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绣取从君看 更把金针度与人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k7978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改诗是中国诗苑的“传统”。孔子以后的改诗状况大致有两大类:一类是在专著中列专门章节评说,如郑康成、朱熹等对《诗经》的探幽解读和评说;另一类是散见于杂俎、笔记类论说和民间的街谈巷议中。改诗既有“美诗”,通过追求词语精切来体现主旨提升、韵味加浓等,亦有借之调侃、讽刺、责斥,以表达自己对世事的讥讽及愤懑情绪。
  关键词: 改诗 美诗
  改诗是中国诗苑的盛况、奇观,可谓上下五千年,纵横全中国,影响全世界的卓越的时时发光的特色文化遗产。
  世界公认的中国最早的诗歌经典《诗经》是孔子编定的,是孔夫子对大量的官方和民间的诗歌资料经过删改,编辑(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而成的。孔子并在《论语》首提读诗、论诗的要求:“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观群怨”等等。这些删改、编辑都是“改”的事证,对诗的认知阐述,毫无疑问是“改诗”的深化和总结。
  孔子的“诗言志”,“思无邪”,“乐而不淫”,“兴观群怨”改诗规范,改诗精神,一直作为优秀文化传统,绵沿至今,惠泽中外。
  孔子以后的改诗状况大致有两大类:一类是在专著中列专门章节评说,如郑康成、朱熹等对《诗经》的探幽解读和评说,如唐、宋、元、明、清各代的诗话、词话中的对《诗经》以及当时朝野的诸多诗作的评说。宋代洪迈的《容斋随笔》就列有专节谈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的“绿”字改建的情况。这是一大类。另一类是散见于杂俎、笔记类论说和民间的街谈巷议,以及士、民的茶余酒后的打油闲聊中,多为一枝半叶,零零碎碎,但却珠玑闪灼,时多趣味。涉及愤世嫉俗的,更多启人心智之例,乃至形成“打油”、“剥皮”一个门类,一直在民间活跃、涌动,有时还左右时论,有的被引入著作,乃至入奏章,供当权决策参考。这也是一大奇观。一大具震撼力的无法回避的奇观。
  这两大类令人深思的不仅数量、质量旗鼓相当,更重要的是秉持的原则、方法是百川归海、殊途同归——美诗、达情。
  一
  所谓美诗,即对认为需改的诗作,进行优化、美化,这里有多方面,主要是通过追求词语精切来体现主旨提升、韵味加浓等。如唐宋盛传至今的“推敲”故事,当时诗人贾岛创作《题李凝幽居》这首诗,有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觉得句中的“推”字不妥,拟改为“敲”字,但拿不定主意,一路手摹悬想,旁若无人,冲撞到当地出巡大官韩愈的卫队,卫队拿问,贾告缘由,韩愈也极感兴趣,不仅未治罪,还参加讨论,确定“推”字不若“敲”字,“敲”字为佳,“敲”有动感,有音响,与上文“宿”字呼应,相对,比“推”字与全诗意境吻合,就入选“敲”了,从而创造了这一遗泽千古的佳话。与“推敲”齐名的是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诗句中“绿”字,《容斋随笔》对此有最早最权威的记载: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黄鲁直诗:“归燕略无三月事,高蝉正用一枝鸣。”“用”字初曰“抱”,又改曰“占”、曰“在”、曰“带”、曰“要”,至“用”字始定。予闻于钱伸仲大夫如此。今豫章所刻本,乃作“残蝉犹占一枝鸣。”
  洪迈记述的以上二例,极具信实和启发,是“改”诗的经典。元明清以来,诗话(包括词话、曲话)勃兴,著作星聚,今人编的各朝“诗话大全”,卷帙浩繁,让人应接不暇,这些诗话大全中,多有“改诗”的见解、例说,有的还列有专题篇章,这些篇章中多沿前人改诗为精选词语求“美诗”之旨。比如说杜甫诗的“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句中落“过”字,拟为之补“下”、“落”、“飞”等,皆不如“过”字之显身手敏捷。如咏早梅的“昨夜数枝开”句中的“数”字,改为“一”字,以突出“早”。比如说宋徽宗见俞国宝游湖词,有句“明日重携残酒,来寻陌上花钿”,觉得“重携残酒”显得俗气,寒酸相,有失高雅身份,建议改为“重扶残醉”,当即为众叹服。这些在今天看来,仍是点石成金之改。
  “美诗”之改,有不少是关于“格律”的,如审知原作韵脚错乱,平仄失调,对仗欠工等,将其改为合韵合律。如五四后不久,胡怀琛将胡适之的“也要不相苦,可免相思苦,几度细思量,还是要相思”的无韵诗,改为“也要不相思,可免相思恼;几度细思量,还是相思好”的有韵诗。改稿一发表,即为众所赞赏。成为“二胡诗争”佳话。
  今人类此佳话,不胜枚举。笔者曾见词人顾浩在炼字用词上所下工夫未必逊于王安石的选用“绿”字,如《沁园春·登高》词末三句“更凝远,我读峰悟水,龙腾霞翻”中的“读峰悟水”,初时为“注峰凝水”,改为“观峰察水”,又改为“望峰观水”,再改为“读峰解水”,最后定为“读峰悟水”,别致醒目,寓意深长,也是“一诗千改始心安”的功夫!
