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284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在我科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320例,其中手术辅以放化疗113例,单纯放疗治疗142例,晚期转移及复发解救治疗63例;年龄28~74岁,病程为8~15年,治疗方式为手术、放疗化疗、生物与中医中药治疗相结合。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交谈法,问卷根据自制的住院情绪测定表[1]主要内容有患者一般情况、对疾病的了解情况和态度、经济情况、对治疗的了解及态度,对子宫及附件切除的感受、医护人员的态度、社会和家庭关系及支持情况等,归纳出病人心理感受。
结 果
因对癌症缺乏了解,充满恐惧者311例(97%),因经济负担过重,对治疗及愈合担忧而导致焦虑300例(94%),主观上急于求成积极配合治疗者143例(45%),因子宫及附件切除以及放疗影响性生活而深感自卑者26例(82%),对癌症能坦然面对者38例(12%),对治疗失去信心,抑郁悲观者80例(25%)。
讨 论
据统计我国宫颈癌平均每年新发病例达13万之多,死亡病例达5万~6万,严重威协妇女健康[2]。宫颈癌的发生、发展除与遗传、理化因素有关外,还与心理社会因素明显相关。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保证放化疗方案顺利实施。心理应对:①恐惧心理:患者因对癌症充满恐惧,易出现为精神紧张、烦躁、谈癌色变、消极处世,不配合治疗。对此类患者我们与其接触、耐心讲解宫颈癌并非不治之症,早期宫颈癌预后还是比较乐观的。②焦虑心理:由于患者对宫颈癌的认识不够,担心医疗费用、疾病的预后,表现为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入睡困难等,针对此类患者采用工休会及个别交谈形式,向患者介绍疾病的治疗、护理及预防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应根据病情和经济能力,合理使用资金避免浪费,以优质的服务、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术、操作水平,赢得患者信任,使患者以平静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③抑郁绝望心理:在调查过程中26%存在绝望心理的患者均发生在晚期或术后复发,由于病情的反复加之放化疗并发症的折磨,使他们极易产生悲观绝望心理,对治疗丧失信心,表现为情绪低落,对人对事冷漠,语言减少,行动迟缓、有自杀意愿或自杀行为。针对此类患者应多沟通、多疏导、多关心、鼓励患者正确看待生死,坦然面对疾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帮助患者减轻癌痛及抗癌治疗的不良反应,同时向患者介绍宫颈癌目前国内外治疗的新进展及本院治疗的成功病例,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④自卑心理:子宫及附件切除引起的内分泌紊乱和化疗脱发引起的形体改变,使患者自尊心严重受损,她们会自认为失去了女性魅力,不愿与人交往。因此,护士要做好家属思想工作,让他们经常到医院探视,多关心体贴患者,鼓励患者以坚强的意志力战胜疾病。⑤急切心理:有的患者得知自己患了癌症以后,不是消极处世,而是有病乱投医,甚至偏听偏信偏方。针对此类患者应与之沟通,向患者说明治病要有科学依据,要依据病情变化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不能轻信偏方,同时要取得家属配合,以达到自觉抵制虚假广吿宣传的盅惑。
医护人员面对癌症患者,不但需要有高超的生物医学与治疗技术,而且要面对患者的异常心理进行康复指导。癌症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治疗过程中需长时间承受手术放化疗并发症带来的痛苦,随时间对复发转移的威胁,其心理长期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存在严重心理障碍和不同程度人格缺陷,所以及时正确给予应对措施,可以缓解宫颈癌患者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斌,王效道,等.心身医学.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1990:249-252.
2 韩锐.肿瘤化学预防及药物治疗.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1:648.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在我科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320例,其中手术辅以放化疗113例,单纯放疗治疗142例,晚期转移及复发解救治疗63例;年龄28~74岁,病程为8~15年,治疗方式为手术、放疗化疗、生物与中医中药治疗相结合。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交谈法,问卷根据自制的住院情绪测定表[1]主要内容有患者一般情况、对疾病的了解情况和态度、经济情况、对治疗的了解及态度,对子宫及附件切除的感受、医护人员的态度、社会和家庭关系及支持情况等,归纳出病人心理感受。
结 果
因对癌症缺乏了解,充满恐惧者311例(97%),因经济负担过重,对治疗及愈合担忧而导致焦虑300例(94%),主观上急于求成积极配合治疗者143例(45%),因子宫及附件切除以及放疗影响性生活而深感自卑者26例(82%),对癌症能坦然面对者38例(12%),对治疗失去信心,抑郁悲观者80例(25%)。
讨 论
据统计我国宫颈癌平均每年新发病例达13万之多,死亡病例达5万~6万,严重威协妇女健康[2]。宫颈癌的发生、发展除与遗传、理化因素有关外,还与心理社会因素明显相关。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保证放化疗方案顺利实施。心理应对:①恐惧心理:患者因对癌症充满恐惧,易出现为精神紧张、烦躁、谈癌色变、消极处世,不配合治疗。对此类患者我们与其接触、耐心讲解宫颈癌并非不治之症,早期宫颈癌预后还是比较乐观的。②焦虑心理:由于患者对宫颈癌的认识不够,担心医疗费用、疾病的预后,表现为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入睡困难等,针对此类患者采用工休会及个别交谈形式,向患者介绍疾病的治疗、护理及预防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应根据病情和经济能力,合理使用资金避免浪费,以优质的服务、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术、操作水平,赢得患者信任,使患者以平静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③抑郁绝望心理:在调查过程中26%存在绝望心理的患者均发生在晚期或术后复发,由于病情的反复加之放化疗并发症的折磨,使他们极易产生悲观绝望心理,对治疗丧失信心,表现为情绪低落,对人对事冷漠,语言减少,行动迟缓、有自杀意愿或自杀行为。针对此类患者应多沟通、多疏导、多关心、鼓励患者正确看待生死,坦然面对疾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帮助患者减轻癌痛及抗癌治疗的不良反应,同时向患者介绍宫颈癌目前国内外治疗的新进展及本院治疗的成功病例,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④自卑心理:子宫及附件切除引起的内分泌紊乱和化疗脱发引起的形体改变,使患者自尊心严重受损,她们会自认为失去了女性魅力,不愿与人交往。因此,护士要做好家属思想工作,让他们经常到医院探视,多关心体贴患者,鼓励患者以坚强的意志力战胜疾病。⑤急切心理:有的患者得知自己患了癌症以后,不是消极处世,而是有病乱投医,甚至偏听偏信偏方。针对此类患者应与之沟通,向患者说明治病要有科学依据,要依据病情变化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不能轻信偏方,同时要取得家属配合,以达到自觉抵制虚假广吿宣传的盅惑。
医护人员面对癌症患者,不但需要有高超的生物医学与治疗技术,而且要面对患者的异常心理进行康复指导。癌症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治疗过程中需长时间承受手术放化疗并发症带来的痛苦,随时间对复发转移的威胁,其心理长期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存在严重心理障碍和不同程度人格缺陷,所以及时正确给予应对措施,可以缓解宫颈癌患者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斌,王效道,等.心身医学.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1990:249-252.
2 韩锐.肿瘤化学预防及药物治疗.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