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困村致贫因素分析及贫困类型划分

来源 :地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eld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确度量行政村贫困特征是当前贫困精准识别及全面脱贫的国家战略需要。基于"十二五"期间全国"整村推进"贫困村数据,构建空间贫困视角下的多维贫困度量模型综合测算全国范围内贫困村的贫困程度,基于指标贡献度分解与线性回归方法挖掘贫困村的致贫因素,利用最小方差模型(LSE)区分贫困村的贫困类型,并结合空间计量分析技术揭示贫困村的空间分布分异特征,为面向2020年全面脱贫的国家战略提供辅助决策支撑。结果表明:(1)中国贫困村近一半处于中度贫困,且贫困程度与贫困规模存在显著的地域性。(2)通路情况较差、自然灾害频发、收入水平低下、劳动力状况不佳是中国贫困村的主要致贫因素,显著性指标包括通路率、地貌类型、遭受自然灾害频次、人均纯收入、劳动力比例、劳动力文化素质等。(3)中国贫困村整体呈多因素致贫,三因素支配型、四因素协同型、五因素联合型贫困分布相对较高。(4)"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初见成效,对促进贫困村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进作用,但贫困村具有各自贫困特征,需进一步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开展针对性帮扶工作。
其他文献
敏感性是造成舆情事件的思维基础;受众的强势道德介入是舆情事件的情感基础;旅游市场监管部门的调停失衡是造成舆情事件的情绪基础。自媒体语境下,网友的传播接力是舆情的发
在分析昌邑市降雨量的基础上,采用统计的方法确定了昌邑市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5%时对应的日降雨量为21.3 mm;结合昌邑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现状及规划情况,提出采用绿色屋顶、
强势领导既能够为单位工作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会对单位工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强势领导的积极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个人能力提升单位整体工作效率,以个人愿景带动团队
<正>一是创新策略扩源头。拓宽人员入口渠道,可探索建立提前退休制度,达到人员分流、空出编制、组织招录的目的。完善招录机制,适当增加本地生源、本土户籍人员的招录名额,既
领导者会患上“假想敌思维症”是因其有两个“心魔”,一个是争强好胜,另一个是卑怯惶惧。领导者“假想敌思维症”是人际关系的“腐蚀剂”,履职能力的“衰减器”,歪风邪气的“
朱棣任用边官亦失哈经略东北,成效显著,从中可以看出其用人的特点:艰苦的岗位,吃苦耐劳至关重要;关键的岗位,看出身但不计卑微;特殊的岗位,胆识与敬业兼备。
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以物质代替陪伴、将陪伴简单化为看管陪同、将陪伴等同于控制命令、将陪伴视为母亲的责任是当前父母陪伴孩子的活动中存在的误区。爱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