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对比策略理解“新鲜感”的词句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l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鲜感词句的体悟要落实到文本中,要强化文本资源的充分运用,要把握语文课程语言文字运用的本质定位,积极调动学生内在的认知意趣,更好地推动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高效发展。文章提出要对比生活实际,内容上感受新鲜;对比常规说法,手法上品味新鲜;对比常规句式,句式上触摸新鲜;对比常规视角,对象上运用新鲜。
  [关键词] 对比策略;新鲜感;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所关注的语言单位,开始由字词逐渐走向具有独特魅力的词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为第一学段到第二学段的过渡单元,已经开始在语文要素的设定方面显现端倪:“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什么是新鲜感?新鲜感就是文本能给读者带来新奇、陌生且愉悦的感觉。
  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作家吴然的作品《大青树下的小学》,整篇课文的重点是如何让学生发现、认识并感受到这种新鲜感。教师直接灌输只能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鉴于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笔者尝试采用对比策略,引导学生在内容和表达层面上进行辨析性阅读,调动学生内在的认知思维,主动、积极地拥抱和悦纳文本中具有新鲜感的词语,更好地培养学生感知和解读文本语言的能力。
  一、对比生活实际
  阅读必须联系自我,找准文本与自我之间的联系。如果只是感知文本,完全沉浸在课文中,失去了自身的体验认知,阅读就不再是创造,而是被动接受。
  以《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为例,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上课状态、不同的课间活动……怎样才能将这种“不同”刻在学生的心中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对比中找不同。课后思考第二题:“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对比自己的校园生活,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一对比,大青树下这所学校的独特之处,就显而易见了。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语言表达的结构,教师相继提供语言表达的句式:我们的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 分析地理事物时空分布规律,就是从地图、图表地理材料中获取信息,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综合等思维过程,获得地理事物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探究地理现象背后的自然奥秘(原因)的必要认知过程。在这个分析过程中,学生学会把握生活时空、人地关系,形成全球视野、环境意识,掌握综合运用知识的方法,获得综合观察事物和认识问题的思维能力。文章从地理位置、分布形状、不同季节在纬度(南北)和海陆(东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对于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朗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运用范读引领、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优化朗读指导,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应充分理解朗读教学的意义,从而找到培养初中生语文朗读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 初中生;语文教学;朗读能力  一、朗读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美育在小学教学中的渗透越来越明显。美育有助于提升小学阶段的教育质量,能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小学音乐教学是完善小学美育的重要载体。教师要想提升小学美育的整体水平,就需要调整音乐教学的方法,在不断优化教学策略的基础上创新音乐课堂的表现形式,尤其是要注重合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入和创新,以此提升小学美育的质量。  [关键词] 美育;音乐教学;合
[摘 要] 生命至上、健康第一是国家在学校教育中一再强调的基本思想与理念。但在功利主义、片面政绩观及疫情的影响下,内在的生命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让学校教育成为保护并促进生命健康成长的力量,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承担着具有人文特色学科教学的语文教师,理应深入思考、积极行动。  [关键词] 语文教学;生命教育;可行性  一、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  学界对生命教育内涵的定义各有不同,但对生命价
[摘 要] 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其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文章通过以科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积极构建小学数学情境课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科学课堂推动学生不断前行。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情境;开展方法  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全新活力。但是很
[摘 要] 师德建设的成效主要仰赖于教师的主体性。文章先深刻地阐明师德的内涵,主张让教师“走入凡尘”,减轻教师的负担,并认为好的师德标准是“四有”教师,然后提出师德的意义,即为人也为己,最后从多方面提出师德建设的实施策略,旨在促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关键词] “四有”教师;师德;规则意识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师德师风和专业水准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方向,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未
[摘 要]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深入探究历史教材、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应用丰富的教学模式四种策略,培养初中生的家国情怀,提升初中生的历史学习质量。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家国情怀  新课改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让学生对国家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帮
[摘 要] 开展党史国史教育,引导小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历程,是新时代加强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是学校开展德育的需要,是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需要。小学思政课是加强小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身心发展特点,探索出将党史国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方法。  [关键词] 党史国史教育;小学;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党
[摘 要] 教学事件看似是在主题活动中发生的小事,却折射出儿童对行为动机和后果辨别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及对社会和道德规则的理解能力较弱等社会认知方面的不足。文章通过主题活动的形式,来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  [关键词] 社会認知;情绪控制;理解能力  在玩建构游戏的时候,楷楷用大的纸筒和碳化积木搭出一辆摩托车,后面做了一个车厢,里面用小块的碳化积木当成炮弹,请骁骁坐在里面,假装扔炸弹。随着男孩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