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看见”突显绘本教学的价值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uso198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本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从十七世纪的欧洲诞生开始到现在,绘本阅读已经成了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多罗西·怀特说“绘本即图画书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书中最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儿童时代的感受,也将影响他长大成人以后的想像力。”
  在小学阶段,绘本能带给学生什么?绘本是儿童人生的第一本书,对儿童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绘本正越来越展示出它的魅力,它对于儿童语言的发展、思维的训练、情感的丰富、美感的养成、想像力的培养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让孩子从此爱上阅读,帮助孩子打开阅读的大门,给人生增添了无数可能;它教会孩子如何去感受生活,开启幸福的人生。这将使孩子受益一生。
  《菲菲生气了》是作者莫莉·卞回忆自己童年经验——“小时候,每当我气极了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像是世界的中心点,是座一触即发的火山。那种想要爆发、即将爆发、又怕爆发的状态,是一种很可怕的感觉!”而创作的,故事中的菲菲先是以肢体动作表达愤怒,进而躲进自己的世界,宣泄悲伤、渐渐缓和、最终恢复平静。这个绘本故事直指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难学习的一课:如何控制及处理情绪,极具教育价值。
  教者利用此绘本,在教学中做了大胆探索,认为小学绘本教学应有以下“三个看见。”
  一、“看见儿童”以求真
  杜威认为儿童是教育的起点,教育措施一定要围绕着儿童来实施。儿童是起点,课程是终点,把绘本引入儿童的生活,让儿童直接去体验,去唤醒已有的经验,就能把两点连接起来,使儿童从起点走向终点。
  1.寻找儿童和绘本的连接点。
  教师从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出发,找到儿童和绘本的连接点。首先,通过引导学生读绘本,苏醒情感;接着聊绘本,共鸣情感;然后移情自己“你有过生气的时候吗?为什么生气”“假如你就是菲菲,你生气时是什么样子的?”用这些问题去唤起学生的情感,让那些隐藏的、私密的情感在阳光下消毒、杀菌,让学生坦然面对成长中那些无法处理、无处安置、无可避免的情感历程;最后,通过理性的认知“你生气时为了平静下来,你会怎么做?”为自己新的情感认识找到了栖息所,从而升华了情感。
  课堂中的一切对话都通过绘本,依赖绘本,直指学生本身,层层剥茧抵达内心,学生从言说绘本中的内容到言说自己,与绘本、与教师、与同伴对话的同时,与自己灵魂对话,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在课堂中立了起来。
  2.设计激荡儿童的切入点
  文章是有生命的,绘本亦然。每一个绘本都有“命门”,教师解读绘本时,要寻思找到“命门”所在,设计方可切中要害,教学效果才会事半功倍。本课采用分层切入主线的方式,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去洞察绘本的奥妙;掘开一条路,去走进真实的自我。本课设计分三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读绘本第一部分,明白“菲菲为什么生气”;说说自己“你生过气吗?为什么生气”。
  第二个板块:读绘本第二部分,了解“菲菲生气时的样子及其潜在的破坏性”;演演自己“假如你就是菲菲,你生气时是什么样子的”。
  第三个板块:读绘本第三部分,知道“菲菲为什么不生气了,是什么安慰了菲菲”;聊聊自己“你生气时为了平静下来,你会怎么做”。
  三个板块,好像是平面推进,实际上是立体坡度推进,让学生在三进三出的语文活动中,发现了绘本中的意蕴,同时发现了自我的情感历程,明白生气对别人的伤害和自我的伤害都是可怕的,但是生气又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正常情绪,却又不可耻,不可怕,要学会想办法去处理好情绪。
  二、“看见问题”以求活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面对意义不明确的问题情境时,会体会到一种疑惑、忧虑和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将推动小学生去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并思考。教师利用学生这种心理,让学生直面问题情境,去发现问题。
  片段一:
  师:我们先从书的封面看起,你有什么发现?
