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64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2例。常规组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达到了93.75%,比较常规组75.00%总有效率更高,两组疗效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方案,具有确切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小剂量环磷酰胺;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效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结缔组织疾病,是由于自身免疫性炎症所致,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原因,多项研究指出该病与内分泌、遗传因素、感染等因素相关。临床症状以口腔溃疡、光过敏、色素沉着、脱发、荨麻疹为主,有可能会伴发关节畸形、关节疼痛、骨质疏松以及肌无力等表现,疾病严重者会影响到患者肾功能、呼吸以及心血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1]。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以及免疫制剂,均为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对此,本次研究特此观察了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对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的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64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11月--2017年11月。经免疫学、体征检查、组织病理学以及生物化学等检查予以确定。排除用药过敏史、非自愿参与研究的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2例。研究组男女比为11:21,年龄18-70(38.7±6.1)岁;常规组男女比为10:22:年龄19-70(38.9±6.3)岁。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大。
1.2方法
常规组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法为:每次口服5-10mg醋酸泼尼松片,每日用量范围为10-60mg。
研究组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基础之上,加用小剂量环磷酰胺,方法为:取环磷酰胺0.5g,与浓度为5%、容量为250ml的葡萄糖溶液混合后予以静脉滴注,间隔2-3周进行1次冲击,总用量达到150mg/kg之后,改为3个月进行1次冲击。
1.3观察指标
经过为期3个月的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标准如下:患者症状、体征完全消退,肾功能指标均恢复正常,视为显效;患者症状、体征有所缓解,肾功能指标比较指标前显著改善且趋于正常范围,视为有效;患者症状、体征无任何变化,肾功能指标无改变,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总病例-无效)/总病例*100%。
1.4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1.0软件,予以统计分析。率(%)为计数资料,用卡方比较组间差异;x±s为计量资料,用t比较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临床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疗效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方面,应用较广,其作用在于免疫抑制、抗炎。在细胞免疫中,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十分强大,可抑制免疫反应阶段、细胞免疫阶段,尤其是细胞免疫的抑制作用,十分显著,大量应用时会明显抑制患者的体液反应,阻碍抗体的出现,若超大量应用则会产生溶解现象。因为糖皮质激素是临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础药,故系统性红斑狼瘡患者需长期坚持糖皮质激素治疗,但单用糖皮质素激素治疗,整体疗效欠佳,且容易产生诸多的不良反应[2]。环磷酰胺能够抑制DNA合成,同时在体液免疫中的抑制作用十分突出,均可长期抑制抗体的生成以及细胞的增殖,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发挥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本次研究中,结果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常规组75.00%(p<0.05),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接受糖皮质激素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小剂量环磷酰胺予以进一步辅助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耿坡. 来氟米特、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功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刊,2016,18(05):506-507.
[2]郑擎,周莉明,黄宇,郑玲,陈树强. DNA免疫吸附联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对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患者免疫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3):6882-6884.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小剂量环磷酰胺;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效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结缔组织疾病,是由于自身免疫性炎症所致,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原因,多项研究指出该病与内分泌、遗传因素、感染等因素相关。临床症状以口腔溃疡、光过敏、色素沉着、脱发、荨麻疹为主,有可能会伴发关节畸形、关节疼痛、骨质疏松以及肌无力等表现,疾病严重者会影响到患者肾功能、呼吸以及心血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1]。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以及免疫制剂,均为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对此,本次研究特此观察了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对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的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64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11月--2017年11月。经免疫学、体征检查、组织病理学以及生物化学等检查予以确定。排除用药过敏史、非自愿参与研究的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2例。研究组男女比为11:21,年龄18-70(38.7±6.1)岁;常规组男女比为10:22:年龄19-70(38.9±6.3)岁。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大。
1.2方法
常规组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法为:每次口服5-10mg醋酸泼尼松片,每日用量范围为10-60mg。
研究组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基础之上,加用小剂量环磷酰胺,方法为:取环磷酰胺0.5g,与浓度为5%、容量为250ml的葡萄糖溶液混合后予以静脉滴注,间隔2-3周进行1次冲击,总用量达到150mg/kg之后,改为3个月进行1次冲击。
1.3观察指标
经过为期3个月的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标准如下:患者症状、体征完全消退,肾功能指标均恢复正常,视为显效;患者症状、体征有所缓解,肾功能指标比较指标前显著改善且趋于正常范围,视为有效;患者症状、体征无任何变化,肾功能指标无改变,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总病例-无效)/总病例*100%。
1.4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1.0软件,予以统计分析。率(%)为计数资料,用卡方比较组间差异;x±s为计量资料,用t比较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临床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疗效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方面,应用较广,其作用在于免疫抑制、抗炎。在细胞免疫中,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十分强大,可抑制免疫反应阶段、细胞免疫阶段,尤其是细胞免疫的抑制作用,十分显著,大量应用时会明显抑制患者的体液反应,阻碍抗体的出现,若超大量应用则会产生溶解现象。因为糖皮质激素是临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础药,故系统性红斑狼瘡患者需长期坚持糖皮质激素治疗,但单用糖皮质素激素治疗,整体疗效欠佳,且容易产生诸多的不良反应[2]。环磷酰胺能够抑制DNA合成,同时在体液免疫中的抑制作用十分突出,均可长期抑制抗体的生成以及细胞的增殖,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发挥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本次研究中,结果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常规组75.00%(p<0.05),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接受糖皮质激素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小剂量环磷酰胺予以进一步辅助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耿坡. 来氟米特、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功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刊,2016,18(05):506-507.
[2]郑擎,周莉明,黄宇,郑玲,陈树强. DNA免疫吸附联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对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患者免疫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3):6882-6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