  改诗中组织结构的改建也有佳话。对整诗结构改优也有,如柳宗元的名作《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苏轼认为末二句是“蛇足”,可删去(“熟味之,此诗有奇趣。结二语,虽不必亦可”,见《唐诗三百首注疏》)。还有人将杜牧的《清明》诗改为:“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又有人将此诗改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前者只是删减一些词语,后者是重新断句,这些多属结构性的改动。
  二
  在对林林种种的改诗迹象的审视中,人们发现有改诗并非为了美诗的另类情况,如有人对世事情状不以为然,对某人有所非议,对某诗不为认可,就改动一些作品(包括改动当事人作品)调侃之,讽刺之,责斥之等,以表达发抒自己对世事、对某人、对某诗的不以为然的讥讽、憤懑情绪。这其中也不乏善意对好友缺失的调侃、捉弄、戏谑的,如宋朝大诗人贺铸患病,眉落鼻陷,好友苏轼改刘邦《大风歌》嘲之:“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猛士兮守鼻梁!”引众人大乐。但这类改诗绝大多数为揭示“负面”情状的,尤其是现当代则多讽刺之类,如鲁迅、瞿秋白改崔颢《登黄鹤楼》诗,讥国民党当局的只要文物,不要国土的错误政策:   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鲁迅还有同一主题一首改曹植《七步诗》的,也很有趣味:“煮豆燃豆箕,箕在釜下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以之指斥一些学者办学谋利和指责爱国学生等不良行为。类此者还有郭沫若改胡适诗:“偶有几根白发,心情微近中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郭将诗中“拼”字,改为“奉”字,以示胡适丢弃清高、自由、宽容、博爱,而听命蒋氏,丑化共产党等,这些改动,实为改他人之语,发自己忧愤。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标明是对陆游同题词作的“反其意”,广义说来,也可说改陆游词,对“老修”的指斥,和对正义力量必胜的信念。还有传说,毛泽东在得知林彪葬身蒙古之后,改杜牧诗:“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中南海里锁二乔。”也是抒发心头的不安!
  这些调侃、发泄、讥讽式的改诗,都是为了“达情”,为了表达自己的不以为然的讥讽憤懑情绪而已!
  美诗、达情也可说是改诗的正、负两面。当然,一般而言,绝大多数改诗都是为了锦上添花,去弊扬优。负面影响有时只是一时之需,偏激之词,是个人的情绪化的发泄罢了。有远见卓识,学术研究学术风格高尚公正,仍是尽力弘扬“改”的正面优秀作用。
  在当代中国诗苑改诗中还有一点引人深思,改诗情况多发生在“当代诗词”这一领域,这一领域又主要集中“改之使其合律”上,许多诗词刊物编辑,津津乐道对稿件的“改之使其合律”,有意无意滋长了“唯合律是好”之风,从而既影响了“韵味为先”的评诗原则,又助长了“诗改止步”。这种有意无意的以辞害义的改动,名家有时也难免,如李锐改胡耀邦诗,“平仄”是协调了,韵也谐了,但与作者的创意却大相径庭了,以致原作者不能接受,仍用原句发表了,并加说明。李的费心改动就成了勤而不美之举。有鉴于此,笔者特草此文,并赘此数言,联系以往情况作些梳理,为爱诗和爱写诗者,提供参考资料。
  改诗也是诗人(改者)思想修养,学术品格,艺术修养的集中表现。自己改自己的,好歹是自家事,影响不大;如果改别人的诗,那要慎之又慎。“没有金钢钻,莫揽大磁缸”,是告诫对别人的作品不要自以为是妄加改动,以致点金成铁,佛头着粪,贻害他人,贻笑大方。这还是小事,要是助长了不正之风,使诗坛变成了诗工厂。到处是“平仄机”发出的检测声,那就戕害艺术,伤害缪斯了。所以“我有笔如刀,千万莫轻用。”
  古代改诗榜上首列的应是孔子、郑玄、朱熹,其次是杜甫,从杜甫“新诗改罢自长吟”,“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句,以及赠李白诗中的“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的弦外之音(不认可一些李白诗),可见杜甫在“改诗”上所下功夫,所作实践,可惜具体改例今已难知。再下应数袁枚“一诗千改始心安”,《随园诗话》中,载有颇多启发的例论,笔者俟机再作探讨。
  改诗,还有一点要特别说明:改诗与诗改极有关联。改诗、诗改虽只是字序变动,但其内涵和营运过程大不相同。改诗有时是诗改的前奏、起步,有时是诗改的局部,有时能导致诗改。而诗改则是诗歌发展的整体思考,宏观思考,二者不能混为一谈。改诗,并不是诗体改革能否成功、新体能否成立的绝对因素,但确实是与诗歌改革有血肉关系的因素。诗歌革新,推出新诗体,都与“改诗”的“改”字有很大很深关系。笔者曾在多篇文章中论述,诗歌发展必须也只有建筑在改革基础上,诗的改革是历史必然的趋势,是任何力量阻挡不了的,但诗的改革新体的创立又不是一蹴而就,朝令夕成的事,它是一个巨大的漫长的疾行在“改”字大道上的列车,只有我们一代代人掌握方向、方法,不遗余力,全神贯注的驾驶,自会成功,自会像骏马一样,莫嫌海角天涯远,但肯摇鞭有到时。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刘鸿武先生的著述《文史哲与人生——人文科学论纲》的主要结构及其观点,探讨了文学、史学、想学、艺术等内在的统一与整体精神下的人文科学教育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 刘鸿武 人文科学 教育思考  刘鸿武是一位在中国文化熏陶下,受过西式教育并长期从事非洲领域工作的学者。多年来,他怀抱浓浓的人文情怀,关注非洲发展问题;肩负深深的社会责任,关注现代国人的精神生活,相关著述及观点引起了诸多争
