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推动实现英语课程改革的新目标,为了实现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英语新课程标准》建立了新的评价体系。笔者认为,新评价体系在以下几方面将对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产生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心理素质的形成
要实现英语的自主学习,学习者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换句话说,自主学习必须注重情感策略。新评价体系之所以推出形成性评价,就在于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而且也重视对学生情感能力的评价。其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需求、文化意识等方面的情况,既帮助教师诊断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又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它的评价手段丰富多彩,有从教师角度出发的观察、日常记录,有师生之间的访谈、座谈,也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自我评价、读书笔记等等。这些无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机和自信心,从而为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基本语言能力的培养
终结性评价方式通常是运用纸和笔的书面性的测试。有的检测过于侧重语言知识的考查,因而常导致要么忽视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要么语言基本能力的“缺腿”,即书面语言能力相对较强,口头语言能力较弱,这对于英语自主学习是相当不利的。新评价体系提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相结合的方针,解决了仅靠终结性评价在英语学习中留下的缺憾,从而使学生各种语言基本能力的培养得到互补。因为形成性评价是非书面性与书面性的结合,评价既有读写,又有听说。测试的任务往往运用了各种媒体,使学生在课内外有机会展示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所学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新评价体系的这种互补作用解决了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的某些难题,从而平衡地全面地发展了学生语言学习的基本能力。
三、有利于实现英语自主学习认知策略的施行
认知策略是学生为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进行的思维活动和所采取的思维方法,实现自主学习可以说是学生对认知策略的熟练掌握和应用。新评价体系中的形成性评价,很重视学生语言学习的认知策略。例如,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在电脑网络上进行交流,通过项目和演示,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通过让学生建立学习档案,使学生可以不断回顾自己的学习情况,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中的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过程,就是认知策略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自主学习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四、有利于实现英语自主学习交际活动的开展
外语学习的交际策略是语言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之处,实现英语的自主学习也不例外。终结性评价手段也强调能力测试,但终因受到时空的限制,且测试的内容往往是非真实性的,因而无法开展更多的语言交际活动。而形成性评价以各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评价活动的方式进行,测验本身也是一项学习活动或语言交际活动,活动是真实的。并且,这些活动是在轻松愉快、自尊心受到保护、积极性得到激励的氛围下进行的。因此,它对于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批评性思维、发展智力等方面都有着纯粹依靠终结性评价所不能得到的效果。
五、有利于实现英语自主学习教与学环境的优化
要实现英语的自主学习,教与学的环境不可忽视。试想,学生若整天忙于题海中,隔三差五要应付小考、大考等终结性测验,又怎能谈得上“自主”二字呢?新评价体系提出了两种评价手段相结合的体系。一旦新评价体系得到贯彻实施,教与学的环境将会大大优化。一方面,学生在形成性评价中把自己从应付考试、被动学习的死角中解放出来。学习英语成为一种需要,学习活动或任务完成后取得的成绩不是最终的,而是可以发展变化的,可以自我评价的,这样的学习必然是积极主动的。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目的是想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发展情况,以帮助教师诊断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好地指导教学,因而教师就会对英语教学进行大胆的探索改革,以提高教學质量。
(作者单位: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
一、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心理素质的形成
要实现英语的自主学习,学习者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换句话说,自主学习必须注重情感策略。新评价体系之所以推出形成性评价,就在于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而且也重视对学生情感能力的评价。其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需求、文化意识等方面的情况,既帮助教师诊断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又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它的评价手段丰富多彩,有从教师角度出发的观察、日常记录,有师生之间的访谈、座谈,也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自我评价、读书笔记等等。这些无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机和自信心,从而为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基本语言能力的培养
终结性评价方式通常是运用纸和笔的书面性的测试。有的检测过于侧重语言知识的考查,因而常导致要么忽视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要么语言基本能力的“缺腿”,即书面语言能力相对较强,口头语言能力较弱,这对于英语自主学习是相当不利的。新评价体系提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相结合的方针,解决了仅靠终结性评价在英语学习中留下的缺憾,从而使学生各种语言基本能力的培养得到互补。因为形成性评价是非书面性与书面性的结合,评价既有读写,又有听说。测试的任务往往运用了各种媒体,使学生在课内外有机会展示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所学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新评价体系的这种互补作用解决了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的某些难题,从而平衡地全面地发展了学生语言学习的基本能力。
三、有利于实现英语自主学习认知策略的施行
认知策略是学生为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进行的思维活动和所采取的思维方法,实现自主学习可以说是学生对认知策略的熟练掌握和应用。新评价体系中的形成性评价,很重视学生语言学习的认知策略。例如,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在电脑网络上进行交流,通过项目和演示,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通过让学生建立学习档案,使学生可以不断回顾自己的学习情况,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中的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过程,就是认知策略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自主学习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四、有利于实现英语自主学习交际活动的开展
外语学习的交际策略是语言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之处,实现英语的自主学习也不例外。终结性评价手段也强调能力测试,但终因受到时空的限制,且测试的内容往往是非真实性的,因而无法开展更多的语言交际活动。而形成性评价以各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评价活动的方式进行,测验本身也是一项学习活动或语言交际活动,活动是真实的。并且,这些活动是在轻松愉快、自尊心受到保护、积极性得到激励的氛围下进行的。因此,它对于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批评性思维、发展智力等方面都有着纯粹依靠终结性评价所不能得到的效果。
五、有利于实现英语自主学习教与学环境的优化
要实现英语的自主学习,教与学的环境不可忽视。试想,学生若整天忙于题海中,隔三差五要应付小考、大考等终结性测验,又怎能谈得上“自主”二字呢?新评价体系提出了两种评价手段相结合的体系。一旦新评价体系得到贯彻实施,教与学的环境将会大大优化。一方面,学生在形成性评价中把自己从应付考试、被动学习的死角中解放出来。学习英语成为一种需要,学习活动或任务完成后取得的成绩不是最终的,而是可以发展变化的,可以自我评价的,这样的学习必然是积极主动的。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目的是想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发展情况,以帮助教师诊断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好地指导教学,因而教师就会对英语教学进行大胆的探索改革,以提高教學质量。
(作者单位: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