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唐殿中侍御医蒋少卿及夫人宝手墓发掘简报

来源 :文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殿中侍御医蒋少卿及夫人宝手墓,位于西安市南郊长安区韦曲街道办事处东兆余村北500米,东距高望村约1公里(图一)。为配合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项目.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于2010年9月~2011年2月在此清理汉、十六国、唐代墓葬共30座(图二)。其中蒋少卿及夫人宝手并穴合葬,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彩绘陶俑,现简报如下。
其他文献
中国书法艺术是华夏民族抒发审美感受的独特工具,中国书法理论则是这门艺术的内核与根基,因此认真研读古代书法理论,汲取、发扬其中的精华,用以指导书法艺术实践。当是新时期书法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古代书论篇目甚多,为便于学习,本书选择了汉至清末的历代传统名篇33篇,从书法的功用地位、本质特征、技法原理、创作规律、个性风格、审美追求、批评鉴赏以及学书方法等方面,概括其基本的书学主张,体现了中国书学总体的发展进程和思想脉络。
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为配合基本建设工程.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办事处东兆余村北、高望堆村东发掘汉代、十六国时期及唐代墓葬共30座,其中唐郭仲文墓(编号为M1)南距东兆余村约300米,西距高望堆村约1000米(图一),发现了大量精美的壁画。现将M1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2004年春,为配合银川—武汉高速公路建设,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固原市原州区西南开城乡九龙山北缘的汉唐墓葬区进行钻探发掘。墓葬区南距银平公路约1公里,北距固原绕城公路约300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6′386″、北纬35°59′029″,海拔1770米(图一)。现将其中两座墓葬(编号2004YKJM4、2004YKJM33)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博物馆近年征集的改善鼎,若以作器者命名,亦可称之为昊晏生(甥)之孙鼎。鼎为子母口,圆唇略内敛,上腹附长方形双耳,圆鼓腹较扁,圜底近平,三蹄形足。鼎盖平,中心一桥形纽,周边附三个曲尺形纽。耳足位置呈五点式,耳下部各有两个小圆柱与器身相连。三足上部中空。中部见有范痕,外底三足间也有明显的范痕。盖上中部及腹部各饰窃曲纹一周。口径22、盖径23.3。23.7、纽高2.4、耳高8.8、通高25厘米(图一)。
2004年5月,西安市雁塔区长延堡派出所在长安路电视塔以西、丈八东路南侧修建办公楼时,在基槽内发现古墓4座。前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汉墓3座、元墓1座,现将3座汉墓介绍如下(图一)。因是在下挖3米深的基槽内清理的,所以,简报中墓葬的尺寸数据以基槽底部为准(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