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心瓣膜” 别忘6件事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ssddff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实例
  
  一周前,小屠的父亲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在医院做了二尖瓣替换手术。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老人恢复得很快。昨天下午,小屠像往常一样去医院看望父亲,正巧在走廊上碰到主治医生。医生告诉小屠,他父亲的情况已经稳定,近期就可以出院了。小屠很高兴,同时又有点担心:父亲做了那么大的心脏手术,还换上了人造的心脏瓣膜,回家后需要注意些什么?饮食方面有什么讲究?需要吃什么药?
  
  医生的话
  
  对心脏瓣膜病病人而言,做“换瓣”手术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不过,手术只是治疗的第一步,病人在术后还需严格遵循8大注意事项,以便巩固手术效果,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3月内,充分休息
  一般情况下,“换瓣”手术后1周,病人即可出院。回家以后,病人一般需休养3~6个月。术后3个月内(“术后早期”)是恢复手术创伤、稳定各系统和器官功能的重要阶段,病人在此期间应充分休息,避免感冒。生活要有规律,不宜过度疲劳和过度兴奋。可适当活动(如散步、做少许家务等),但若在活动中有心慌、气短等不适,应立即休息,并适当减少活动量。
  一般地说,病人在术后2周即可洗淋浴,洗澡时应注意避免受凉,也不要搓擦伤口,洗澡后应用消毒药水清洁伤口。若发现切口有渗液、红肿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由于胸骨的愈合时间一般为3个月左右,故病人在术后早期应避免扩胸运动,也不要提重物或抱小孩。另外,病人在术后3个月内不要开车。
  
  术后3~6个月,逐渐恢复常态
  若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病人可于术后3个月起,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以“无心慌、气短”为度),直至逐渐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状态。康复过程中,病人应时刻保持愉快的心情和乐观、积极的心态,不要急躁,也不要过分担忧。同时,也不要因一时兴起或急于求成,猛然增加活动量或工作负荷,以免造成心功能损害。
  
  饮食清淡,戒烟戒酒
  出院后,病人可根据个人的饮食习惯逐步恢复正常饮食,适当加强营养,以促进伤口愈合。当然,“加强营养”并不代表天天吃山珍海味或狂吃补品,而是要多吃有营养、易消化的食品,如瘦肉,鱼、鸡蛋、水果和时令蔬菜等。“换瓣”病人一般无特殊忌口,但由于部分食物(如菠菜、番茄、鲜豌豆、猪肝等)富含维生素K,可能会干扰抗凝治疗,故应避免大量食用。另外,为避免加重心脏负担,病人不要吃太咸的食物,绝对不能酗酒和吸烟。心功能较差的病人还应限制饮水量,不要进食大量稀饭和汤类。
  
  遵医嘱服药,不擅自停药
  由于大多数“换瓣”病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功能损害,而手术对其脆弱的心脏而言,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为保护和改善心功能,病人在术后不能骤然停药,应严格按照医嘱服用地高辛、呋塞米(速尿)、螺内脂(安体舒通)、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等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同时,病人还应密切留意自己的尿量变化,观察是否有水肿或四肢沉重感,还要监测自己的脉搏,若脉搏小于每分钟60次,应暂停服用地高辛。一般地说,病人在术后需服药3个月,以后可根据复查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少药量。停药前,病人_定要去医院复查,绝不能擅自停药。
  
  坚持抗凝治疗,监测凝血指标
  人工瓣膜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生物瓣,一种是机械瓣。由于人工瓣膜对心脏而言是一种“异物”,血液容易在人工瓣膜上凝固,进而导致血栓栓塞(如脑梗死)或人工瓣膜功能障碍。因此,所有“换瓣”病人都需要进行抗凝治疗。
  一般地说,换生物瓣的病人需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6个月,以后可逐渐停药。换机械瓣的病人以及有房颤的病人,需终身服用抗凝药物(华法林)。
  “换瓣”术后的抗凝治疗至关重要,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任务。如果抗凝不当,容易引发血栓栓塞(抗凝不足)或出血(抗凝过度),严重时会危及病人生命。服用华法林的病人应定期去医院检查凝血指标。若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化比率(INR)在2~3之间,说明药量合适;若INR小于2,说明药量不足,需要加药;若INR大于3,说明药量过大,需要减量。通常情况下,抗凝治疗应在术后第二天开始。医生会根据每天测得的凝血酶原时间,给病人服用一定剂量的华法林。出院时,医生会明确告知病人每天需要吃多大剂量的华法林。出院后,随着病人饮食量、饮食结构的改变,凝血酶原时间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病人出院后应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在最初的两个月内,病人应每1~2周复查一次。若INR稳定,可延长至每月复查1次。若INR连续一年稳定,复查间隔时间可再延长,但不能长于2个月。用药期间,病人还应注意自己是否有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斑、月经增多等现象,若有的话,也应及时就医。
  需要提醒的是,部分药物会影响抗凝药物的疗效,应尽量避免同时应用。若必须用,则应及时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比如,吲哚美辛(消炎痛)、阿司匹林、甲硝唑、磺胺类药物会增强抗凝作用,维生素K、苯巴比妥、甲丙氨酯(眠尔通)、避孕药及激素类药物会降低抗凝作用。另外,若病人合并肝胆疾患和心力衰竭,其体内维生素K的制造与分泌减少,抗凝药的作用会增强,也应酌情减少抗凝药的剂量。
  
