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北对流性大风的物理参数及雷达回波特征

来源 :广东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cm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粤西北对流天气的特点,对2015-2020年粤西北发生的60个大风和冰雹天气个例的物理参数、雷达产品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粤西北对流性大风的物理参数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其中在春季K指数为27~40℃,出现冰雹时普遍≥32℃,TT为30~55℃,t700-t500)>14℃、t850-t500>22℃,IQ 为2 800~5 000 g·hPa·kg-1;夏季 K 指数为35~42℃,TT 为42~46℃,IQ为4 200~6 600g·hPa·kg-1.沙氏指数、垂直风切变、特殊高度层等物理参数在对流性大风、冰雹的潜势预报指示意义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流性大风的雷达回波春季多为带状和块状,夏季以点状、块状发展为主,径向速度>12 m/s、ET为10~13 km、VIL值30 kg/m2以上并有急增或急降现象;出现冰雹时多为超级单体,有三体散射现象、V形缺口等特征,回波强度>60 dBz、径向速度>18 m/s、ZDR>2.4、KDP>2.8 dBz.
其他文献
0 引言rn套管是电力变压器的主要附件之一,引线通过变压器套管与外部电网连接,套管对引线提供了支撑和绝缘作用.近年来,国内品牌变压器套管产品工艺不断完善、质量控制不断前移,使得套管产品本身质量日趋稳定,出现问题几率较少,但其安装维护的工艺由于现场安装人员水平或质量控制执行水平参差等原因,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在实际运行中,经常会发生因安装维护过程工艺质量不过关,导致套管密封不良而进水,最终影响变压器的安全运行的案例.本文以一起套管进水致主变跳闸事故为例,通过排查事故发生经过及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安装维护措施和
期刊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有灿烂辉煌的文化.除了《论语》《道德经》等经典,《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古代蒙书也无不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先人后己、廉洁奉公、学无止境等,无不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关系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何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期刊
基于1962-2020年南澳县气象观测站的逐降水日资料,采用相关分析、线型趋势、多项式拟合、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南澳县暴雨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①南澳县暴雨日数与年暴雨降雨量、年降雨量有很好的相关性,年平均暴雨日 数 6.3 d,以0.013 d/年的速率略增加,暴雨日数存在12年的周期变化.②南澳县平均暴雨强度为85.4 mm/d,平均暴雨贡献率为39.5%,年际变化均不显著.③86.6%的暴雨和94%的连续暴雨发生在汛期,后汛期暴雨发生几率略高于前汛期;暴雨日数和连续暴雨次数的月际变化都呈双峰型,夏
当前,东莞市石碣镇中心小学始终贯彻“继承传统、顺应变革、发展创新”的理念,在认真总结办学经验的基础上,落实对于学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具备文化传承的各项要求,同时融合学校师生精神以及办学特色,逐步形成了“和美教育”教学理念,为在校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教学.学校正从创设“和美”育人环境、打造“和馨”教育团队、构建“和煦德育”活动体系、完善“和乐课程”体系、开展“和悦课堂”教研、建设家校社区“和美”协同教育平台六个维度推进学校“和美教育”品牌发展.
期刊
0 引言rn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和乡村建设都取得了显著进步,然而城乡差距仍然存在,且有拉大的趋势,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短板问题日益凸显.自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如在人均收入上,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9年达到了16020.7元,人均消费支出达到了13327.7元.
期刊
基于1961-2016年逐年华南春季SPEI指数,采用滑动t检验、Morlet小波分析、EOF分解等方法,讨论华南春季旱涝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华南春季在20世纪60年代处于干旱期,70年代至90年代初处于雨涝期,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出现大幅度旱涝转换,以后又进入干旱期.华南春季1983年以前呈现趋湿润化;在1983年经历了由上升到下降的显著突变,后呈现趋干旱化;在2011年经历了由下降到上升的显著突变,后呈现趋湿润化.(2)在周期特征上,华南春季旱涝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存在3年左右的显著周期
初中是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养成的重要阶段,在初中课堂开展感恩教育,意义是非常大的.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有利于同学之间的文明交往,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有利于和谐家庭的构建.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渗透感恩教育,也就成为我们语文课堂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期刊
一、“虚拟课堂”实施的先决条件rn1.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为“虚拟课堂”的实施提供硬件、软件保障.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存在一定的难度,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自学.有部分教师自身信息技术水平较高,根据需要,有针对性的利用网络资源、专业书籍等自学的方式,提升自身的能力.二是参加学校信息技术培训.为了提升整体信息技术水平,更好地适应特殊时期“虚拟课堂”,学校开展信息技术培训,一般性的、基础性的技术都可以通过培训掌握和提升.三是合作.部分老教师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信息技术较弱,学习起来也比较慢.这部分老师可以与人合
期刊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音乐教学需要一种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的全新模式.为此,通过日常的教学实践的探索,初步提出了音乐教学课堂内外整合模式.rn一、音乐教学课堂内外整合模式的概念rn音乐教学课堂内外整合模式中的课内是指学生在校所参加的充分运用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音乐教学课堂;课外是指在网络环境下,音乐课堂教学以外的音乐教与学的活动延伸.音乐教学课堂内外整合模式主要是为了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机结合,形成有效的教学整体,共同达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它主要依托网络环境和现代信息技术,将音乐的教与学通过丰富的网络
期刊
我们的教育离不开生活中的变化,新冠肺炎病毒的突袭,带给我们的不只是问题以及困境,还有逆境中的契机、思考、探索、重生.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微课资源,让学生有效地进行线上学习,是目前需要思考并付诸实践的头等大事.在这样一个学生无法正常上学的特殊时期,开展线上教学的新样态成为了我们当前落实践行“停课不停教,停教不停学”工作的主要方式方法.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教学是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结合近10周以来的利用微课进行线上教学工作,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