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药剂防治晚稻褐飞虱试验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y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137-01
  水稻褐飞虱是我县晚稻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晚稻褐飞虱发生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县水稻高产稳产的制约因素。为了了解几种不同药剂对晚稻褐飞虱的防治效果,我们在泰和县澄江镇上田村的晚稻田中进行了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试验对象: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试验作物:晚稻 品种为五优华占。
  1.2 环境或设施栽培条件
  试验田常年种植水稻、肥力中等,周边种植作物都为水稻,各小区栽培条件,肥水管理及禾苗长势基本一致,与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相符。
  2 试验设计和安排
  2.1 试验药剂及用量
  ①70%吡虫啉WG4g/667m2 ②25%噻虫嗪WG40g/667m2 ③25%噻嗪酮WP50 g/667m2 ④20%呋虫胺SG20g/667m2 ⑤30%醚菊酯SC35ml/667m2 ⑥50%吡蚜酮WP10 g/667m2⑦50%烯啶虫胺SP20 ml/667m2 ⑧空白对照 (CK)
  2.2 小区面积和重复
  各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66㎡。不设重复,共8个小区。抛秧竖苗后,各小区提前做好田埂。
  2.3 施药方法
  采用3WBS-16A型手动喷雾器粗水喷射,每667m2兑水45L。各小区按试验设计用量配成小区药液用量均匀喷射。
  2.4 施药时间和次数
  施药时间为9月16日施一次药,此时,稻飞虱处于低龄若虫高峰期。各小区之间提前做好田埂防止药水窜灌。
  2.5 防治其他病虫害的药剂资料
  施药时亩加入20%氯虫苯甲酰胺15ml、30%苯醚·丙环唑20ml、75%三环唑40g同时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
  3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3.1 土壤资料及气象
  试验田为沙质壤土,土壤肥力中等,灌溉条件良好。施药当天,天气晴天,T为24.1℃,最高气温30.4℃,最低气温19.3℃,相对湿度62%,风向西北西,风速1.2米/秒。9月中下旬,天气以阴天为主,日照时数少,气温偏低,9月29日-10月1日,受台风“杜鹃”外围影响,小到中雨,气温下降,10月5-7日受台风“彩虹”外围影响,小到中雨。
  3.2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于9月16日施药前调查一次虫口基数,药后3天、7天、14天、21天分别调查一次残存虫量,共调查5次。
  3.3 调查方法:每小区采用平行跳跃法调查10点,每点2丛,共调查20丛飞虱数量。
  3.4 药效计算方法
  药效计算公式为:
  式中:PT—药剂处理区虫口减退率;
  CK—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4 结果与分析
  各处理药后3、7、14、21天防治效果见附表
  从附表可以看出,试验药剂对晚稻褐飞虱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而且同一种药剂高剂量比低剂量防治效果显著提高,但不同的药剂之间防治效果及持效期差异很大。
  通过本试验可以得出,供试药剂除吡虫啉外,均对晚稻褐飞虱有效,不同药剂速效性和持效性有很大的差異,相同的药剂之间随着剂量的增加,防效显著提高。以20%呋虫胺、50%烯啶虫胺、25%噻虫啉三种药剂速效性和持效性最好,防效随着用量的增加显著提高,且药效期达20天以上。50%吡蚜酮速效性差,但持效性好,随着用量的增加,防治效果显著提高,药效可达20天左右;25%噻嗪酮和70%吡虫啉因使用时间长久,对褐飞虱产生了抗药性,防效差。
  在大面积使用时,可以使用除吡虫啉和噻嗪酮以外的药剂防治晚稻褐飞虱,可选用20%呋虫胺20g、25%噻虫嗪20g、50%烯啶虫胺15g、30%醚菊酯35g、50%吡蚜酮10g在褐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使用,兑水45公斤粗水喷射,可有效地控制褐飞虱的发生,在虫口密度高时,提高用药量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为了延缓产生抗药性,建议不同药剂轮换使用。
其他文献
为提高绿豆的产量主要应采取如下措施:一精细整地、二、选用优良品种、三、采用正确的播种技术、四、合理密植、五、科学施肥、六、加强田间管理、七、实行科学的种植形式、八、实行轮作倒茬制度。  一、精细整地  由于绿豆是双子叶作物,子叶出土,幼苗顶土能力弱,如果土壤板结或土坷垃太多,易造成缺苗断垄或出苗不齐的现象。因此,播种前,要求深耕细耙,精细整地,耙平土坷垃,使土壤疏松,蓄水保墒,防止土壤板结,上虚下
[摘 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小康是关键,而农村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和农村形势的不断变化,农村生态环境逐步趋于恶化,已严重影响和制约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和农村现代化进程,造成了新一轮的社会问题。本文根据课题组调研实际,对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积极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 小康农村 生态环境 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 X171 [文献标
