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活着》看生命的意义

来源 :青少年日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jing1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华的《活着》讲述的是一位老人的故事,他叫徐福贵,曾经是个阔少爷。他吃,喝,嫖,赌,无一不做,也只会如此。终于把其余的土地也赌输给别人了。从此,家庭地位一落千丈,全家都贫穷了起来。他爹也就被气死了。从此,他和母亲,妻子,女儿三人相依为命,过着贫苦的生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国民党抓壮丁进了部队,在那两年的时间里,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也体验了身边战友离去时另人伤心的友情,但是,两年后,他依然活了下来,他的命运还在继续。
  回到家后,他的母亲已经死了。他开始与妻子儿女一起过安稳日子。但祸不单行,他儿子出意外夭折了。他是多么伤心啊!他又一次受到打击。但这就是他的命运,他还要活着!在好不容易把又聋又哑的女儿嫁到了一个好心的人家后,没过多少幸福日子,女儿也因难产死了,仅仅把徐家的根留下了,一条苦命的根。他老伴不久也伤心地走了,接着,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是,他的孙子,最后一个亲人,也意外地死了。命运是如此的捉弄福贵!他的命好悲苦!
  这是一部满溢血泪,用死亡做脚印在冰冷中叙述残酷的小说。故事讲述了一位老人——福贵,从富家子弟到倾家荡产,气死了自己的父亲,好不容易浪子回头勤勤快快跟家人过活却被拉去当壮丁,几经周折回到家,母亲已不在人间,女儿也变得又聋又哑,儿子刚懂事,却因为救人被医生抽干了血而无辜的死去,女婿因意外而不幸身亡,女儿因产后大出血而死去,妻子操劳成疾而去世,最后连可爱的小孙儿也死去这一血淋淋的生命过程。
  读完全书,一种从未有过的“失重”的感觉让我觉得,我曾经的痛苦算不了什么。世上最痛苦的莫过于亲眼看着亲人一个个离开自己。“家里的人全是我送的,全是我亲手埋的。”福贵这样淡淡地诉说死亡。他依然地活着,他以笑的方式哭,用“活着”这一亘古的姿态诠释着生命的最真实的状态。
  我总在想,也许,生命中的每一处伤痛、挫折和打击都有他的意义吧。我们总是企图努力地去抚平这些滴血的伤口,那么为何不往伤口里种一粒种子呢?用我们的心血去浇灌它,让伤痛开成美丽的花朵。
  悲欢离合生离死别仅仅只是生命的一个开始,人生的旅程还有许多故事发生,其实生与死只是一线之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的责任。”从你拥有生命的那一刻起,你就必须活下去,这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责任和使命。
  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是任务,活着不需要理由,因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理由。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苦苦追寻活着的意义,我们看不到生命的方向,于是我们开始迷茫,我们对于生命有了质疑,我们的痛苦是无以掌控命运,于是生命有了不幸有了绝望。
  福贵的命运昭示“活着”的意义。生命只是静静地“活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我们不要对生命有太多的奢望和追寻,生活中其实是没有幸福和不幸的,生命只有一种存在,不要沉迷于舔尝痛苦,如福贵一样笑着哭吧!
其他文献
(接上期)  左 手:对呀?这叫鸡毛蒜皮吗?还有,你写作业时,是谁给你按着纸?  右 手:行了吧你,按着纸,一点儿也不累,最累的是我!我要替他握着笔,他写多晚,我就干多晚!我看你清闲死了,还好意思说哩!我都替你害臊!  左 手:都你一个人的功劳吗?我问你,他去完厕所,没有我,你一个人能帮他系好腰带吗?  右 手:行了吧左手老兄,我还没说你哩,那天,他的同桌王以娜一块“上好佳”放桌子里,是你偷偷摸来
【摘要】针对现代农村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农村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勤记课堂笔记的好办法。教学实践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课堂习惯;课堂笔记  现代农村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认真、持续地听课,数学学习仅仅是简单的模仿、识记;上课思维迟延,跟不上思路,造成不再思维,不再学习的倾向;平时学习中对基础知识掌握欠佳,从而导
熊希龄是清末民初的“政坛”新星和理财能手。他出任袁世凯北洋政府的国务总理,坐上国务院的第一把交椅,这是他从政历程的巅峰,同时也是他一生最受人指责和诟病的地方。  从入主国务院的那一天起,熊希龄便注定无法逃脱失败的命运。袁世凯之所以让他组阁,并非真正看中他的雄才大略,而是想利用他和进步党帮自己“正位”,做正式大总统,然后解散国民党,进而搞垮国会,为复辟帝制铺平道路,以谋取更大的政治利益。    一 
通过设立专门担保基金、实行政府授权管理部门备案制、建立政府与银行风险分担机制等方式,重构担保体系担保行业作为连接企业与银行的信用桥梁和资金供需双方的服务中介,在促