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屦贱踊贵”至“斩为城旦”——秦及汉初斩趾刑源流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machin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张家山汉简《奏谳书》所载“解娶亡人为妻”案中,当事人按律应处以“黥为城旦”之刑,但因其之前曾受黥刑与劓刑,故而最终所处刑罚变为“斩左趾为城旦”。从此案出发,可以对秦及汉初的“斩趾”之刑细加琢磨。一般情况下,斩趾刑在秦及汉初的律令体系中不能单独适用,而是需要与徒刑构成复合刑罚,且在复合刑罚中处于从属地位。这一制度渊源自先秦以肉刑之人服劳役的传统,但与先秦以肉刑为主刑的情况大不相同。先秦至秦代,肉刑的地位不断下降,并最终在秦人的律令体系中丧失了主刑地位,成为依附于徒刑的刑罚。这主要是因为秦人需要保留具有行动
其他文献
骨化纤维瘤是颌骨内常见的良性肿瘤,来源于颌骨内成骨性结缔组织,其病理主要由致密的束状或旋滴状的纤维组织构成,其间有不规则的骨样组织、骨小梁或钙化团块。该病逐渐发展,会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