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究放射平片与CT对脊椎骨折的临床诊断效果,以供参考。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脊椎骨折患者中选取6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脊椎骨折患者均采用放射平片与CT进行病情诊断,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在诊断准确率及误诊率的对比中,两种诊断方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评分的对比中,CT的诊断评分明显高于放射平片的诊断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CT对脊椎骨折患者进行诊断,其诊断效果更为显著,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放射平片 CT 脊椎骨折 诊断
脊椎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折,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损伤部位肿胀、疼痛等,造成患者的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的前提是需要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因此,本次研究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脊椎骨折患者中选取了68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放射平片与CT对脊椎骨折的临床诊断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脊椎骨折患者中选取6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脊椎骨折的诊断标准,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脊椎骨折患者均采用放射平片与CT进行病情诊断。
68例脊椎骨折患者的基线资料如下: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22岁,平均年龄为(38.75±5.41)岁;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各有36例、32例;因重物砸伤患者、高空坠落患者、摔伤患者、交通事故致伤患者、塌方事件致伤患者各有9例、7例、21例、29例、2例。
1.2 方法
对68例脊椎骨折患者均采用放射平片与CT进行病情诊断。放射平片检查选用德国西门子500mAX线机,将管选转速度设置为0.4s/r,管电压设置为120kV,对患者的损伤部位进行正位、侧位照射。CT检查时选用德国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将管电压设置为130kV。管电流设置为100mA,患者取仰卧位,对患者进行横断面的扫描。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及误诊率,并根据诊断出的骨折情况、椎体压缩程度等对两种诊断方式进行评分,评分越高,则表明病情越严重,诊断越准确。
1.4 统计学处理
均采用SPSS17.0軟件对研究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当P<0.05时,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则认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诊断的准确率及误诊率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诊断评分使用t检验进行比较。
2 结果
将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及误诊率进行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种诊断方式的评分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对比[(x±s),分;n(%)]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 讨论
脊椎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且较为严重的一种骨折,多见于男性青壮年[2],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会造成严重影响。脊椎骨折往往是由直接或间接的外力暴力所引起,例如重物砸伤、高空坠落、摔伤、交通事故等[3]。该病患者多表现为疼痛等,且其感觉、运动、大小便等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若患者不及时进行治疗,不仅易导致病情的持续恶化,还会引发严重并发症。因此,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是实施有效治疗的前提[4]。临床上除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外,还会借助放射平片、CT等影像学手段进行诊断,我院为探究放射平片与CT对脊椎骨折的临床诊断效果,特选取了68例脊椎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
放射平片是传统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式,该种检查手段主要是利用电磁波对患者进行照射,利用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对患者体内的情况进行判断,利用该种方式对脊椎骨折患者进行诊断,可以基本了解患者的受伤程度及范围,但其误诊率较高,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及康复[5]。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CT被广泛运用于临床诊断中,该种检查方法主要是利用人体的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及透过率的不同对患者进行更为准确的诊断,其分辨率及灵敏度均较高。该种检查方式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成像清晰,具有较高的诊断的准确率。
在本次研究中,对68例脊椎骨折患者均进行放射平片与CT检查,结果表明,使用CT进行检查时的诊断准确率为92.65%(63/68)、诊断评分为(8.65±1.54)分;使用放射平片进行检查时的诊断准确率为86.76%(59/68)、诊断评分为(4.10±1.04)分;在诊断准确率及误诊率的对比中,两种诊断方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评分的对比中,CT的诊断评分明显高于放射平片的诊断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运用CT对脊椎骨折患者进行诊断,其诊断效果更为显著,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杨煜.放射平片与CT在诊断脊椎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延边医学,2014,9(26):112-114.
[2]莫永峰.放射平片与CT对脊椎骨折诊断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6):1283.
[3]米霞.X线平片、螺旋CT、MRI检查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作用(附89例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08(6):62-64.
