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的思考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coo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塑造人的活动,是将年少无知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完美个性发展的人。然而长期以来,唯“高考至上”的思维偏离了教育应有的轨道,为了高考,可以漠视生命,一名学生因迟到15分钟被拒进入考场,于是跳楼自杀;可以不要亲情,一个女孩高考完才知道父亲已去世两个多月;可以以牺牲健康为代价,我国近视人数有4亿之多,初中生近视率达60%,高中生近视率达85%。机械式地重复训练,学生已成为盛装知识的“容器”。一味追求升学率使本应充满活力的课堂变得僵化、教条,教师忽视了对学生成长的人文关怀,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教育到底应该为了什么?”这个话题引发了我们深层次的思考。
  课堂是从社会生活出发,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共同创设新的生活经验,使生命与课堂教学相融合,从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要遵循生命的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综合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教定学”的封闭式教学思想禁锢了教师的教学行为,课堂成为知识的单向传输过程,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好奇心的呵护,忽视了学生态度、信心、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缺乏民主的教学氛围。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一言堂”、教师问学生集体回答的现象还大有存在。课堂没有平等的对话、激烈的争辩和真诚的合作,“另类”的思维往往遭到抵制甚至歧视,学生不敢发表独到的见解。
  3.缺乏联系学生的生活背景。部分教师为达到提高数学成绩的目的,大搞题海战术,将课堂与社会生活实际、学生的学习经验人为地割裂,使原本有趣的数学知识变得抽象、单调。
  以上这些弊病不摒除,实施有效教学无疑是空谈,因而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是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
  二、活力课堂的特征
  1.人文色彩。活力课堂打破了知识至上的传统理念,树立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课堂教学是一次富有生命力的旅行,有心灵的交汇、情感的交流、闪烁的智慧、激情的迸发、思维的碰撞,学生的个性才得以丰富,人格才得以完善。
  2.动态生成。教学活动不再是执行“教学预设”的过程,而是师生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形发挥创造才能,将智慧融入课堂,及时调整教学行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建构生成新的内容,他们通过创造性地学习,感受到创造者的尊严和快乐。
  3.和谐共生。学生是充满情感、富有生命的个体,教师要打破师道尊严的壁垒,与学生平等地对话、讨论、协商,与学生坦诚相等、共同合作,让彼此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如何构建富有活力的课堂
  1.融入社会生活。数学源于生活实践,服务于现实生活。生命是生活的主体,是人生的载体,教师要充分了解社会的发展需求,加强生活与数学知识的联系,从学生所熟知的生活事例中选取教学素材,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某市供电公司分时电价执行时段分为峰、谷两个时段,峰段为7:00~21:00,谷段为21:00~次日7:00。峰段用电价格在原销售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上浮0.03元,谷段电价在原销售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下浮0.17元。小明家3月份实用谷段电量80千瓦时,峰段电量150千瓦时,按分时电价付费112.34元。问(1)小明该月支付的峰段、谷段时的价格每千瓦时各为多少元?(2)如不使用分时电价结算,3月份小明家将多支付电费多少元?”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不再感到数学知识遥不可及,原来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之中,俯拾皆是,唾手可得。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应用数学的价值,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2.重视对话交流。知识传授不是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情感交融、心灵接触的过程。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资源之间的一种互动,没有互动,课堂就缺少生气,就缺少生命的灵动。(1)民主让生命充满尊严。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地教学氛围,要做到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声情并茂,让学生如沐春风,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2)包容让生命蕴含希望。教师要摒弃唯教师独尊的行为,尊重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珍视每个学生的意见,让学生消除自卑,彼此敞开心扉进行讨论和交流,实现心灵的沟通,产生情感的共鸣。在师生对话中,教师的生活阅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引导与学生发现交织在一起,形成“资源共享”,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谐共生。(3)合作让学生充满活力。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合作的重要性已日益显现,它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使生活更加完美。在合作学习中,同伴之间彼此信任,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探究问题,有利于他们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从而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动态生成让生命焕发活力。教学活动需要精心预设,但不是僵化教条、一层不变的,课堂教学是开放、真实、互动的过程,需要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动态生成,是焕发生命活力,充满智慧的课堂。
  3.调动情感因素。教师要将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要重视情感交流,做到以情促知,以情促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培养兴趣。教师通过教具模型、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诱引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亲历实践与创新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2)陶冶情操。教师要联系教材内容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在发现、欣赏和创造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内在之美,接受美的熏陶,从而启迪思想、陶冶情操。(3)磨砺意志。学生在学习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果退缩不前就无法继续精彩的“旅程”。“学贵有恒”,教师要有意识地磨炼学生的意志,鼓励他们排除不良因素的干扰,不畏困难,勇敢前行。
  总之,课堂承载着培养创造、智慧型人才的重任,打造焕发活力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呼声,体现学生生命发展的需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学生实施人文关怀,对构建充满活力课堂的探索永不止步!
其他文献
该论文主要从反应活性、热力学、动力学和生物活性等方面对双环氮杂锡氧烷配合物进行了研究与剖析.考察了双环氮杂锡氧烷配合物的反应活性.通过对羟醛缩合反应,Michael加成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光催化研究进程已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现在,它依然属于很活跃的研究领域。光催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以及光解水制氢气和氧气等。此外,光催
该文针对碱性分子筛的TPD表征方法、碱性吸附中心的结构以及碱性分子筛上的两酮加氢缩合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吡咯不适宜用作TPD方法的吸附剂;通过对系列有机酸在碱
该论文首先对SPC1及SPC2的序列进行了复测,以确认是否发生了脱酰胺现象,然后又分别测定了两者的质谱.在质谱图上,两种分子的分子离子峰的位置基本一致.可以得出结论两种分子
自然界的光合作用是目前已知的效率最高的光能转换体系,模拟光合作用的原理研制新型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太阳能的重要方面,是近年来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在该论文中设计合成了一
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已成为当今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全球性和社会性热点问题。环境污染已对食品安全问题构成了显著的危害和威胁,已经成为威胁食品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三苯甲烷类
该论文用X-射线晶体学方法研究了三种酶在有机介质中的晶体结构,这三种酶是鸡蛋清溶菌酶,α-天花粉蛋白和β-牛胰蛋白酶.该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从几个方面综述了十余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