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珊瑚黏土岩土特性的室内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nix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吹填珊瑚黏土是一种新型黏土,是珊瑚岛礁吹填过程中分选形成的特殊黏土.新的水力吹填工程珊瑚礁地基,包括珊瑚砂、淤泥和黏土.粒径小于75μm的且含量占50%以上这部分形成黏土.作为一种新型黏土,其岩土工程性质在以往的研究中鲜有报道.本文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对其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和矿物组成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珊瑚黏土是一种高孔率、高饱和度的低液限黏土.珊瑚黏土的矿物成分为方解石和文石,化学成分为碳酸钙.孔隙比对珊瑚黏土的压缩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着孔隙比的增大,压缩系数a1-2和压缩指数Cc逐渐增大,压缩模量Es逐渐减小.珊瑚黏土的不排水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应变软化特性,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与围压呈线性正相关.在试验围压范围内,峰值强度与残余强度的折减为26.8%~36.1%.“,”The hydraulic reclamation coral clay is a new type of clay, formed during the sorting process of coral island reef reclamati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hydraulic reclamation coral reef consists of coral sand, silt, and clay. The part of the particles with particle size less than 0.075 mm contain more than 50% forms clay. As a new type of clay, the geotechnical properties were rarely reported in previous studies. In this paper,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microstructure and mineral composition were comprehensively researched by a series of laboratory tes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ral clay is a low liquid limit clay with high pore ratio and high saturation. From the aspect of mineral compositions, the coral clay studied consists of calcite and aragonite, whil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it is calcium carbonate. The void ratio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ompressive properties of coral cla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void ratio, the compression coefficient a1-2 and compression index Cc gradually increase, and the compression modulus Es gradually decreases. The undrained stress-strain curve of coral clay shows a strain-softening behavior, and the peak strength and residual strength are positively linear correlated with confining pressure.
其他文献
传统的机械破岩方法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制约了深部资源和深部空间的开发.而微波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破岩手段有望破解此类难题.本文从宏观到细观综合运用力学测试、细观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等手段探讨了微波场内埋深1050 m砂岩试样的破坏特征、弱化规律及破裂机制.研究表明,微波作用下砂岩单轴抗压强度会大幅降低,当1000 W功率作用60 s时,强度折减幅度可达50%;结合单轴和细观试验发现,矿物不均匀膨胀导致砂岩内部热应力增大的同时,高温环境下部分矿物会同步发生熔融,从而使试样内部孔裂隙结构发生急剧改变然后体现为强度的大
地下水超采引起地下水位降落并形成漏斗区,导致地面沉降/开裂、地下水污染等严重后果,该篇文章从地表水替代地下水、高效节水、回灌地下水三个方面分析了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的方案与实践效果.
本文研究了插层亚硝酸根镁铝水滑石在模拟混凝土孔溶液中的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特性和在砂浆中对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传输以及钢筋腐蚀和硫酸盐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插层亚硝酸镁铝水滑石能有效吸附模拟混凝土孔溶液中的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并且抑制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在水泥砂浆中的传输.环境中硫酸根离子的存在会极大地影响插层亚硝酸根镁铝水滑石对氯离子的吸附,并且氯离子和硫酸根在砂浆中的传输具有耦合作用.此外,插层亚硝酸根镁铝水滑石可以大大提高砂浆抗硫酸盐侵蚀的能力,并能很好地预防砂浆内钢筋发生腐蚀.但环境中氯盐的存在会加
深部地下空间开发在深地能源贮存与开采、生态圈与地下生态城市等领域都有着巨大的潜在价值.针对深部均匀应力场作用下圆形硐室开挖,采用拉压双模量理论和弹性-脆性-理想塑性本构模型,推演了不同远场应力和内压力下围岩的应力解析解及塑性区边界方程,详细分析了围岩弹塑性应力场和塑性区随弹性常数比及残余强度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内压力较小时,三向主应力均为压应力,围岩的应力场分布不受双模量影响,与等模量理论下基于弹脆塑性跌落模型的求解结果相同;内压力较大时,切向应力变号,围岩可划分为切向拉应力塑性区(TPZ)、切向拉
宜居是城市规划追求的目标,也是城市居民的共同愿望.文章通过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93(2016年版))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进行对比分析,阐述《标准》(2018版)变化之处,从而研究《标准》的宜居性.
大型综合医院在就医人数激增的情况下,医院公共空间的有效管理是亟须解决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型综合医院公共空间的公共环境与设施、通达效率、功能布局进行调查,结合因子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建立起3个准则层以及14个指标层,构建大型综合医院公共空间评价指标体系.对医院公共空间管理提出“多中心空间”等改进措施,对大型综合医院公共空间设计及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
随着我国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加速,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作用日益突出.通过梳理国内外社区养老模式相关研究,探讨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发现存在供需不平衡、医养结合不深入、专业人才短缺、服务经费有限等问题,提出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给与优惠政策及配套措施支持、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等对策.
本研究采用聚氨酯型固化剂和剑麻纤维对砂土进行改良,针对不同固化剂含量(1%,2%,3%和4%与干砂的质量比)、纤维含量(0%,0.2%,0.4%,0.6%和0.8%与干砂的质量比)和干密度(1.45,1.50,1.55和1.60 g/cm3)的改良砂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抗拉试验研究,并结合扫描电镜图像对其微观机理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改良砂土的抗压和抗拉强度均得到了显著提高;砂土的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随固化剂含量增大而增大;纤维的加入提高了改良土体的残余强度;改良土体的破坏应变随着干密度的增
对于深部岩体爆破,普遍认为地应力的存在将改变爆生裂纹的传播过程并最终影响岩体爆破开裂区的分布,但对于地应力作用下岩体爆破开裂区形态改变对爆炸地震波辐射模式的影响,目前还鲜有研究报道.本文采用SPH-FEM耦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地应力对岩体爆破开裂及爆炸地震波辐射模式和能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应力作用下岩体爆破开裂区形态改变对爆炸地震波能量及组成成分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地应力水平的提高,岩体爆破开裂区范围缩小,更多的爆炸能转化为地震波能量,地应力作用下爆破开裂区(即爆炸地震波产生区)范围缩小导致地震
地下洞室爆破开挖在动应力和地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将导致更为复杂的岩体破坏形式.本文基于二维动力损伤本构模型对不同静力条件下岩体动态破坏机制进行研究,探讨了不同围压和垂直应力系数K0作用下动应力的加载速率和峰值对岩体动态变形破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获得了爆破荷载作用下径向裂纹的萌生、扩展以及裂纹分叉、贯通的全过程,数值模拟的结果与相关物理试验结果保持一致;模拟了在不同动应力加载速率、加载峰值、垂直应力系数K0和围压作用下岩石动态破坏全过程,结合应力场、声发射、破坏图像与受力机理,分析了不同加载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