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行为理论在颈椎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计划行为理论(TPB)对颈椎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颈椎病患者100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随机编号,双号设为实验组,单号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为管床护士向患者口头宣教疾病相关知识,并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干预组采用TPB理论构建护理行为干预,开展干预前问卷调查,然后对患者实施行为态度、主体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干预后)评估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六点行为评分)、健康行为和复发情况.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颈椎疼痛六点行为评分为(2.62±1.09)分,分别与组内治疗前的(3.32±0.91)分和对照组干预后的(3.14±0.97)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除注意预防咽部感染和保暖例数外,其余各项健康行为养成和颈椎病复发比例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B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健康行为,并减少复发率.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颈椎动态稳定器(DCI)植入术与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ACDF)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方法 对行DCI植入术(DCI组)的23例患者,与行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期刊
目的 比较经Wiltse入路微创椎间非融合K-Rod内固定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椎间非融合K-Rod内固定术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短期疗效.方法 椎间盘髓核摘除+K-Rod后路固定治
该文通过对交叉口高架桥设计,在保持桥梁线型指标达标情况下,减少拆除,节约了投资,合理布置桥梁匝道的衔接,合理选择桥梁跨径。由于尽量拓展桥下交通行驶视距,从而提高安全行
期刊
目的 探讨三级康复治疗对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级康复治疗组和一级
目的 采用康派特医用胶改良的肿瘤种植方式建立兔VX2肝癌模型,探讨其生长特性.方法 将45只新两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A组采用瘤组织悬液注射法;B组将瘤组织块种植于肝左内侧叶
期刊
期刊
目的 比较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髓核摘除术与传统切开后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LIE)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采用通道微创手术的患者19例、传统后路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