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题作文“走过 ”素材运用指导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we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中考作文备考试题】
  青春岁月里,我们走过学校的教室、操场、图书馆……走过远方的高山、原野、村庄……也走过青春的懵懂、快乐、梦想……这些真实的经历使你有许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请以“走过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补齐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名师题解】
  “走过 ”属于半命题作文,这种命题限定一半的内容,留出一半的内容由学生填写。写好这种作文题的关键是审清文题,补好题目,从而把半命题作文变成命题作文来写。
  审题时最重要的是审好已命题部分,即要求对题目中出现的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认真的推敲、揣摩和辨析,然后加以综合,进而把握题目所提示的写作范围和重点,做到总体上把握文题的内涵。
  就这个作文题目来说,“走过”是由“走”和“过”两个字组成,“走”为动词,“走”提醒写作者要注意所写内容应该是亲身经历的,“过”用在“走”之后,表示趋向,是说已经过去的。所以,“走过”后,应该是超越和反思。在写作时,就应该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至于“走过”什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选取最有感受的内容来填补。
  “走过”后面的内容,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生活体验、情感体悟等有所选择。其实,要填写的内容在命题中已经有所提示,考生只要调动自己的情感、思维,从亲历的事件中找出最能使自己有触动反思的来写即可。
  当然,“走过”也在提醒学生,要注意运用细节描写,要适当地抒情、议论,这样才能写出较为生动、感人的文章。
  【推荐素材】
  素材一:郦道元,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散文家。在少年时代,他就对地理考察有浓厚的兴趣。十几岁时,随父亲到山东,经常与朋友一起到有山水的地方游览,观察水流的情景。后来,他在山西、河南、河北做官,凡是他走到的地方,他都尽力搜集当地有关的地理著作和地图,并根据图籍提供的情况,考查各地河流干道和支流的分布,以及河流流经地区的地理风貌。通过实地考察和对地理书籍的研究,他深切感到前人的地理著作中所记载的地理情况都过于简略。他决心动手写一部书,以反映当时的地理面貌和历史变迁的情况。于是,他选取了《水经》一书作为蓝本,采取了为《水经》作注的形式,因此取书名为《水经注》。《水经》一书记载的河流仅137条,文字总共只有一万多字。他在《水经注》中补充了许多河流,数量比《水经》增加了近10倍,其中有些还是独立流入大海的重要河流。《水经注》共计40卷,约30万字。《水经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素材点拨:《水经注》一书的出现,给我国的地理学和史学发展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被清代地理学家刘献廷誉为“宇宙未有之奇书”。郦道元历经艰辛,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用自己的笔墨铸造出一段传奇。他胸怀理想,不畏艰难险阻,他的“走过”,为人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素材二:王昭君原为汉宫宫女,貌美且聪颖,因不肯贿赂画师,而无缘面圣。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几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次亲自到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以结永久之好。
  后宫里有很多从民间选来的宫女,整天被关在皇宫里,很想出宫,但不愿意嫁到匈奴去。王昭君听说后,主动请求汉元帝出塞和亲。王昭君冒着塞外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昭君慢慢地习惯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她一面劝单于不要打仗,一面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使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了60年。昭君死后葬在匈奴人控制的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了坟墓,并奉为神仙。