摘 要: 本文详细分析了高校公共课《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并提出了契合当下需要的课程设置新思路和教学改革新设想,并结合教学实践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对推进高校公共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改革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并为改进其他课程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信息化进程,多媒体形式的信息如雨后春笋全面铺开。多媒体技
摘 要:如果说孤独是生命的一种常态,那么尼采与鲁迅的孤独就是这常态之上的先知式的独行。尼采借用他名虚构了查拉图斯特拉,鲁迅用匕首似的文字刻画了过客,二者形象同中有异,异中相同,隔着时间与空间,两者冥冥之中搭起了一座桥梁,展开了东方与西方关于“存在”、关于“人道”的劝说。这是孤独者的力量,也是觉醒的先知们对世人的祈望。  关键词:〖HTK〗 查拉图斯特拉 过客 孤独 困惑 力量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
摘 要: 《我弥留之际》通过一组人物对比展现了生活表象与真实之间的落差,探讨这种落差之下,直面真实人类真切的罪恶及应有的救赎方式。作品由此展现了一个独特而完整的生命观。  关键词: 《我弥留之际》 生命观 主题意蕴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曾多次提及《我弥留之际》(As I Lay Dying, 1930)为其作品中最通俗易懂的小说。然而,多年来评论
摘 要: 作者以《季氏将伐颛臾》教学为例,从教材简介、对象、策略、目标预设、教学环节等方面探索语文教学的深度感、历史感、现代感、对象感。  关键词: 《季氏将伐颛臾》 大语文观 对象感  一、教材简介与分析  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大学语文》,周建忠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本教材出版于2000年,而近十年以来,随着学术研究的进一步繁荣,学术氛围的进一步活跃,学术包容度的进一步扩
摘 要: 以宁波帮人士成长教育故事为研究视角,从中总结出典型的宁波帮人士成长教育故事的例子,为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提供借鉴、帮助青少年更好地传承宁波帮精神并与培育当代青少年价值观达到“双赢”,从而使当代青少年的意识得到改变,进而树立起新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 青少年 价值观 传播方式 宁波帮  一、引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课题组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
摘 要: 职业规划对大学阶段的学习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新闻专业,职业规划更应尽早进行。在校学生一般都着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没有统筹性地对职业进行从短期到长期的规划。鉴于此,很有必要在了解就业前景的同时,学会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了解专业设置,分析专业方向,提高能力。  关键词: 新闻专业 职业规划 专业设置 专业能力 专业方向  职业规划就是经由知己、知彼、抉择及行动等步骤对自己的一
摘 要: 萧红一生寂寞成诗,“生”与“死”是她作品常常探讨的主题。作为她最有代表性作品之一的《呼兰河传》,其独特的时间书写也寄寓了萧红对于“生”与“死”的思考。在这部作品中,时间的审美化、普泛化和风俗化构成其时间书写的重要特点。  关键词: 萧红小说 生命意识 时间 书写  萧红的小说在时间的书写上独具特色。小说中整体的初秋氛围,年复一年、年年如是的时间循环,还有循环时间下的人们生活习俗的固化,都
摘要: 电影《拆弹部队》讲述了美军拆弹小分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执行一系列任务过程中的经历。影片以人性反思战争,以真实的情景和情感触及灵魂,获得奥斯卡六项大奖。本文拟从政治伦理的角度入手,反思电影中这场战争的意义及对恐怖分子的界定,并反驳西方社会所理解的这场战争是“文明的冲突”的看法,通过对其伦理和政治意义的解读重新审视这部影片。  关键词: 人性战争《拆弹部队》政治伦理  第8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和
摘 要: 改编自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同名小说的电影《时时刻刻》充满了浓重的死亡倾向。生命哲学认为生命的本质是自我超越,作为生命终结的死亡也是生命的自我超越。影片中的四位主人公通过亲历死亡、逃避死亡、直面死亡的方式面对生活中的困顿与迷惘,收获了“比生命更多”的意义,彰显了生命的自我超越本色。  关键词: 电影《时时刻刻》 生命哲学 死亡 生命 自我超越    一、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