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境画境同源——读张九龄诗,品位中国绘画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与画是艺术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不论哪种形式,其结果都是为了让人产生一种或喜悦、或悲伤或其他情感的幻觉,这便是诗画所含有的意境.诗境、画境从古至今都是相通的.
其他文献
《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是田纳西.威廉斯的重要剧作之一.剧中对男性角色——布里克的同性恋倾向若有若无地描写,在评论界引起广泛关注.而同性恋在当时是不被社会接受地,就连布
水墨动画片将水墨画艺术和动画艺术结合起来,突破单线平涂的传统技法,将线条、笔墨、意境三者高度统一起来,创造出如诗如画的影视作品.水墨动画呈现出水墨画的艺术特征和美学
鲁迅小说中包含着主体意义上深沉的双重或多重忧思,而具体到巴赫金的“复调”理论,鲁迅的“复调”则变得不具体、准确,细察巴赫金关于陀氏与托翁小说的“复调”理论,会发现在
因果报应是中国传统思维中重要的一部分,生活于清末的底层文人潘纶恩的著作《道听途说》中也记叙了诸多因果报应的故事,意图达到劝世的目的,同时客观上也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与
巴金《激流三部曲》写出三种不同命运女性的典型,通过横向,纵向,近现对比的方式全面剖析,展示出处于不同地位女性的不幸遭遇,使青年男女从中看到希望,能够明确且坚定地找到属
王粲的《英雄记》主体部分大致写作于建安十三年之前,王粲受当时普遍的英雄观影响,对当时符合其英雄观的人物进行的收录,大致可分为地方割据势力、地方官员、义士游侠、人臣
辛弃疾是典型的豪放词人,慷慨豪壮中含沉郁情感.词中之“泪”是重要的情感媒介,折射出词人宦海浮沉的心灵境遇,本文将初步探讨宦游期词人之“泪”,体悟词人宦游的心灵感受.
对于“世外桃源”的追求是文学中对乌托邦主题的发展,契诃夫的《草原》和沈从文的《边城》中都含有此主题——对现实的焦虑与对理想的追求.由于对理想的追求使草原和边城成为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是一个人性和谐自然的精神世界.他通过湘西世界要表现的就是一种遥远而令人心向神往的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又与人性不相违背的人性形式.对生命形
《履园丛话》作为清中期著名的杂俎类笔记,其中的谐谑类小说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作者运用隐语、移植、戏拟等手法,于文人、官吏及市民间调笑谐谑的描写之余,揭露了八股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