  素材点拨:昭君出塞的故事家喻户晓。正是因为昭君出塞,才结束了汉匈百年战争,维护了两个民族六十多年的和平局面。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匈奴的文明进步。王昭君的“走过”,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她身上,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以和为贵的精神,体现了勇气、坚强、勤劳、智慧,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素材三:居马泰·俄白克从卫校毕业后到新疆阿尔帕萨斯卫生室工作,20多年扎根牧区,服务牧民,每年骑马巡诊逾300天,巡查范围方圆2000平方公里。山区道路崎岖,冰大坂海拔4000多米,悬崖上的牧道只能容一匹马通过,有一次,马摔下百米深悬崖,他掉在半山摔伤昏过去,至今腿上还留着伤疤。他乐于助人,尽其所能为各族群众减免注射费、诊疗费,他妻子多次动手术,家庭经济也很困难,但他多次垫钱给贫困牧民看病,累计达10万多元。居马泰每次巡诊一去20多天,联系不上,妻子夜夜难眠,多次让丈夫跟上级申请派助手,每次居马泰都回答妻子“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居马泰有心脏病,已不适合高原工作,县里多次调他去农业县,但他拒绝,他说苦我已经历过,不要让年轻人重复我的经历。
  素材点拨:居马泰是大山里最美的乡村医生。病人的每声呼唤,他都不会推辞,病人的每一次要求,他都会接受,无论白天黑夜,不论刮风下雨,他都会毫不犹豫地背上药箱,扬起马鞭就上路。二十多年来,他风雨无阻,把所有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牧区。他在魔鬼路上行诊,守护牧民健康。他把自己置于脚下,把病人端在心头,把生命举过头顶,想尽办法为乡村的老百姓解除痛苦。他走过的每一个脚印,无不散发着最美乡村医生的魅力,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美德和精神风尚。
  【佳作示例】
  暖橙色的光在红色灯罩里若隐若现,三个黑色的楷体字在这仿古的灯罩上凸显——龙窝巷。
  终于,在一个温暖清新的春日,我走过这龙窝巷。小巷的傍晚如同诗人笔下的十四行诗,那大朵大朵的彩霞就像凡高的向日葵,绚烂多姿,云朵的影子让原来幽静的小巷都温暖了起来。
  龙窝巷还是多年前的那条巷子,虽然四周的民宅早已不再,但那古朴的气息却是深深地刻在了它的骨子里。刚走过小巷,迎面而来的水汽便将尘世的喧嚣带来的疲惫刷洗得干干净净,看那湿漉漉的青石板路,刚下完一场春雨,青苔就迫不及待地钻了出来。所有的建筑都古色古香,参差层叠,野草长在墙角旮旯,花猫躺在石阶上、屋檐上,耳边隐约传来几声犬吠,太阳对准小巷射出一道曲折的光线,割开斑驳的屋影。
  是的,我走进了一幅古画里,我是这幅画中的一个元素,成了这小巷的一部分。
  显然,这里与隔壁的附马巷不同。那里熙熙攘攘,导游机械枯燥的解说声与游客稀稀拉拉的聊天声碰撞在一起,将耳朵堵得严严实实。在那车水马龙的一片喧嚣中,我仿佛看到无边无际的烟尘进入了耳朵这个旅馆,噪声不邀自来,猝不及防地打破了寧静。
  这是21世纪的显影,它赶走了耳朵最想念的一位房客——寂静。
  我漫步小巷时,忽闻一缕怯怯的叽喳声,像从雾里钻出来的,是燕啼。那声间犹在耳畔,难以名状,却是对呢喃燕语的最好注释。渐渐地,渐渐地,有一苍老的叫卖声徐徐飘来,那是一位老者,他浑厚的声音如老陈酿,在这古巷中更是悠长。
  我想,这才是属于小巷的——寂静之声。
  我一直认为,在这上苍给人原配的生存元素和美学资源中,寂静乃是最贵重的成分之一,是耳朵最大的福祉,也是唯一的爱情。并非无声才叫寂静,深巷夜更、月落乌啼、雨滴石阶、风疾掠竹。寂静之声,更显清幽,更让人神思旷远。
  美景除了悦目,必能营养耳朵,就如这龙窝小巷。
  论声之韵者,曰溪声、涧声、竹声、松声、芭蕉雨声、落花声,皆天地之清籁,诗坛之鼓吹也。
  我于一个温暖的春日,走过这条龙窝小巷。
  走过这条小巷,我发现我走进了宁静。
  【教师点评】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的眼睛。”习作以行走龙窝巷为切入口,叙写了龙窝巷建筑,表现出龙窝巷的古朴与宁静。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营造出诗一样的意境,让人在“行走”中,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文章立意深刻,大谈“寂静”的真谛与美感,让人心有感悟。同时,作者大量引用古诗文,使得文章行云流水,口齿生香,是一篇文采与思想皆备的佳作。
其他文献