[摘 要] 农村外出打工青年作为青年的一部分,他们的政治心理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本文试图通过实证调查分析农村外出打工青年的政治心理现状,探寻消除农村打工青年消极冷漠、功利化的政治心理的对策与措施,实现乡村政治文明建设的提升与农村打工青年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甘肃农村 外出打工青年 政治心理 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 D66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摘 要] 茶叶是龙泉市生态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业的发展而言,其重要性不容小觑。文章主要是站在浙江省龙泉市当地的实际状况角度之上,对茶叶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以此能够有效提升当地的茶叶种植质量,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 茶叶 种植 质量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168-01  
[摘 要] 农业始终是我国的第一产业,是我国基础性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农业生产更关系到农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加强农业建设是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金沙县是贵州省玉米种植大县,近些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提升,适合种玉米的种植地不断减少,这样在保证原有产量的基础上,提高单位面积玉米产量是我们现阶段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玉米栽培技术应
[摘 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依然是党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现代农业建设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稳定和经济发展,粮食安全作为我们13亿人口的中国来讲是尤为重要的。当前国家已经为支农、稳农、惠农制定出了很多政策,从不征农业税到补贴农民的种子、农机具的生产,以及生产资料薄膜等,这说明国家对现代农业建设十分重视。  [关键词] 土地流转 规模化经营 桃溪镇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
摘要:马铃薯由于被病毒单独或复合感染引起的病害称病毒病害。病毒侵染马铃薯植株后,逐渐向块茎中转移,并在块茎中潜伏和积累,通过无性繁殖,世代传递,导致产量逐年降低,品质变劣;同时表现出各种畸形症状,最终失去种用价值。一般可使马铃薯减产20%~30%,重者减产50%以上。  关键词:马铃薯 病毒病 综合防治  1.发病症状  大多数病毒病在得病当年症状不明显,但在温度较高的地区,症状逐年严重。马铃薯普
[摘 要] 沼液是高质量的全面液体有机肥料,利用较方便而且用沼液能增产、增收,特别是生产绿色有机水稻有很大的意義。沼液的利用次数越多,水稻的增产效果越明显。来年开始在大面积水稻生产上广泛推广应用这项技术为好。  [关键词] 沼液 水稻生产 应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184-01  随着农村沼气建设深入开展,沼肥在
[摘 要] 小麦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均播种面积在两万亩以上,但随着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的不断提高,小麦主要病虫草害的危害也在不断增加,为了建立我县小麦综合防治体系,更好地指导广大农民科学防治,现就我县多年来在小麦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总结如下,以期是我县小麦生产取得更好的效益,为我县小麦科学防治病虫草害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麦病虫草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 2013年底以来,省委组织部牵头在全省村级党组织中开展“合作股份”,通过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经营主体注入股本金的方式,找到了新时期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市场主体,是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创新、实现市场资源配置作用与加强政府支持保护功能互补的有益探索。当然,发展“合作股份”经济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基于此,笔者经过调研,结合沧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