[4]孙昂,何光武,朱勇等.探讨X线平片与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脊椎骨折诊断中的价值[C].//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668-668.
[5]汤鹏.X线平片对脊椎骨折患者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28):159-160.
【关键词】 放射平片 CT 脊椎骨折 诊断
脊椎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折,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损伤部位肿胀、疼痛等,造成患者的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的前提是需要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因此,本次研究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脊椎骨折患者中选取了68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放射平片与CT对脊椎骨折的临床诊断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脊椎骨折患者中选取6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脊椎骨折的诊断标准,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脊椎骨折患者均采用放射平片与CT进行病情诊断。
68例脊椎骨折患者的基线资料如下: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22岁,平均年龄为(38.75±5.41)岁;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各有36例、32例;因重物砸伤患者、高空坠落患者、摔伤患者、交通事故致伤患者、塌方事件致伤患者各有9例、7例、21例、29例、2例。
1.2 方法
对68例脊椎骨折患者均采用放射平片与CT进行病情诊断。放射平片检查选用德国西门子500mAX线机,将管选转速度设置为0.4s/r,管电压设置为120kV,对患者的损伤部位进行正位、侧位照射。CT检查时选用德国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将管电压设置为130kV。管电流设置为100mA,患者取仰卧位,对患者进行横断面的扫描。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及误诊率,并根据诊断出的骨折情况、椎体压缩程度等对两种诊断方式进行评分,评分越高,则表明病情越严重,诊断越准确。
1.4 统计学处理
均采用SPSS17.0軟件对研究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当P<0.05时,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则认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诊断的准确率及误诊率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诊断评分使用t检验进行比较。
2 结果
将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及误诊率进行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种诊断方式的评分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对比[(x±s),分;n(%)]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 讨论
脊椎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且较为严重的一种骨折,多见于男性青壮年[2],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会造成严重影响。脊椎骨折往往是由直接或间接的外力暴力所引起,例如重物砸伤、高空坠落、摔伤、交通事故等[3]。该病患者多表现为疼痛等,且其感觉、运动、大小便等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若患者不及时进行治疗,不仅易导致病情的持续恶化,还会引发严重并发症。因此,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是实施有效治疗的前提[4]。临床上除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外,还会借助放射平片、CT等影像学手段进行诊断,我院为探究放射平片与CT对脊椎骨折的临床诊断效果,特选取了68例脊椎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
放射平片是传统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式,该种检查手段主要是利用电磁波对患者进行照射,利用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对患者体内的情况进行判断,利用该种方式对脊椎骨折患者进行诊断,可以基本了解患者的受伤程度及范围,但其误诊率较高,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及康复[5]。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CT被广泛运用于临床诊断中,该种检查方法主要是利用人体的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及透过率的不同对患者进行更为准确的诊断,其分辨率及灵敏度均较高。该种检查方式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成像清晰,具有较高的诊断的准确率。
在本次研究中,对68例脊椎骨折患者均进行放射平片与CT检查,结果表明,使用CT进行检查时的诊断准确率为92.65%(63/68)、诊断评分为(8.65±1.54)分;使用放射平片进行检查时的诊断准确率为86.76%(59/68)、诊断评分为(4.10±1.04)分;在诊断准确率及误诊率的对比中,两种诊断方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评分的对比中,CT的诊断评分明显高于放射平片的诊断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运用CT对脊椎骨折患者进行诊断,其诊断效果更为显著,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杨煜.放射平片与CT在诊断脊椎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延边医学,2014,9(26):112-114.
[2]莫永峰.放射平片与CT对脊椎骨折诊断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6):1283.
[3]米霞.X线平片、螺旋CT、MRI检查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作用(附89例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08(6):62-64.
[4]孙昂,何光武,朱勇等.探讨X线平片与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脊椎骨折诊断中的价值[C].//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668-668.
[5]汤鹏.X线平片对脊椎骨折患者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28):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