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统计与概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llyc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统计与概率”模块逐渐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重视,且成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媒介。为此,教师需要在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结合该模块的具体内容,从教学理念、授课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以便给予学生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从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其掌握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技能,并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进而不断提升其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统计与概率;策略
   “统计与概率”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模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数据统计能力和画图能力,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使他们运用客观数据分析问题、做出相应的决策和判断,进而完善个人的思维方式,学会从更加多元、开放的角度看待问题。“数据分析观念”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重视“统计与概率”教学、不断优化该模块的教学策略,不仅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还可以实现本学科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一、优化教学流程,辅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一)革新导课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导课环节设计的问题、应用的方法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态,进而影响教学的成效,所以小学数学老师在讲解“统计与概率”的知识之前,应当注重对导课方式进行优化,使之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引导他们挖掘课本中的知识,夯实其理论基础。这时,数学老师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导课素材,如要求学生报上各自的身高、体重,帮助他们计算体质指数,使他们了解基本的数据收集、整理方式,同时在特定公式的引导下进行计算并得出客观的结果,然后对班内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由此顺利引出“统计”或“概率”的概念,并可指导学生据此来绘制统计图表、进行计算活动等,进而提高导课的有效性,便于学生高效学习,为其核心素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教学方法,简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1.设计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知识
   在指导学生学习“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时,小学数学老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之在探究中准确掌握知识内涵。比如,数学老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创设情境:新学期开始要重新组建班干部队伍,现有以下几名同学是班长候选人,由全班同学不记名投票,之后则开始唱票,确定最终的班长人选。那么,请同学们说一说在此过程中我们都用到了哪些与“统计”有关的知识,并算一下最终确定的班长人选的支持率。之后,学生就会结合课本中的相关内容,明确“投票”这一过程即为统计中收集数据的过程,“唱票”则为统计和整理数据的过程,而据此推选班长人选则为分析数据之后得出结论的过程,且班长的支持率代表的是班级中大部分同学的心声。由此可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领会知识内涵,并了解统计和概率知识的具体应用方式,有助于增强其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数据整理与分析能力的发展,进而提升其核心素养。
   2.组织活动使学生在体验中内化统计和概率知识
   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来引导他们学习知识,以此顺利达成教学目的,并不断降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难度。如,数学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时,可以在课上直接拿出6个不同颜色的小球,并要求学生根据球的颜色及个数绘制简单的统计表,清晰展现出每种颜色的球有几个,然后将所有小球装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进行随机抽取,让学生在统计表中记录每一次抽取的球的颜色,经过10次抽取之后进行汇总,要求学生计算每种颜色球抽取的概率,由此在活动中辅助学生内化“统计与概率”的知识。之后,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以实践的方式来练习统计数据、計算概率,由此不断巩固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进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设计实践操作活动,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除了在课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操作活动,以此来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感性的认知,在面对各种实际问题时可以主动运用所学进行分析和思考,在知行合一中不断强化他们的核心素养。此时,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在班级中成立兴趣小组,然后结合“统计与概率”的知识为他们设计实践主题,如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调查各自家中近三个月的用水、用电量情况及缴费情况,然后在组内统计所得数据、计算总数和平均数,并绘制条形统计图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哪一位同学家的用水、用电最多,再以折线统计图进行纵向对比,了解自家近三个月的用水、用电量变化,然后可联系季节、用电器等因素分析最终结果,使学生树立节约水资源的意识,从而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推动他们的终身发展,而且可以践行和落实课改要求,从根本上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时,要以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为切入点,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同时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坚持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原则,运用有效的引导策略辅助他们的学习和探究,以便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体验领悟知识内涵,同时将所学化为所用,在实践中融会贯通,继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傅崇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数学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9(10).
   [2]林榕.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的“真”[J].新教师,2019(5).
   [3]梁秀,胡振红.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山海经,2019(14).
   注:本文系2019年度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统计与概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LZ2019-0445)优秀成果。
其他文献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技术创新的引导下,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变化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由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变化,必将导致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高校
摘 要:风能是可再生清洁能源之一,随着电能使用需求量的不断提升,并网风力发电厂容量也随之出现了不断加大的趋势,风力发电并网技术与电能质量控制方式,逐渐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以风力发电并网技术分析为切入点,通过对并网运行试验的介绍,对风力发电电能质量控制手段展开全面研究,旨在提高风能资源整体运用水平,保证大容量并网发电厂实际运行质量。  关键词:电能质量;风力发电;质量控制;运行试验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