能深入浅出,一节课下来,师生皆大欢喜,但教学效果怎样,学生接受如何,是否达到教学目的,我想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是心知肚明的。因此,把课堂搞得丰富多彩、迎合学生喜欢的讲课方式只是成功了一半,如何贯彻教学目的,使学生“行之有理”,才是我们真正要研究和实施的另一半。
  (2)对以前学生不理解不接受没效果的学习内容或现象,另辟蹊径,尝试用不同哲学原理解决。学生对哲学原理不理解,教师教学没效果,主客观因素究其因不外乎:学生素质差,哲学理论太深,或者教学设备落后陈旧,教师教学方法不对,说理不清,不能引人入胜。因此,不论主体客体,都必须分析其妨碍学生掌握哲学原理再出现问题或现象的成因,然后在下面课上尝试用不同哲学原理去解决,才能最大限度地弥补哲学理论课的局限性。如对于“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原理,可分析学生自己存在的各种发展可能,提醒学生应主动选择又慎重选择。学生如不理解,可在另一节课,换另一角度,用矛盾特殊性原理,结合学生自身的优点和专业的特殊性,分析专业的优势和就业前景,使学生对前途更有信心。再换另一角度,用运动变化发展原理,鼓励学生通过努力,可以使自己的技能水平达到质的飞跃。虽然方式不一样,角度不同,但都是通过不同哲学原理来说明同一问题——“只有通过努力,发挥各种优势,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因此,碰到学生不能解决的日常生活问题或上面课堂原理引用没效果的学生实际问题,可多用不同哲学原理去解释(当然不能牵强附会),总有一种能适合学生、能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
  综上所述,课堂上用哲学原理解决中职学生的实际问题确实不易,不但要改进教学的方法模式,而且要联系社会实际,联系师生自身实际,此再以次印证了“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兴趣在幼儿数学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影响小班幼儿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它还影响着幼儿今后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信心。本文拟从探讨如何创设条件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兴趣、寓教于乐,接受知识。  [关键词]兴趣 数学教学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是人的一种内驱力,这种内驱力是
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我的母亲》这篇文章选自胡适的《四十自述》。很多解读按照编者后加的文题理解为专写母亲的文章,这是有失偏颇的。胡适曾明确表述过写作《四十自述》的目的:我们赤裸裸的叙述我们少年时代的生活,为的是希望社会上做过一番事业的人也会赤裸的记载他们的生活,给史家做材料,給文学开生路。在文中胡适有意识地阐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我们有必要将文本还原到原作中去理解,从“赤裸裸的叙述”中去解读胡适
摘要 笔者对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加以反思,总结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等阅读名著的有效性策略,使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安排和组织下,真正感悟到名著那特有的人文情怀,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文学名著 阅读 有效性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
对于许多民族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乃是本民族的基本识别标记,是维系民族、社区存在的血脉与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在今天,中国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悄然消亡、湮没。面对这样的现实,中国的普通高校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传播弘扬基地,应当做些什么?  据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有两种:一是记忆,融入历史课程,用现代手段记录下来;二是传承,鼓励传承,让文化遗产活态延续。  “强化非物质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学生往往是听到要写作文时是一脸的不情愿,拿到一题目后是一脸的的茫然,不知从何处下笔。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提高写作兴趣呢?  一、首先应解决学生“写什么”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让学生容易地写出作文,就得解决学生写作的温饱问题----“写什么”,只有学生发现到处都是写的东西,再不为“写什么”发愁,不用把
2011年5月28日至6月4日,我院第四期赴新加坡师生考察团一行32人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考察交流学习。因为学院领导具有了前瞻意识和国际化视角、国际化思维,我们才有机会走出国门来到新加坡,真正地感受到国际化思维的美妙之处。   我们主要通过专题报告、实地参观与交流研讨的方式完成考察、培训、学习。分别听了《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南洋理工学院的概况概貌》、《新加坡的历史简介和经济简介》、《南洋理工学院
围棋有着悠久历史,自古便有尧舜以围棋教子,意在锻炼智慧,纯洁性情。随着社会的发展,给越来越多的孩子提供了接近围棋、走进的机会,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起围棋对孩子成长所起的作用。社会也给予围棋更多的关注,研究表明,围棋是很好的素质教育工具。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的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道德和身体素质。而围棋兼具智力和心理乃至身体方面的训练,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最好载体之一。更为有利的是:围棋入门极为简单,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实践证明,凡善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教师, 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步伐就会加快。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课堂教学完成后,更应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本人就几年来的历史教学工作作出如下几方面反思: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将尊师重教这一良好风尚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而尊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特别是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实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同时通过高素质教师的努力工作来振兴农村教育,是实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快速更新,教学方法日益进步,教学手段逐步现代化……种种情况迫使教师专业化发展
【摘要】心理教育即广义的心理健康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运用多种途径和手段,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教育和辅导,进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整体素质的提高,使他们的个性和谐发展,人格完善。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  【关键词】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心理问题    新课程下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