  留意康复状况,定期去医院复诊
  “换瓣”术后,病人应定期去医院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需要提醒的是,病人在出院后一定要保管好出院小结。复查时,病人应带好出院小结和各项检查报告,如x线胸片、心电图、化验单等,并向医生详细介绍自己的恢复情况,如目前的活动量如何(如能上几层楼,能行走几公里路等),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和体力活动,平时有什么不适症状,饮食情况如何,每日尿量多少最近是否去医院检查过,检查结果如何,目前在吃什么药,用量和服用方法怎样等,以便医生全面评估现阶段病情,指导下一步治疗。一般地说,术后半年、一年及以后每年,病人都需要复查超声心动图,以便了解心功能恢复程度和人工瓣膜的功能状况。
其他文献
前段时间,有关广州一对富商夫妇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和代孕在香港诞下4男4女的“八胞胎”事件引起国内热议,人们对此深感惊讶、好奇的同时,质疑、批评、要求严惩等声音也不绝于耳。尽管如此,试管婴儿以及网络代孕等依然因为受到不孕不育患者或想选择胎儿性别者的关注而日益红火。这说明,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解决不孕不育或选择胎儿性别的需求仍经久不衰。实际上,“八胞胎”事件引出了社会、法律、伦理、道德、管理等一系列
牙根尖炎伴瘘管,应在口腔科进行根管治疗。这一治疗在正规医院口腔科都可进行,可使局部炎症、疼痛很快改善,比芦荟外敷的效果好。如果因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无法采用正规治疗,可以试用这位读者推荐的芦荟外敷法。注意要选用有药用价值的品种。  芦荟品种很多,能作药用、食用、美容的品种仅6种。库拉索芦荟(蕃拉芦荟),原产非洲北部,可食用、美容等,应用最广泛。产于南非的木立芦荟,可打果汁,可作菜肴,又可加工化妆品。
我家地处河南与湖北交界,院子里有一棵木瓜树,是从一个建筑工地移过来的,至少也有十年了。这棵树平时不用人管,也不用打农药,自己长得挺茁壮的。它每隔一年有“旺果期”,今年处于“歇枝”期,结的果比较少,才一二十个,去年差不多有五六十个呢!  那黄澄澄的木瓜香气扑鼻,我喜欢把它放在枕头旁边,晚上睡觉前闻着,真可谓沁人心脾、清心安眠。美中不足的是,我在电视上看到人家的木瓜软软地,从中间剖开就能吃,我家这棵木
直肠癌的位置较低,肛门可能保不住,不知国内哪家医院做“保肛”手术比较在行;痔疮总是脱出肛门外,想去做手术。去了医院才发现,手术方法很多,不知哪种最适合自己;肠镜检查发现息肉,摘还是不摘,举棋不定……  以肛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为特色,集科、教、研于一体的专业化科室——长海医院肛肠外科始建于1968年。在我国著名肛肠外科专家喻德洪教授指导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该科从初建时的肛肠专业小组逐步发展到目前拥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其实,这句话未必正确,因为消瘦和超重或肥胖一样,都不是健康的表现。《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倡导的10条健康生活方式中,第一条“在健康体重范围内尽可能的瘦”,对绝大多数成年人来说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对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未必适用。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活动以及内分泌等的变化,很多人难以保持年轻时的体态,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我国45~59岁中年人超重
生活实例:“心脏病”缠身的小伙子  一天上午,一位20多岁的年轻小伙子来看病。他瘦高个,表情比较凝重。我翻开他的病历一看,病史不算长,半年多,但看病“经历”却很丰富,他不仅找我院的几位心内科专家看过,还找外院的多位心内科专家看过。他告诉我说,他半年前患过一次重感冒,本以为感冒好了就没事了,哪知心脏却出了问题,总觉得胸闷、心慌。他很害怕,马上便去医院就诊。为明确诊断,医生让他做了一系列检查,结果发现
香蕉   香蕉,又称甘蕉。由於香蕉肉质软糯,香甜可口,易消化、营养素容易吸收,所以是广受各年龄段人群欢迎的水果。   保健功效:   香蕉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维生素B1、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E及丰富的钾、钙、磷、铁、胡萝卜素等。香蕉味甘性寒,可清热润肠,促进肠胃蠕动,?最适合痔疮出血者,燥热人士享用。常吃香蕉有润肺止咳、防止便秘功能。因为香蕉能提供较多的能降低血压的钾离子,防止
洪小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淋巴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组首席专家。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化疗分会常委,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学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主要擅长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尤其擅长治疗恶性淋巴瘤等。  最近,创新工场CEO、原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罹患淋巴癌的消息引发了无数网民关心。“我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平时不痛,使劲按会痛,这是淋巴癌吗?”“我有慢性牙龈炎,我的左下颚淋巴结比右边大,这会不会
生活实例  一天下午,一位40多岁的女士走进我的诊室,开口便说自己有颈椎病,头痛,脖子也痛。经仔细询问,我发现她患头痛已经很多年,近来发作得越来越频繁。头痛得厉害的时候,会有想吐的感觉,但如果闭上眼睛或安静地躺下,不适症状会有一定缓解,如果好好睡一觉,头痛会消失。过去,她的头痛发作与月经的关系特别密切,但现在与月经周期关系不大,只要休息不好,就会出现头痛、颈痛。她曾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她患有颈椎病
阿司匹林是百年老药,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价格低廉,疗效显著。心血管病患者长期服用,可使主要心血管病事件危险性降低约1/4,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约1/6;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降低1/3,非致死性卒中降低1/4。但在临床上,我们仍然发现高达4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阿司匹林抵抗”,部分患者甚至在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梗死事件”。这是怎么回事呢?  为何会出现阿司匹林抵抗?  通常,人们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