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做主人,让自然角变“新鲜”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然角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区之一,也是最能激发幼儿观察、探究、丰富幼儿知识的重要渠道。因此创设好自然角有助于幼儿感知周围事物的变化,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鼓励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主人”。
  【关键词】自然角幼儿环境创设主人主动
  自然角是幼儿认识自然界的一个窗口,它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或走廊开辟一角,作为饲养小动物、种植植物之用。它为幼儿提供了天天接触、长期观察、亲自管理、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激发好奇心的同时,幼儿获得了认知、习得了技能,发展了他们的美好情感。
  不过我发现,有些幼儿园的自然角只是起到摆设自然物品的作用,教师对自然角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并不足,每次创设其实都只是形式,并没有发挥自然角的真正功能,因此它的教育价值得不到任何体现。
  那么如何更好地创设自然角,让我们的孩子成为真正的“主人”,让它变得更“新鲜”呢?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环境创设富有童趣,提高自然角的趣味性
  自然角环境包括动物环境和植物环境。动物的生长及变化很容易引发幼儿探究的欲望,丰富幼儿对动物习性的了解。而植物环境可以投放幼儿从家中搜集来的植物,也可以和幼儿共同种植。同时自然角的环境变换要充分结合丰富的资源、季节的变化及幼儿的观察兴趣进行及时更换,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设:
  1、选择不同材质的容器。我们让幼儿在家中搜集一些酸奶盒、油桶、饮料瓶、易拉罐和牛奶杯,让他们自己把小植物种在里面,自己动手来布置我们的自然角。
  2、利用多种废旧材料进行加工或装饰。我们把容器布置成孩子喜欢的喜羊羊、维尼熊等动物形象,让自然角变得更富有童趣。我也让孩子学会自己用双手来为自然角增色添彩。
  二、根据不同年龄特点,选择相应内容
  1、自然角环境创设要适应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在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如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能力差,自然角内的品種不宜过多,种植类适宜选择生长变化快、易观察的。如:大蒜、葱、黄豆等。饲养类要选择一些常见好饲养的。如:乌龟、小金鱼等。中大班幼儿可以多安排饲养种植一些能反映大自然、能进行比较的东西,如丝瓜、小蝌蚪、蚕宝宝等。
  2、自然角环境创设的内容应与主题教学同步
  现如今许多幼儿园都在进行主题教学,在以主题为中心开展系列活动的大背景影响下,自然角内容的选择也应做到与主题教学同步。我们在实施主题活动“蚂蚁家族”时,带领幼儿在幼儿园里观察小蚂蚁,并把小蚂蚁们放在自然角里进行观察,主题活动结束后我和幼儿还一起进行放生活动,让蚂蚁回归大自然,在创设环境的同时还有着很深一层的教育意义。
  三、开发资源,积极参与
  对于自然角的材料,我们要积极开发资源,积极搜集材料,积极参与其中。而材料的收集主要来自三方面——教师、家长以及幼儿。对于这三方面的资源我们要积极利用,让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互动越来越频繁,让他们都能主动参与进来。
  1、幼儿的主动参与
  我们班的幼儿非常关注自然角,每天会主动去自然角观察,也会时不时地从家里带一些漂亮的小盆栽来和伙伴们一起分享观察。还会把观察到的结果和老师一起分享。我觉得只有幼儿主动参与,我们的教育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
  2、教师的正确引导
  为了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我们带孩子到幼儿园附近的小公园去游玩观赏,让孩子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美。通过去公园游玩观赏这种形式来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兴趣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3、家园的互动合作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和家庭都要把自己当作发展孩子的主体,双方互相了解支持,共同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我们班在家园互动合作这方面做得很好,开学初的家长会上我布置了一个任务,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搜集种植的器皿,并带一些漂亮的小植物到幼儿园来,第二天就有许多孩子带来了。所以我觉得家园的互动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用不同的形式来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到自然角的创建中来。
  四、积极参与管理,体现参与痕迹
  我们设置自然角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位幼儿都参与其中,从而获得知识,获得乐趣。那么如何让每位幼儿都参与管理,成为自然角的“主人”,让自然角变“新鲜”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考虑。
  1、“起居照顾”,促进交流
  我们班的孩子每个人都认领了一盆植物或者一种小动物,我们的宗旨就是让孩子自己做“主人”。孩子每天来园的第一件事就是照料自己的植动物,给它们浇换水、喂食。久而久之,幼儿就会把这些小植物、小动物当成是自己的家人一样照顾,这也培养了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帮助孩子形成一定的责任感。
  2、细心记录,参与管理
  在自然角的旁边还设置了一个观察站,在这里幼儿可以做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动植物的生长变化,以画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在观察与记录中培养了幼儿的注意力与观察力。当然创设自然角离不开种植、养殖、浇水、修剪等管理工作。这些管理工作不但能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而且能促进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
  自然角是孩子亲近自然的最好途径,如何让这扇窗外的风景引人入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让我们发挥自己的机智,让自然角充分体现它应有的价值,让孩子成为自然角的“主人”,让自然角变“新鲜”,这才是自然角最初的宗旨!