2018年3月8日,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鱼化石研究的张弥曼院士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2018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女科学家奖”,提名声明中称:“她创举性的研究工作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的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  张弥曼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她1936年出生于南京,50年代国家号召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地质这一当时国内几乎空白的学科,立志报效祖国的张弥曼报考了北京
在江苏省如皋市文化广场附近,一位老太太也许是走路太累了,便倚靠在附近一辆轿车驾驶车门上,休息了一会儿。  其实,车主谢万庆就在车里面。当时,谢先生来到文化广场晨练,把车停好以后,因为天气有点冷,他便在车里看了一条微信。正准备下车时,从后视镜看到一个穿着红衣服的老人,看上去有80多岁了,拄着拐杖从车后走过来。  谢先生一开始想等老人走过去再开车门,没想到老人直接背靠在驾驶室的车门上休息起来。谢先生本
荒草地上,狼蛛在它的洞穴里等待猎物,蝗虫蹦跶着、跳跃着,大孔雀蝶翩翩起舞,追寻着自己心仪的姑娘。  一位老人,在这片荒地上寻找了整整三十年。  他就是法布尔。  在野外,如果你遇到了一只大孔雀蝶,你会怎么做?把它捉住,甚至杀死再收藏它的翅膀向同学们炫耀?但法布尔不是这样,他会探究,诸如大孔雀蝶为何会被雌性从遥远的地方吸引到此?他一定会刨根问底,并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查个水落石出。  就拿观察蝎子这件事
古语有云:“风起于青苹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正如古人说的那样,一个人成为今天的自己,必定是所有的“瞬间”叠加而成的。抽出其中一个“瞬间”,一个人就不可能是现在的自己。一个人的每一个经历都是极其重要的,缺失了其中的一个经历,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方向必定会有一个小小的改变,这小小的改变必定会演变成一个大的改变,这一点十分重要。曲折的生活造就了保尔·柯察金,不堪回首的耻辱造就了司马迁,茅屋为秋风所破的
山崖上的一片空地上,长着一棵树。树不是特别高,大概就三四米的样子,一棵挺普通的树。  有一年春天,万物生长的时候,树的旁边长出了一棵小幼苗。小幼苗长得很快,过了几天就高出许多。噢,原来是一棵藤蔓。“我可以绕着你生长吗?”藤蔓仰起头,望着树问道。“可以。”树看了看藤蔓,低低地回答。于是,藤蔓开始绕着树向上生长了。藤蔓长得极快,几乎每一天都要高出一截儿。“我很快就会赶上你噢!”藤蔓对树说。树沉默着,一
有时候,梦想并不是遥不可及,只要我足够强大。  ——题记  连续好几次了,考试的成绩都不称心,面对着令我绝望的分数,我几乎失去信心。谁会再给我力量呢?  卷子上一道道题,有些错的我完全会,“为什么会犯错,为什么会粗心?”那些问题刺痛了我的心。我干脆走开了,远离那猩红的分數与血淋淋的试卷,经历了那么多次考试失败的我,那一颗心也许早已麻木,我厌倦了一切的一切。  我戴上耳机,想到一个不同的世界,我点入
2018年4月,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赛事中,湖南“外卖小哥”雷海为一路杀出重围,成功逆袭诗词大会冠军,被誉为“《诗词大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匹‘黑马’”。  1981年出生的雷海为是杭州的一名外卖送餐员,他从小就喜欢唐诗宋词。中专毕业后,雷海为来到上海。他去工地搬过砖、在餐厅做传菜员,还当过马路推销员,尝尽了生活的艰辛。就在别人都以为他心中的诗意早已荡然无存时,雷海为却依然利用闲暇时间读诗背
老屋要拆迁了,家人一同返乡,母亲说一家人要跟老屋拍张照,留个纪念。  坐在车中,只感觉道路两边的绿树飞速地在后退,记忆中老家低矮的平房、院中的银杏树、幼时的伙伴都如潮水般涌来。  一下车,便飞奔进去。老屋还是原来的模样,青砖黛瓦,墙头上还存留着我和小伙伴的涂鸦,虽模糊,但依旧可见;屋前是鸡舍,还记得自己每日从鸡舍里取出鸡蛋的惊喜;池塘边的栅栏还在,还记得自己偷偷钻出栅栏在河边玩水、捕鱼的快乐。后院
【模拟金题】  请以“窗”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写出真情实感;③表达要得体;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和校名。  【思路导引】  这个话题只有一个字,却有着无限的内涵和外延。窗是有形的,亦是无形的,连接着室内与室外。生活中,与窗有关的故事太多了,它可能有自己的丰富经历,也可能是生活的无声见证。大家要以“窗”为切入点,进行发散思维,来完成本次作文。  立
我常去游泳的地方,有幾个小伙子,二十岁左右的样子,职业是救生员。他们隔一段时间就从高高的凳上走下来,把大家随意脱在泳池边的拖鞋摆放整齐。红的女拖一排,蓝的男拖一排。有时候红的跑到蓝的阵营里,蓝的跑到红的阵营里,几个小伙子就把它们“揪”出来,再认真地摆好,仿佛要把这些拖鞋驯服一样。  有一次,我亲见某“泳士”从卫生间出来,鞋几乎是从脚上甩出来的——纵身一跃,一具身体已没入水中。很快,几个小伙子中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