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超声检查结合临床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复发

来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dinfo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常规超声、超声造影(CEUS)和剪切波弹性成像(SWE)结合临床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复发的价值.方法 纳入87例因TIA就诊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伴单发斑块患者,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复发TIA分为复发组(n=35)和未复发组(n=52),比较组间常规超声、CEUS和SWE所示斑块特征及一般临床资料,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多因素联合预测模型,评价其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或TIA复发的效能.结果 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脑卒中家族史占比及药物依从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复发组斑块内出血、斑块溃疡及薄纤维帽占比均高于未复发组(P均<0.05),且其常规超声所示易损斑块、SWE示软斑块或混合斑块及CEUS 2~3级斑块数目均大于未复发组(P均<0.05).高血压、吸烟史、脑卒中家族史、药物依从性、部分常规超声指征(溃疡、斑块内出血、薄纤维帽)、SWE指征(软斑块或混合斑块)及CEUS指征(2~3级斑块)均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TIA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据以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或TIA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95%CI 0.85~1.00)(P<0.05).结论 联合应用常规超声、CEUS及SWE指征并结合临床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复发TIA具有一定准确性,可为临床处置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患者男,64岁,胸闷、气短5月余;既往罹患“心脏瓣膜病、高血压及痛风”,具体不详,未经正规治疗.查体:心率89次/分,律不齐,血压107/88 mmHg,呼吸24次/分,心尖部听诊区闻及Ⅲ/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实验室检查:高敏肌钙蛋白T 1.5 μg/L,血钙2.3 mmol/L,血磷1.2 mmol/L,甘油三酯0.47 mmol/L,总胆固醇2.93 mmol/L,肌酐87 μmol/L,尿素氮12 mmol/L,尿酸523 μmol/L.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V3~V5导联ST段抬高.超声心动图示二
患者男,74岁,气短15年余,加重1年,偶有咳嗽伴白色黏痰;15年前因右肾透明细胞癌(Ⅰ期)接受右肾全切术,术后未接受其他抗肿瘤治疗;18个月前胸部CT发现左肺下叶树枝状结节,最大径约1.4 cm,诊断为支气管扩张伴黏液栓形成而未予干预.入院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心脏MR特征追踪(CMR-FT)是无创评估心功能的新技术,可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参考.本文对CMR-FT技术进展及其临床应用进行回顾.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MRI(rs-fMRI)观察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前扣带回皮质(ACC)功能连接特点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29例ESRD患者(ESRD组)及29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颅脑rs-fMRI,并评价其认知功能.以双侧ACC为ROI,分析与ACC功能连接存在组间差异的脑区;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观察ESRD组差异脑区功能连接强度与认知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组间认知功能评价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比对照组,ESRD组左侧枕叶外侧皮质、双侧额中回、双侧额极
目的 观察心血管MR特征追踪(CMR-FT)技术评估糖尿病(DM)前期、DM患者右心室亚临床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 纳入40例DM前期(DM前期组)、27例DM患者(DM组)及30名健康人(对照组),比较组间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结果差异,测量并比较3组间基于MRI的右心室容积、功能及应变参数差异.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测量参数的一致性;以Spearman相关系数评价HbA1c与右心室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DM前期组和DM组FBG、HbA1c均显著高于对照
目的 观察定量分析增强MRI所示椎管内神经鞘瘤(IS)和脊膜瘤(SM)肿瘤-皮下脂肪信号强度比值(SIR)鉴别二者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经病理证实的IS(IS组,n=43)和SM(SM组,n=33)患者的术前MRI,由2名医师(医师1和医师2)分别测量增强T1WI所示肿瘤及皮下脂肪信号强度(SI),并计算其SIR;比较组间SIR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IR鉴别IS与SM的效能,计算相应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医师1测得IS组及SM组的SIR分别为0.91±0.12和0.62±
目的 评价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明亮血管征(BVS)及磁敏感加权血管造影(SWAN)磁敏感血管征(SVS)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病(AICVD)颅内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 对101例AICVD患者采集颅脑3D-ASL及SWAN图像,以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间诊断BVS和SVS的一致性.以CT血管造影(CTA)结果为标准(39例阳性),评价BVS与SVS检出颅内动脉狭窄的效能;根据动脉狭窄位置分为大动脉狭窄亚组(n=16)和中小动脉狭窄亚组(n=23),比较BVS与SVS检出大动脉狭窄与中小动脉狭窄的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MRI(rs-fMRI)观察首发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默认网络(DMN)功能特点,探讨功能连接异常脑区与临床表现等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24例首发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22名健康人(对照组)的颅脑rs-fMRI数据.以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及后扣带回皮质(PCC)为种子点,行全脑功能连接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抑郁症组差异脑区功能连接与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总评分及病程的相关性.结果 相比对照组,抑郁症组mPFC与双侧小脑后叶、右侧前扣带回、右侧
目的 观察轻度认知障碍患者(MCI)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tau蛋白沉积和FDG PET特征.方法 自ADNI数据库下载半年内接受Aβ-PET、tau-PET和FDG-PET成像的40例MCI患者及30名健康人(NC组),基于视觉判断其有/无皮层Aβ滞留,并据此将MCI患者分为Aβ+ MCI组和Aβ-MCI组.分别对Aβ+ MCI组和Aβ-MCI组与NC组进行逐像素统计分析,提取Aβ+ MCI组AD特征脑区的平均图像强度值,分析FDG与Aβ斑块和tau蛋白沉积的相关性.结果 相比NC组,Aβ+ MCI
目的 采用弥散峰度成像(DKI)评价低年龄段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男童脑结构改变,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5例ASD男性患儿(ASD组)及21名健康男童(对照组),采集颅脑DKI,比较组间不同脑区平均弥散率(MD)及平均弥散峰度(MK)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ASD患儿DKI参数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格赛尔(Gesell)发育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SD组左侧丘脑(THA)及胼胝体膝(GCC)的MD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双侧内囊后肢(PLIC)的MK均低于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