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co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培养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对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学生兴趣进行初步探讨,从勤于动手、善于创新、以身作则和全面培养4个方面阐述兴趣培养的主要措施,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新的要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不会与生俱来,而要靠教师的精心培养逐步形成。高中物理特别是初高中过渡阶段是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按照新课标要求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1、勤于动手
  
  物理教学的特色在于以实验现象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观,引发学生的兴趣。
  1.1 教师要勤于动手,以演示实验活跃学生思维
  做到“三精”。1)精心准备。对于教材中提供的演示实验要作为首选,同时,对实验仪器、教案、教法等做好充分准备,对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制定多套解决预案。2)精细操作。演示过程要严格按照程序操作,一旦出现问题要迅速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并向学生做出解释,保证实验过程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可靠性。3)精准分析。实验是过程,结论是目的。实验结束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实验现象发表见解,分析自己得到的结果;不能一切由教师代劳,不加分析,直接告诉学生结果,失去实验的意义。
  1.2 学生要勤于动手,以学生实验调动积极性
  1)科学选择,确保成功。确定学生实验时,要注意实验的可操作性,估计学生一定能做成功,这样才容易唤起学生的成就感,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实验时,教师要予以必要的指导,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2)整体兼顾,共同发展。要兼顾不同基础的学生,对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多加鼓励,热情帮助,力求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实验,激发全体学生参与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2、善于创新
  
  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是学生的共性特点。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新,运用新手段、新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2.1 教学设计要创新 1)打破传统教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更多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如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节中,可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如何探究一个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需要哪些仪器?数据如何处理?需要注意哪些事项?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下自主学习,提高兴趣。2)拓展视角,创新思维。从多角度观察事物,往往会激发出新的创意。如物体由光滑斜面的顶端由静止下滑,研究物体滑至底端的速度这一问题时,可采用一题多解,既可用运动学公式,也可从能量角度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这种一题多解的设置可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并提高创新能力。
  2.2 教学形式要创新 1)充分应用现代科技。利用投影仪、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制作精美课件,演示宏观、微观或不易表现的实验现象,创设诱人情景模式,不仅能使课堂活跃,还能引起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结合课堂教学进度,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工厂、车间,了解产品内部结构、生产过程、物理特性,为书本知识作有益补充。组织兴趣小组,研究简单家电的结构和线路,尝试对破损家电进行维修,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激发成就感,培养学习兴趣。
  
  3、以身作则
  
  “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教师的敬业精神、工作水平是感染学生的重要因素,对激发学生兴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1 要热爱物理教学,以高度的敬业精神感染学生,现行高考体制中,物理学科作为理综的其中一项,没有语文、数学、英语所占分值比重高,因此常被视为“小科”。但以理化为代表的科技竞争正在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物理教师不应妄自菲薄,而要站在更高的角度评价、审视自己的工作,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物理教学中去,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带领学生探究物理学的奥秘,这样才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2 要严谨治学,以熟练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严谨治学是一种美德,学生从教师的严谨态度中也会深受启发,使学习过程兴致盎然。备课要严谨,要利用足够的时间查阅与教学相关的知识,丰富和完善每一堂教学内容。上课要严谨,注意定义公式书写、原理规律叙述以及语言文字说明等方面的规范性,特别是语言细节表达做到处处使用科学、准确、规范的语言,避免使用生活中的口语和容易引起歧义的词汇。例如汽车速度计表示的就是速率,而不能表述为速度。此外,要加强学习,不断自我完善,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把最新科研成果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4、全面培养
  
  以对物理学科兴趣的培养为基础,促进其他学科兴趣乃至整个人生态度的形成,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4.1 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全面培养学习兴趣,在物理学史上,许多卓有成就的科学家胸怀大志,坚持真理,求真务实,豁达大度,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保持持久不衰的热情和忘我的献身精神。以这些伟人为榜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自主的学习方法,会反作用于其他各学科,会成为整个学习进程的兴趣加速器,为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形成科学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4.2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重视培养人生兴趣1)加强道德修养。介绍我国古代和当代科学家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爱国热情,既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远大目标和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又激发学习的兴趣。2)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以物理学中的各种现象、过程或规律,充分证明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认识观,促使学生最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解决人生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让学生对生活充满希望,终生受益。
  总之,教师要在新课标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在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不断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法律保护是当下一项艰巨而紧迫的课题,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艺术需要保护的不仅是具有著作权特征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对大量尚未形成作品的民族文学艺术形式
为适应建筑业发展形势和高职教育的需要,建筑材料课程作为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建筑材料方面的基础知识.由于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中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可是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让新观念、新方法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应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教师的必然选择。那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转变哪些教学观念呢?    1 教师要转换自己的角色    1.1 知识传授角色的变化知识传授者
太平洋上的加里曼丹岛(旧称婆罗洲)是世界第三大岛,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分属于三个国家的岛屿.这三个国家分别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其中,印尼的四个省占全岛总面积
本文介绍几个新实验——逻辑门电路实验。    1 或门    1.1 实验原理图1是用2个二极管做的一个非常简单的或门电路。根据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当A点接高电压时,二极管1正向导通,二极管1上的电压降为 0.7 V,C点输出高电压;同样,当B点接高电压时,二极管2正向导通,二极管2上的电压降为0.7 V,C点也输出高电压;当A点和B点同时接低电压时,C点输出低电压。  为了更好地说明输入与输出的关
本文阐述了信息时代教育的特点。指出为了培养信息时代特别需要的"广泛能力",现行的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校的教学设施都需要进行改革。并从教育技术的现行定义,教
面对新的教育形势,面对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如何将人文教育寓于理工科专业课教学中,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新课题。近年来,笔者立足学科教育特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实现理工科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尝试,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    在课堂教学中使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    首先,要善于挖掘专业课本中的人文精神。任何一门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背景,都离不开科学家的执着追求。因此,教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化学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科学方法和创新能力均能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应千方百计地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实验操作过程,在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去发现新问题、萌发新思想、形成新思路、寻找新方法、开拓新领域、获得新知识和技能。化学实验对化学教学的具体作用有如下几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堂优质课,常常一开始就能扣住学生的心
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考试形式的多样化方面讨论了化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和体会,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