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的检验研究

来源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99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研究显示免疫因素扮演重要作用.本研究拟对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获取72例PCOS患者2ml外周血,充分抗凝后吸取10μl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和100μl外周血共同孵育,流式细胞仪进行全自动检测,对CD19+总B细胞、CD19+CD27+记忆性B细胞及CD19+ CD27+ CD38+浆母B细胞进行检测,记录结果并统计,并对血清中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睾酮激素进行检测.结果 相比对照组,PCOS患者外周血中总B细胞和浆母细胞显著上升(P<0.05);CD19+ CD27+ CD38+浆母细胞与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以及睾酮呈正相关(P<0.05);相比正常妊娠组,不孕不育组CD19+ CD27+ CD38+浆母细胞显著上升(P<0.05),但CD19+总B细胞和CD19+ CD27+记忆B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19+ CD27+ CD38+浆母细胞在PCOS的临床进展和不孕不育中扮演重要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尿液中期因子(Midkine,MK)作为膀胱癌非侵入性诊断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64例膀胱癌患者、49例良性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和52例健康体检者的尿液,应用ELISA法检测尿液MK浓度,同时以尿液肌酐(Creati-nine,Cr)浓度对MK进行定量标准化,比较3组研究对象MK浓度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其对膀胱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
目的 调查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控制医院内感染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0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各种标本分离的4634株肺炎克雷伯菌.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夏秋季明显高于春冬季,主要分离自痰液、血液及尿液,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为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占15.90%.在18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中,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
目的 从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等方面比较分光光度法和流动注射法2种检测饮用水中高浓度挥发酚的方法,得到最佳检测方法.方法 4-氨基安替吡啉三氯甲烷萃取分光光度法和流动注射在线蒸馏法.结果 2种方法的方法学实验数据相差很小,都能准确可靠地检测低含量挥发酚.检测大批量含有高浓度挥发酚样品时,4-氨基安替吡啉分光法方法稳定,数据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回收率稳定;流动注射在线蒸馏法极少情况下会出现个别样品重复性有差别状况.结论 4-氨基安替吡啉分光法方法非常稳定,准确度高,但实验过程繁琐,特别是在萃取的过程中易产生
目的 探讨知柏地黄汤加减对女童中枢性性早熟阴虚火旺证生殖器、骨龄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女童中枢性性早熟阴虚火旺证患者,根据家属意愿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为拒绝使用GnRHa而未予特殊治疗者,观察组50例家属拒绝使用GnRHa同意给予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连续给药1年,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水平和子宫、卵巢、卵泡容积变化及骨龄差值/年龄差值(ΔBA/ΔCA)变化.结果 治疗前2组血清LH、FSH、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目的 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用纸制品中铅、镉、砷、铬、锑、汞6种有害元素的检测方法,了解食品用纸制品中有害元素的污染状况.方法 在陕西省10个地市分别采集食品包装用的纸袋、纸盒、纸筒、纸碗、纸杯、纸碟等样品共108份,称取经粉碎样品0.2g于微波消解罐中,加入6ml硝酸,2 ml过氧化氢,浸泡过夜,消解赶酸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测定,内标法定量,同时测量有证标准物质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5.8%,加标回收率为94.7%~116.0%,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FIB)与清蛋白(ALB)比值(FAR)在溃疡性结肠炎(UC)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21年4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6例(溃疡性结肠炎组)及体检健康者16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分析2组间FAR差异,并通过ROC曲线评价FAR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通过改良的Mayo评分系统评估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度,结肠镜确定病变蔓延部位,评估FAR与疾病活动度及病变蔓延部位的相关性.采用相关性分析研究FAR与传统炎症指标C-反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p3)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1月在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HSP患儿106例为研究组.将患儿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作为评价指标进行积分,依据总积分值将患几分为轻度组(41例)、中度组(34例)、重度组(31例).同期选取与研究组年龄、性别相对应的健康儿童106例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血清中LAG-3水平;实时荧光定量
目的 了解温州市2015年-2020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首次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水平,评估免疫状况和疾病进展,为艾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获得温州市2015年-2020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信息,对一般人口学特征和首次CD4细胞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2020年温州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完成首次CD4细胞检测比例为95.0%,该比例历年无变化(x2趋势=1.745,P>0.05).首次CD4检测与确证时间间隔≤14 d
目的 探讨婴幼儿25羟基维生素D、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生和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7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另外选择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25(OH)D、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分析二者水平与毛细支气管炎发病风险和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CD3+、CD4+、CD4+/CD8+、25(OH)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4+/CD8+、25(OH)D与婴幼儿毛细支气管
目的 分析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血脂代谢特点,探讨临床意义.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2月,以龙游县人民医院与开化县中医医院204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212例为对照组,B型超声检查肝纤维化程度,检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