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的发展,经济的进步离不开国家电网的支持。国家的用电量一定程度上标志了国家经济的增长速度。由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电网供电的可靠性。这是一项非常系统而重要的工程,为了提供可靠地电网,必须通过多方面的投入和研究,从技术、管理、组织等各个方面协调配合,才能最最终实现供电的可靠。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述,对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各种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其能够为电力系统的研究者和应用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字:电网;供电;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电力系统的支持。各行各业对电力系统的依赖程度都非常高。一旦电力系统供电出现故障会造成严重后果。无论什么时间,电力系统的停电故障都会对各行各业的所有用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损失。因此,加强供电可靠性无疑成为当前供电系统研究的中心任务,是供电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其管理的目标。只有切实实现供电的可靠和安全才能够从根本上树立企业形象,推进企业发展,促进企业服务,进而为国家发展出力。下文将首先介绍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
2.1设备故障与线路故障
在电力系统供电的过程中,无论是电气设备还是配电线路都很容易产生故障,这些故障发生的类型不同,时间各异,是影响用户用电的主要原因之一。
2.2電网结构不合理
由于条件限制,部分供电区域的供电网假设有困难,架构建设的力量比较薄弱,且电网之间的线路互代能力不高,导致可靠性差。一单出现停电事故修复时间长,周期大。
2.3线路缺乏运行维护与管理
随着供电部门的内部体制不断改革,供电措施不断调整,新的供电技术的不断应用,电力系统的电力线路方面的人才越来越稀缺,供电部门在人员上缺乏足够的技术人员或现有技术人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进而使得供电线路缺乏必要的管理与维护,造成供电事故。
2.4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尚未健全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涌入了供电系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目前的供电网还没有实现完全的自动化系统控制,这也是限制供电网可靠性的原因。
2.5规划建设影响
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不断进行,很多地方的电网建设项目较多,电力系统的主网和配网的建设周期不同,架设方式也不同,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互相影响,造成供电可靠性下降。
2.6生产管理影响
由于电力系统的工作需要,往往需要进行预安排停电,但是又会在预安排后出现重复停电,在停电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导致停电时间延长以及进而产生的线路负载率影响等等。
2.7客户管理影响
由于对客户的管理不善也经常造成停电事故,因顾客对供电部门的工作了解度低配合度差,市场造成线路负载率过高等问题,也会影响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3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在研究中通常将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分为两个大类,一方面技术性措施,另一方面是管理型措施。两种措施必须齐头并进,共同作用才能发挥更好地效果,实现最终目的。
3.1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3.1.1完善配电结构规划
从目前电网的情况来看,配网的规划和建设是一个影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关键因素。规划者必须从经济、安全的角度出发,对配电网进行优化和布局,确保其能够满足中长期的发展目标,不仅要着眼于当前,更要把规划能力考虑长远,以满足电网进一步的发展需要。
3.1.2加强电网建设
当前,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时机,加强电网的进一步建设,通过完善和优化电网结构来带动电网可靠性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在电网施工中,负责单位要严格把关,保证建成的电网质量和设计使用周期,杜绝不合格工程和产品进入供电领域。
3.1.3增加电网的科技含量
供电系统要不断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电网的科技含量,通过最先进的科学和技术成果,带动电网的发展,改善工作效率,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
3.1.4积极开展带电作业
通过培训带电作业人员,配设带电作业工具,积极开展带电作业。减少因设备施工和维修带来的停电影响,在保证工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同时,定期检修保证安全。
3.1.5加强线路绝缘
研究发现,电力电缆的故障率低而供电量大,所以可以通过增加铺设电缆的条数来加强线路绝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将裸导线更换为绝缘导线以减少故障率。
3.1.6其他措施