  ……
  生:我发现这本书名是《菲菲生气了》。
  师:那你看看这题目,再看看这封面上的图画,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菲菲为什么会生气呢?
  生:她生气时是什么样的?
  生:她最后还生气吗?
  师:真是好奇小宝贝!待会儿我们打开书,认真读,仔细想,你就能找到答案。
  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在问题的牵引下走进绘本,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彰显。
  片段二:
  师:这时的菲菲是一座就要爆发的火山!你们知道火山吗?
  生描述。
  师:地底的岩浆冲出地表,喷涌而出,就形成了火山!喷出的岩浆温度极高,会吞噬地面上的一切,甚至毁灭一座城市,太恐怖了。看到这样的图画,再结合这句话“菲菲是一座就要爆发的火山!”,你又有怎样的疑问呢?
  生:奇怪了,菲菲明明就是个小女孩,为什么说她是一座就要爆发的火山呢?
  师:是啊!菲菲的样子长得像火山吗?
  生:不像。她发怒后的破坏力像火山爆发。
  生:这时的菲菲一旦爆发,就像火山爆发那样恐怖!
  教师根据故事情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会带着审视的眼光去发现问题,深入地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自我对话,与同伴对话,与老师对话,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得以发展。
  三、“看見语文”以求实
  体会绘本的语言之美,并丰富词汇,发展语言的表达能力,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小学绘本教学的目标之一。绘本是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教者要充分利用好绘本图文结合共同讲述故事的特点,让学生去尽情的发挥想象,在充满趣味的讲述中,丰富语言。绘本刻画“菲菲生气了”的那页,一副玄妙意趣的图,加上预留了空白的一句“菲菲生气了”,很好的给教者提供了发挥的空间。
  师:仔细观察图画,你从哪些地方发现菲菲很生气?
  生:她的眼睛瞪得圆圆的。
  师:就像一对铜铃,怒火从眼睛里冒出来啦!简直就是怒目而视啊!
  生:她气得两条小辫子都翘起来了。
  师:是的,如果菲菲戴有帽子的话,帽子肯定都会被冲掉,这就叫怒发冲冠!
  生:她的嘴巴闭得紧紧的。
  师:宣泄着她的愤怒,她在咬牙切齿呢。
  出示词语:怒目而视怒发冲冠咬牙切齿
  师:我们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诵读之后,教师让学生把词语摘录在积累本上。然后引导学生说话“你喜欢此时的菲菲吗?为什么?”,要求学生说话时用上刚才积累的词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故事情节之中驻足停留,捕捉到了图画中隐藏的深意,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对语文知识有所认知、有所积累、有所运用。这一设计,让完整的语文知识习得过程“认知——积累——运用”得以巧妙贯穿,学生享受了发现的喜悦,表达的尽兴。
  开展小学绘本教学,教师引导儿童走进绘本,儿童借助绘本走进自我,是语文和生命的载歌载舞,儿童在自主探究文本、真实发现自我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提高。
  (作者单位:成都市新都区锦门小学校)
其他文献
【红娘子】 导演:郭靖宇  主要演员:王珞丹、杨志刚、史可、杨昆、刘威、杜晓婷、孔维  探班时间:2011年8月17日  探班地址:北京昌平小汤山  探班人物:王珞丹、杨志刚  《红娘子》讲述的是红军女战士王小红为了给根据地的伤员筹集药品,假扮新娘坐上花轿,却在半路被梅家大少爷梅贤祖串通的土匪错抢上了黑龙山。机缘巧合,王小红与梅贤祖两人渐生情愫……  该剧的导演郭靖宇因一部《铁梨花》饱受赞誉,成为
【摘要】美国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重视老年人群教育问题,产生了许多既具价值又具争议的老龄化理论:撤离理论、活动老龄化理论、超越老龄化理论、解构与批判老龄化理论和老龄化文化理论。老龄化理论定义不同时期老年人群的特征,辩证地讨论其对老年教育实践产生的效果,可促进研究者们对于老年人群及其教育相关问题的深刻反思。通过聚焦理论更迭中内涵演变和理论视角下老年教育问题与价值的研究,可为中国老年教育本土化實践提供
沂水烟波旖旎开,学苑无华恒有爱,诗润人生光明路,高蹈雄阔向未来。沂河西畔送你一方宁静书桌,书圣故里圆你一个远大理想,沂州实验学校,创造美好未来,放飞灿烂梦想!  从临沂铁路职工子弟学校到临沂沂州实验学校,30年的时光雕刻出一个学子成才的精神家园。作为临沂市教育局直属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临沂沂州实验学校,乘着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东风,开拓进取,求实创新,进行了办学理念提升、课程体系构建、课堂教学
