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分析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中采用更昔洛韦治疗的疗效以及对后遗神经痛、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改善效果.方法 62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
【机 构】
:
110003,沈阳市第七医院皮肤科110200,沈阳市辽中区人民医院皮肤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分析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中采用更昔洛韦治疗的疗效以及对后遗神经痛、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改善效果.方法 62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利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伐昔洛韦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更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炎性因子IL-6、IL-10水平.结果 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3.16±0.87)分低于对照组的(6.02±1.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945,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IL-10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疾病患者运用更昔洛韦治疗方案效果良好,有利于缓解后遗神经痛症状,改善IL-6、IL-10水平,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本文中采用细胞培养、DAPI染色、RNA干扰、Western blotting等细胞学分子生物学技术,以PC12细胞和原代神经元为实验对象,综合研究了白藜芦醇抗镉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发现并论证了白藜芦醇靶向PTEN-Akt/mTOR信号通路抗镉诱导神经细胞凋亡机理。具体结果如下:1白藜芦醇和雷帕霉素协同作用抗镉诱导神经细胞凋亡以PC12细胞和原代神经元为研究对象,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6或96孔培养板中
目的 探讨磺脲类续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的效果.方法 76例磺脲类续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
应用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技术,观察了蛙皮素(BOM)对离体豚鼠肠系膜下神经节(IMG)突触传递的影响,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1.重复电刺激突触前神经,除引起胆碱能性突触后电位以外,还可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治疗青光眼药物对患者眼表结构的影响.方法 58例青光眼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单项治疗,观
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表现症状多种多样,多有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淋巴结肿大等,本文通过对1例二尖瓣成形术后布鲁氏杆菌感染病例进行分析,提高对
黑粉菌是一类危害农作物的致病真菌,尤其对禾本科植物危害最为广泛。其特征是在寄主植物的受害部位产生大量由病菌的冬孢子构成的黑色粉状物。黑粉菌种类繁多,寄主范围很广,
沙冬青属于第三纪残遗种,为鄂尔多斯高原和阿拉善荒漠区所特有的建群种。抗逆性强,固沙保土性能好,可作水土保持、固沙、观赏和药用树种,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本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