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是高等学校理论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社交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也是当今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参加校外实践,学生就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就要面临实践工作岗位的新鲜感和社会环境的多元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思想上的微妙变动。如何使学生在这一阶段的思想动态朝着积极方向发展,以便更好地适应工作,融入社会,笔者从提升校外实践管理的人性化水平和完善特殊学生的跟踪教育机制等方面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