【摘要】我国终身教育研究经历了研究的起步阶段、研究的发展阶段、研究的多样化阶段和研究的理论深入阶段。其研究内容主要是终身教育的价值研究、终身教育的比较研究、终身教育的法律研究、终身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的关系研究、终身教育的体系构建研究、终身教育的学科研究等方面。但是,在终身教育研究过程中存在诸如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与不足之处。为此,需要促进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推进研究理论的深入化,促进“一线”工作人员的
现代化的体育馆、整齐的校舍、精巧的阁庭,夏天花团锦簇、冬日白雪清梅,琅琅书声、岁月悠悠。作为辽宁省首批示范高中的丹东二中,在人杰地灵的鸭绿江畔延写着百年篇章,厚重却不沉重,灵动而不失严谨。  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文化传递,心灵感悟,情感体验的过程。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后勤总务人员、保卫人员、清洁工等人员组成,每个教职员工在工作岗位上都有着自己的职责所在,为学校的
如今看印度剧,你多少会带着些年少时看《流浪者》、《大篷车》的记忆,看那些电影时还年少,只为情节吸引,也被那些载歌载舞为爱流浪的男女主人公深深感动。或许,我们对那时的印度电影是有某种情结的。这一点和泰剧不同,也会因此而更期待。  但是多年以后,你想在荧屏上重温印度电影留下的鲜明印迹:悬念、感情纠葛、打斗。这些东西在印度电视剧中只剩下怨念。剧中没有了那些节奏鲜明的婆罗多音乐,也感受不到激情和温暖,所有
【摘 要】澳大利亚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为了应对各种族的职业要求,多所大学专门开设职业培训课程。西悉尼大学翻译专业开设的职业培训课程很有代表性,文章从开设课程、教学方式和学业评估3个角度对其课程设置情况进行分析,并提炼出其中的可借鉴性做法。以此为出发点,对我国职业培训尤其是针对翻译人员的培训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提出建议,为其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西悉尼大学;翻译专业;职业培训;课程设置
北鎮一中星级评比工作已开展有5年之多,在工作中,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教育信息化深入开展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工作新方法、新途径,我校将信息化与星级评比工作结合起来,开展了空间通下的家校互动,以星级管理为平台,将常规德育工作纳入星级评比活动中来,构建星级系列评比体系。针对我校德育工作实际,提出了“123”工作思路:在工作中坚持一个根本――立德树人;做好两个沟通――政教处与班主任沟通、班主任与家长沟
【摘 要】健全的职业培训保障系统是构建区域城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前提条件,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人才强国的重要战略。文章以江苏省地级城市——无锡为例,对目前职业培训建设的社会环境及其保障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分别从人力资源市场调查系统、政府统筹管理的服务框架以及扶贫助困系统三个切入点指出优化区域城市职业培训保障体系的路径。  【关键词】职业培训;保障系统;路径  【中
【摘要】农民田间学校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和倡导的农民培训方法,是以农民为中心,通过组织农民参与分析、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其自信心和决策能力的新型农技推广方式,[1]在推行过程中显现出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2]因此,本研究以“培训—职业匹配”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的调研发现,农民田间学校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培训内容不符合农民需求,培训方法缺乏灵活性以及师资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