其他文献
【摘 要】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在研究译者主体性时,除了研究译者的翻译目的、时代背景、翻译策略等,还可以从译者性别这个方向切入。本文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对比分析《名利场》杨必译本和荣如德译本,以探讨译者的性别因素对译本的影响。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 性别 杨必 荣如德 名利场  一、引言  19世纪末期兴起的妇女解放运动一直致力于扭转女性的劣势地位,争取女性应有的权
摘要: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现有教材的文化内涵, 在课内、课外进行文化的渗透, 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及综合素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语言 文化 课堂教学 文化渗透 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
朱永新教授在其《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曾提到:“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现在许多学校以大阅读教育为特色,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极开展大阅读教育,营造书香校园,积极走出一条素质教育之路。因此营造一个小小的班级图书馆,营造一片小小的阅读天地,成了我力所能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班级书香图书馆的筹建。  1、精心建设班级图书文化。  班级图书馆的环境建设,重在内涵。
[内容摘要]小学英语课标中一贯坚持快乐式的教学方法,能利用优美富有特色的英文儿歌和英文诗教学,创设一个健康、活泼、愉快的英语学习环境,可以使我们的教学受到更佳的效果,能够让我们的学生在美文、旋律中触摸和品尝着英语的魅力。  [关键词]英文儿歌英文诗小学英语教学    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门通用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具科学统计,让孩子在语言发育时期就接触英语,运用双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对
列宁曾说过“概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扭结”,可见概念在人們认识世界中的重要性。生物概念是生物知识体系的基础,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石。成功的概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和学习生物的兴趣,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得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现行的概念教学模式还存在“注入式”和“说文解字式”的生物概念教学模式。这两种模式都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对概念的理解处于一知半解,不透彻。对生物学的应用
要解决我国课堂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最大限度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真正发挥课堂管理的功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提出以人为本的和谐课堂管理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而要建构和谐课堂首先必须创设和谐的课堂氣氛。  所谓课堂气氛主要是师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状态,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和社会氛围。它是影响课堂管理行为的一种重要的因素,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对它的研
【摘要】学习兴趣是指人们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状态倾向,是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开启小学生好奇心的钥匙,指引学生去探索自己未知的领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将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引入到低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到新知识是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的话题。  【关键词】兴趣最好的老师低年级数学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自制能力比较差,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
学习目标:  1、通过欣赏图片感受家乡景美;  2、学会生动描述家乡美景,掌握写景的一些技巧(重难点);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欣赏越西美景图片)  师:在凉山州的北部,有一座边陲小城。千百年来,它静静地躺卧于云雾缭绕的群山怀中。它——就是越西,是一个神奇、美丽、富饶的地方。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迈着欢快的步子走进风景迷人的家乡越西。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是:  
相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对“后进生”三个字都不陌生,甚至是专家学者都在为后进生的转化在做大量的工作。“后进生”是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是摆在教师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学校教育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进生”的转化,而学校的教育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付出和努力。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种具体体现。在三尺的讲台上我已度过近20年的风雨春秋,我最大的的体会就是只
【摘要】自从本校开展“20 20”课堂教学模式以来,众多老师都在探索“20 20”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如何建构,这学期我经过多次尝试与反思,探究式地总结出了一条适合本校师生发展的教学之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刚开始时很多老师对为什么要搞这个“20 20”课堂教学模式很不理解,他们大多认为不管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20 20”课堂教学模式,只要能让学生喜欢的课堂,那就是好课堂。但随着本校将这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