在技术方面,除以上措施外还有一些重要技术用以保证供电可靠性,如:应当经常进行设备状态检修,根据设备的技术指标进行状况分析,通过分析排查故障;应保证线路处在适当的负载水平下正常工作,以灵活的方式避免因外界原因带来的供电干扰;应加强配网的巡查和维护工作,在用户较多和故障多发区域经常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和解决;依托信息化方式方法,开展自动化系统的建设,通过对供电关键环节的实时监控,掌握供电信息,自动发现、隔离、解决设备故障,实现智能供电等。
3.2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措施
3.2.1加强客户安全用电管理与服务
管理者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用电检查的文件要求,对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检查用户用电过程中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及时的整改和调整。加强管理与服务,优化工作流程和工作效率,加强供电用电的合同管理,确保电网供电质量达到客户要求。
3.2.2加强客户停电综合管理
特别的,要建立健全停电综合管理长效机制,按照供电部门的各项计划对工作进行协调,及时给客户提供相应的消息,建立与各大主要用电客户的沟通机制,每有故障发生或预发生时要提前告知,减少带来的损失,尤其是涉及停电工作要按照有关文件的要求,履行告知义务,保证和谐、可靠供电。
3.2.3建立电力故障快速响应机制
在发生电力系统供电故障后,要加强抢修的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对在岗员工进行培训以改善配电班组的建设,提高抢修速度。有时还要进行抢修服务外包,用以弥补供电部门在抢修力量上的不足,提高工作效率和解决速度。另外,还要加强应急管理,合理配置应急设备,快速解决出现问题。
3.2.4开展低压客户停电时间统计分析工作
健全基础资料和客户档案,按照要求清理和调研客户的供用电信息资料,为开展低压客户停电时间统计工作打牢基础,建立客户停电时间定期分析机制。
3.2.5开展配网建设投资界面清理工作
深入开展配网业扩工程投资情况调查,摸清配网资产现状,制定客户业扩投资界面和运行维护界面划分办法,规范配电网的投资和产权管理。
3.2.6其他措施
定期召开管理分析会,制定可靠性管理工作计划。明确各部门在可靠性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和标准。充分发挥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保证供电可靠性目标的实现。
4结语
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远和艰巨的任务,必须从多方面努力,加强电网规划与建设,依靠科技进步,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加强电网运行维护,强化综合停电管理,才能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宋云亭,张东霞,吴俊玲,彭冬,梁才浩,邱野,陈志刚,吴琼,曹静.国内外城市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对比分析[J].电网技术.2008(23)
[2]陈丽娟,贾立雄,胡小正.2007年全国输变电设施和城市用户供电可靠性分析[J].中国电力.2008(05)
[3]肖鹏.重建核心能力: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为根本[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8(09)
[4]贾立雄,胡小正.2006年全国城市用户供电可靠性分析(二)[J].电力设备.2007(12)
关键字:电网;供电;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电力系统的支持。各行各业对电力系统的依赖程度都非常高。一旦电力系统供电出现故障会造成严重后果。无论什么时间,电力系统的停电故障都会对各行各业的所有用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损失。因此,加强供电可靠性无疑成为当前供电系统研究的中心任务,是供电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其管理的目标。只有切实实现供电的可靠和安全才能够从根本上树立企业形象,推进企业发展,促进企业服务,进而为国家发展出力。下文将首先介绍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
2.1设备故障与线路故障
在电力系统供电的过程中,无论是电气设备还是配电线路都很容易产生故障,这些故障发生的类型不同,时间各异,是影响用户用电的主要原因之一。
2.2電网结构不合理
由于条件限制,部分供电区域的供电网假设有困难,架构建设的力量比较薄弱,且电网之间的线路互代能力不高,导致可靠性差。一单出现停电事故修复时间长,周期大。
2.3线路缺乏运行维护与管理
随着供电部门的内部体制不断改革,供电措施不断调整,新的供电技术的不断应用,电力系统的电力线路方面的人才越来越稀缺,供电部门在人员上缺乏足够的技术人员或现有技术人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进而使得供电线路缺乏必要的管理与维护,造成供电事故。
2.4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尚未健全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涌入了供电系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目前的供电网还没有实现完全的自动化系统控制,这也是限制供电网可靠性的原因。
2.5规划建设影响
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不断进行,很多地方的电网建设项目较多,电力系统的主网和配网的建设周期不同,架设方式也不同,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互相影响,造成供电可靠性下降。
2.6生产管理影响
由于电力系统的工作需要,往往需要进行预安排停电,但是又会在预安排后出现重复停电,在停电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导致停电时间延长以及进而产生的线路负载率影响等等。
2.7客户管理影响
由于对客户的管理不善也经常造成停电事故,因顾客对供电部门的工作了解度低配合度差,市场造成线路负载率过高等问题,也会影响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3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在研究中通常将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分为两个大类,一方面技术性措施,另一方面是管理型措施。两种措施必须齐头并进,共同作用才能发挥更好地效果,实现最终目的。
3.1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3.1.1完善配电结构规划
从目前电网的情况来看,配网的规划和建设是一个影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关键因素。规划者必须从经济、安全的角度出发,对配电网进行优化和布局,确保其能够满足中长期的发展目标,不仅要着眼于当前,更要把规划能力考虑长远,以满足电网进一步的发展需要。
3.1.2加强电网建设
当前,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时机,加强电网的进一步建设,通过完善和优化电网结构来带动电网可靠性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在电网施工中,负责单位要严格把关,保证建成的电网质量和设计使用周期,杜绝不合格工程和产品进入供电领域。
3.1.3增加电网的科技含量
供电系统要不断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电网的科技含量,通过最先进的科学和技术成果,带动电网的发展,改善工作效率,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
3.1.4积极开展带电作业
通过培训带电作业人员,配设带电作业工具,积极开展带电作业。减少因设备施工和维修带来的停电影响,在保证工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同时,定期检修保证安全。
3.1.5加强线路绝缘
研究发现,电力电缆的故障率低而供电量大,所以可以通过增加铺设电缆的条数来加强线路绝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将裸导线更换为绝缘导线以减少故障率。
3.1.6其他措施
在技术方面,除以上措施外还有一些重要技术用以保证供电可靠性,如:应当经常进行设备状态检修,根据设备的技术指标进行状况分析,通过分析排查故障;应保证线路处在适当的负载水平下正常工作,以灵活的方式避免因外界原因带来的供电干扰;应加强配网的巡查和维护工作,在用户较多和故障多发区域经常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和解决;依托信息化方式方法,开展自动化系统的建设,通过对供电关键环节的实时监控,掌握供电信息,自动发现、隔离、解决设备故障,实现智能供电等。
3.2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措施
3.2.1加强客户安全用电管理与服务
管理者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用电检查的文件要求,对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检查用户用电过程中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及时的整改和调整。加强管理与服务,优化工作流程和工作效率,加强供电用电的合同管理,确保电网供电质量达到客户要求。
3.2.2加强客户停电综合管理
特别的,要建立健全停电综合管理长效机制,按照供电部门的各项计划对工作进行协调,及时给客户提供相应的消息,建立与各大主要用电客户的沟通机制,每有故障发生或预发生时要提前告知,减少带来的损失,尤其是涉及停电工作要按照有关文件的要求,履行告知义务,保证和谐、可靠供电。
3.2.3建立电力故障快速响应机制
在发生电力系统供电故障后,要加强抢修的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对在岗员工进行培训以改善配电班组的建设,提高抢修速度。有时还要进行抢修服务外包,用以弥补供电部门在抢修力量上的不足,提高工作效率和解决速度。另外,还要加强应急管理,合理配置应急设备,快速解决出现问题。
3.2.4开展低压客户停电时间统计分析工作
健全基础资料和客户档案,按照要求清理和调研客户的供用电信息资料,为开展低压客户停电时间统计工作打牢基础,建立客户停电时间定期分析机制。
3.2.5开展配网建设投资界面清理工作
深入开展配网业扩工程投资情况调查,摸清配网资产现状,制定客户业扩投资界面和运行维护界面划分办法,规范配电网的投资和产权管理。
3.2.6其他措施
定期召开管理分析会,制定可靠性管理工作计划。明确各部门在可靠性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和标准。充分发挥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保证供电可靠性目标的实现。
4结语
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远和艰巨的任务,必须从多方面努力,加强电网规划与建设,依靠科技进步,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加强电网运行维护,强化综合停电管理,才能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宋云亭,张东霞,吴俊玲,彭冬,梁才浩,邱野,陈志刚,吴琼,曹静.国内外城市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对比分析[J].电网技术.2008(23)
[2]陈丽娟,贾立雄,胡小正.2007年全国输变电设施和城市用户供电可靠性分析[J].中国电力.2008(05)
[3]肖鹏.重建核心能力: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为根本[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8(09)
[4]贾立雄,胡小正.2006年全国城市用户供电可靠性分析(二)[J].电力设备.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